内容简介 · · · · · ·
◎ 编辑推荐
★ 一本极具名著气质的原创小说,独特的语言质感、异国的文化背景,造就了这本超越国界的小说,充分显示“新海外汉语写作”的多种可能性。
★ 在这个层层镶套的故事盒子里,时间交错,形象重叠,情节穿插,人事物互 为镜像,为历史打开了一个个裂隙。
★ 宗教与历史、自由与权威、梦境与现实、友情与牺牲交叠出现在同一片土地上,作者用叙事的力量完美地诠释了超越时空的信念、友爱和命运的种种。
◎ 内容简介
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入侵比利时,8月31日,列日-奥斯坦德的夜车发车。在火车上,一位携带中世纪油画的乘客遇到了一位历史学家,两人的交谈逐渐脱离现实时间,打开一个个遥远的故事:远征新大陆的堂·迪亚戈,命名为“红”的修道院,一颗无处安放的心,《信经》形成时期的爱情,分不清梦境与现实的佛兰德画家……
故事在对话中展开,在对话中层层镶套,犹如无穷镜像,...
◎ 编辑推荐
★ 一本极具名著气质的原创小说,独特的语言质感、异国的文化背景,造就了这本超越国界的小说,充分显示“新海外汉语写作”的多种可能性。
★ 在这个层层镶套的故事盒子里,时间交错,形象重叠,情节穿插,人事物互 为镜像,为历史打开了一个个裂隙。
★ 宗教与历史、自由与权威、梦境与现实、友情与牺牲交叠出现在同一片土地上,作者用叙事的力量完美地诠释了超越时空的信念、友爱和命运的种种。
◎ 内容简介
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入侵比利时,8月31日,列日-奥斯坦德的夜车发车。在火车上,一位携带中世纪油画的乘客遇到了一位历史学家,两人的交谈逐渐脱离现实时间,打开一个个遥远的故事:远征新大陆的堂·迪亚戈,命名为“红”的修道院,一颗无处安放的心,《信经》形成时期的爱情,分不清梦境与现实的佛兰德画家……
故事在对话中展开,在对话中层层镶套,犹如无穷镜像,映现历史的深渊与爱的核心。
“友谊不仅诞生在熟悉的人之间,人们完全可以凭借对遥远之人的仰慕,建立坚实的激情;不必区分友情与爱情,因为友谊是从爱这个词派生而来……”
佛兰德镜子的创作者
· · · · · ·
-
胡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dome,本名胡葳,1984年生于天津,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旅居巴黎,在巴黎索邦大学先后获得比较文学硕士与博士学位,研究亚西西的圣方济各、中世纪圣徒文学与神秘主义。曾以报刊专栏与大学讲座的形式,普及中世纪手抄本的艺术。是一位低产的小说作者,代表作《世界之灰》《佛兰德镜子》。又是一位自己给自己画插画的插图作者,并试图做一名漫画作者。
目录 · · · · · ·
Ⅰ开往奥斯坦德
Ⅱ乞援人
Ⅲ“红”里发生的事
Ⅳ无处安放的心
Ⅴ一颗心抵另一颗心
Ⅵ《信经》形成时期的爱情
Ⅶ“譬如蜘蛛造屋”
Ⅷ一万一千夜
Ⅸ万物的根源是圆
Ⅹ在布鲁日停靠
关于35712号案件的报告
附录1 佛兰德镜子编年史
附录2 相关王室谱系表
附录3 汉堡手稿
附录4 资料散记
仿虚史
未来的影子
此地此刻
阿尔韦诺·阿雷东多
几不可见的抖颤之球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友谊不仅诞生在熟悉的人之间,人们完全可以凭借对遥远之人的仰慕,建立坚实的激情;不必区分友情与爱情,因为友谊是从爱这个词派生而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3页 -
“不要害怕。”雷米终于又听见了最熟悉的嗓音。这是他亲爱的老师温柔的嗓音。当科隆人约翰失去肉体,看到浩瀚的死后世界,便陷入了谜样的、对雷米来说则是残酷的沉默。我们的语言还无法很好地描绘那个世界。他也许意识到,生前的滔滔雄辩与皇皇鸿篇,在它面前不过是走 样的影子、渺小的尘埃。他也意识到,也许身体的开口才是真正的眼睛。当我们敞开了肉体,我们也终于开辟了让心通往外界的道路,比任何时候都看得更清楚,也让人真正看清了自己。也许血肉应该有这样的意义。他对雷米说: “不要害怕这躯体,靠近这躯体,摸摸它的里面......”雷米怯怯地挨过去,和老师并肩而躺,把手放进他摊 开的掌心,把脑袋倚在他的肩头。他们头一次如此亲近,活着时也未曾如此依偎。 “原谅我,老师。”雷米说,“我把你的心弄丢了,也厌倦了我的肉体。我太累了。老师,在神眼中,我们的肉体究竟是什么,灵魂又是什么呢?” “我也不再知道了,雷米。但人们一直说,神是俯察肺腑心肠的神。” “怎么,莫非神也会像这样,把手探进人的体内翻腾搅动吗?” “不仅如此,他还会把你的心在手中握紧。就像你曾把我的心在手中握紧......” 啊,这些落进肺腑的水滴是什么呢?原来失去肉体的人也会有泪水。也许对死去的人来说,未知的世界仍然十分广大。雷米最后听见老师说:“你靠近这伤口吧,雷米,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一片星空,中间有没有你曾寻找的那一颗星星。”他犹豫着,向老师敞开的伤口探身过去。深渊般的开口忽然变得无限广阔,洪水般的星星流泻出来,淹没了两人的身体,洒满了黑夜,每个星宿都清晰可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佛兰德镜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佛兰德镜子"的人也喜欢 · · · · · ·
佛兰德镜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 条 )
> 更多书评 27篇
论坛 · · · · · ·
叙达修斯最后为什么要去加的斯?列车上两人有没有... | 来自Hermann | 1 回应 | 2020-11-25 23:50:20 |
好看吗 | 来自定 | 7 回应 | 2020-04-22 15:49:44 |
约翰教派是真实的吗? | 来自johoyo | 2019-12-10 09:55:57 | |
想问下新出版的版本有删减吗? | 来自2030能摇上号吗 | 2 回应 | 2019-08-09 23:16:20 |
都是在哪里买的呀? | 来自枇杷未黄 | 5 回应 | 2019-08-09 17:06:4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正式出版的BL小说 (山)
- 书单|被饭圈用来养号的那些作品 (燕仰)
- 同志文学藏书 (鹿鸣之什)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佛兰德镜子的评论:
feed: rss 2.0
19 有用 后浪 2019-08-22 17:48:53
中文作为语言的容量,或许可以超越地域的边界。dome(胡葳)曾求学巴黎,在索邦大学获比较文学的硕士与博士学位,研究亚西西的圣方济各、中世纪圣徒文学与神秘主义。在地性的浸泡加上海外留学的经历,使她对于中文有不同寻常的触觉。在《佛兰德镜子》中,我们可以读出“新海外写作”的可能性。宗教与历史、自由与权威、梦境与现实、友情与牺牲交叠出现在同一片土地上,在这里,叙事的力量完美地诠释了超越时空的信念、友爱和命... 中文作为语言的容量,或许可以超越地域的边界。dome(胡葳)曾求学巴黎,在索邦大学获比较文学的硕士与博士学位,研究亚西西的圣方济各、中世纪圣徒文学与神秘主义。在地性的浸泡加上海外留学的经历,使她对于中文有不同寻常的触觉。在《佛兰德镜子》中,我们可以读出“新海外写作”的可能性。宗教与历史、自由与权威、梦境与现实、友情与牺牲交叠出现在同一片土地上,在这里,叙事的力量完美地诠释了超越时空的信念、友爱和命运的种种。 (展开)
19 有用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2019-09-24 15:46:43
并非纯粹的耽美文学。作者用俄罗斯套娃般的叙事结构,以故事包含故事,在镜子的相互映照中打造出关于神学和欧洲历史的盗梦空间。但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作为母语的中文写作为何会带着翻译腔?
187 有用 Zucchini 2019-12-01 21:50:17
华丽但空洞,结构上用了太多力气,但也不过就是如今已经常见的嵌套同心圆。遣词造句的能力和基本的叙事性真是硬伤, 模仿翻译腔的语言风格过于刻意,很不愉悦的阅读体验。 一种装腔作势和故作聪明的气息让我不舒服,尤其来自文中散见的(叙事之外的随性)「议论」,即作者自以为的「金句」。 我可以很勉强地认可它是文学的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营销文案里的「海外汉语写作」),但我绝对不认可这是一本好书。 作者在采访中说,它... 华丽但空洞,结构上用了太多力气,但也不过就是如今已经常见的嵌套同心圆。遣词造句的能力和基本的叙事性真是硬伤, 模仿翻译腔的语言风格过于刻意,很不愉悦的阅读体验。 一种装腔作势和故作聪明的气息让我不舒服,尤其来自文中散见的(叙事之外的随性)「议论」,即作者自以为的「金句」。 我可以很勉强地认可它是文学的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营销文案里的「海外汉语写作」),但我绝对不认可这是一本好书。 作者在采访中说,它写作本书时不写不能翻译成西文的句子,是啊,有如此明确的造句「目的」而写成的东西,必定不会是文学的自然阐发。技巧先行,无异于公然背弃文学本质。 不是小众就是好的,不是另类就可以标榜先锋,不是塞满了知识点就叫做百科全书。你首先得是一本好书,再来歆享读者的赞誉和批评家的解构。 #宁可没看过的书#又添一本。 (展开)
18 有用 乐纸人 2019-08-07 13:15:44
★★★★★作者的神学、历史、文学功底俱佳,小说似是其研究领域的延伸:深耕于此,游刃有余。虽用中文写就,却有着外国文学的质感,拓展了汉语写作的边界。除主体《佛兰德镜子》外,还追加了此前个志未曾收录的《仿虚史》。封面和内页的插图,也是作者亲手绘制。
13 有用 神威 2019-09-07 10:43:06
休憩189th,作者在结构上用的心比内容多,毫无疑问他很努力的去营造一个精致的环环相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故事,想把每个细节都打磨光亮,让每个交错处都显得自然而余味无穷,但TA的能力尚不足以支撑这个奢侈的梦想。作者行文也有意识的去靠近欧洲经典作品,典型处如那标志性的长自然段,既写景色又写历史还写心理的典型十八九世纪手法,就是呈现效果实在不怎样。此书最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结构上的布局和在写作手法上的尝试... 休憩189th,作者在结构上用的心比内容多,毫无疑问他很努力的去营造一个精致的环环相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故事,想把每个细节都打磨光亮,让每个交错处都显得自然而余味无穷,但TA的能力尚不足以支撑这个奢侈的梦想。作者行文也有意识的去靠近欧洲经典作品,典型处如那标志性的长自然段,既写景色又写历史还写心理的典型十八九世纪手法,就是呈现效果实在不怎样。此书最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结构上的布局和在写作手法上的尝试,其次就是装帧了,后浪给此书封面选的材质摸着极为舒服,不由得不点赞,综合质量只能排第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