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法]让-雅克•卢梭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酷威文化
译者: 陈筱卿
出版年: 2019-8
页数: 624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1149566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酷威文化
译者: 陈筱卿
出版年: 2019-8
页数: 624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1149566
内容简介 · · · · · ·
《忏悔录》是卢梭晚年潜心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全书耗时四年,叙述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长达五十余年的生活经历。《忏悔录》名为“忏悔”实为“控诉”,书中,卢梭愤怒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丑恶的一面,对被侮辱和被剥夺尊严的社会中下层人群倾注了满满的同情,表现了卢梭本人的人道主义关怀,同时,全书亦表现了卢梭强烈的个人意识,引导读者坦诚面对自己,面对生活。
忏悔录的创作者
· · · · · ·
-
让-雅克·卢梭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
(法)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法国启蒙思想的先驱代表,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被歌德誉为“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人。主要著作有《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爱弥儿》等。
译者
陈筱卿
著名翻译家,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主要译作有《忏悔录》《巴黎圣母院》《巨人传》等。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以沉思默想书中曾使我最感兴趣的环境来自娱,我追忆那些环境,我改变它们,综合它们;我要变成我所想象的人物之一,并使我所设想的那些空中楼阁恰恰适合我的身分。我总是把自己放在我感到最称心如意的地位。到了最后,我已完全处在我所玄想的环境中,竟至把我极端不满的现实环境都忘掉了。由于我喜欢这种空中楼阁,又容易到那里去神游,结果,我就讨厌起我周围的一切,养成了爱好孤独的性格,从此以后,我始终是一个爱好孤独的人。乍看起来,这种性格显然是极端恨世的,十分阴郁的,然而实际上,它是从一颗充满热情、善良、温和亲切的心产生出来的,而这颗心,由于找不到跟它相似的心,就不得不耽于幻想了。 ________________ 那种通过询问去了解别人的冷淡态度,是自以为有学识的女人的通病。他们想丝毫不暴露自己的心事,而达到洞悉别人心事的目的;但是她们不了解,这样做会打消别人向她们暴露心事的勇气。一个男人只要受到这种询问,马上便会提防起来;如果他认为这并不是对他真正的关心,而只是要套他的话,那么,他的反应不是说谎就是一言不发,或者更加戒备;他宁肯让别人把他当作傻瓜,也不愿意受那好奇者的哄骗。一方面隐瞒自己的心事,一方面要了解别人的心事,这终究是个坏方法。 ________________ 羞耻是造成我的无耻的唯一原因。 ________________ 持续不断、始终不懈地尽自己的本分,所需要的毅力并不亚于完成英雄事业所需要的毅力。 ________________ 我觉得自己一年一年的大了,我那不安的气质终于显示了出来,这最初的爆发完全是无意识的,使我对于自己的健康感到惊慌,这比其他什么事情都更好地表明,我在此以前是多么纯洁。不久,我这种惊慌消除了,我学会了欺骗本性的危险办法,这种办法拯救了象我这种性情的青年人,使他们免于淫佚放荡的生活,但却消耗着他们的健康、精力,有时甚至他们的生命。这种恶习,不仅...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只要我口袋里有钱,我便可以保持我的独立,不必再费心思去另外找钱。穷困逼我到处去找钱,是我生平最感头痛的一件事。我害怕囊空如洗,所以我吝惜金钱。 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所追求的金钱则是使自己当奴隶的一种工具。正因为这样,我才牢牢掌握自己有的金钱,不贪没没有到手的金钱。 所以说,我的淡泊不过是出于懒惰罢了。我觉得,有钱的乐趣抵偿不了求财的痛苦。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我一出现,就可以囊括宇宙,但是,我并不想囊括整个宇宙。
> 全部原文摘录
忏悔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1 条 )






天才总是孤独的,卢梭亦然
感谢我所经历的一切,无论幸福还是痛苦,幸或不幸,因为正是这些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看完这本书,恍惚间有种白驹过隙之感,像是走过了一个人的一生,前面读起来总觉得很像《约翰·克里斯朵夫》,然而这不是像克里斯朵夫一样能给人带来力量的作品,卢梭的忏悔很大程度上是对自我...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7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8.1分 22740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1953)暂无评分 18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7.9分 1123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8.2分 129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9 (普照)
- 【酷威新书】 (酷威文化)
- 【酷威●译言】 (酷威文化)
- 蓝色一种 (闭上嘴,打开心)
- 四川文艺·2019年出版图书 (四川文艺出版社)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忏悔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橄榄树 2021-08-27 10:28:40
作品印证了老年记忆远清近朦的特点,这种自然而然的流露加深了感染力,上卷与下卷真是泾渭分明,半部为青年的游闲史,叙述朴直、抒情规整,半部为由发迹而悲颓的落难史,笔触仓促、情感更直朗简白却如乱点之睛,阅读的障碍在于卢梭的早期感伤主义文法,少许情况带来了触动,格外是晚年,然而大多时的个人体验(也许是手法原因)不易产生共鸣。
0 有用 碎水明夜 2024-04-08 08:13:18 美国
高二夏夜,晚自习,《忏悔录》不离手,和《爱弥尔》并成那时的心头肉。曾爱他热情,爱他真诚,四年后读《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辨认出熟悉的文风,却皱眉他激情的错乱、尽力真诚也无法真实了。
0 有用 芒二世 2023-02-03 18:19:16 四川
看完了第三章,有缘再读
0 有用 湘湘波尔卡 2021-06-02 00:48:23
本书有一定的文学性,并不是很通俗易读,但如静下心来阅读就会看到一位立体的让-雅克·卢梭,他面目清俊,颇具才华,情感丰富,敏感多疑,常以自我为中心,自信、自恋却又自卑……他命运多舛,且并不安于现状,他追求自由,却又时常生活在他人羽翼的之下,他同情底层阶级,但却畏惧王权…… 总之,卢梭他全方位的观察自我,发现自我,将真实的自我呈现于世人之前,虽然我们可以不喜欢他,但这份勇气却不得不令人佩服。 在阅读中... 本书有一定的文学性,并不是很通俗易读,但如静下心来阅读就会看到一位立体的让-雅克·卢梭,他面目清俊,颇具才华,情感丰富,敏感多疑,常以自我为中心,自信、自恋却又自卑……他命运多舛,且并不安于现状,他追求自由,却又时常生活在他人羽翼的之下,他同情底层阶级,但却畏惧王权…… 总之,卢梭他全方位的观察自我,发现自我,将真实的自我呈现于世人之前,虽然我们可以不喜欢他,但这份勇气却不得不令人佩服。 在阅读中,看着卢梭的内心读白,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同时也找到了许许多多似曾相识的身影,细细想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拥有着各不相同的优缺点,但归根结底谁又比谁高尚,谁又比谁善良,谁不曾有过黑暗的小想法……或许不同的只是每个人的选择,而我们永远会惊讶于别人的选择。 (展开)
0 有用 皇帝的新装 2022-03-08 04:20:38
陈筱卿翻译,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同一版本,600页,45万字,多数是在碎片时间、地铁上的阅读,就如同下半部年迈的卢梭一般,记忆也是碎片化的。但是这不影响我去了解卢梭所诠释的一个最真实的自己。有人说全书上下卢梭没有一丝忏悔之意,但是事实上,作者却是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跃然纸上,包括自己的多情,敏感,自卑,胆怯,懦弱,一段段“畸形”的爱恋以及亲手将自己五个还是婴儿的孩子送至孤儿院,还有与伏尔泰的针锋... 陈筱卿翻译,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同一版本,600页,45万字,多数是在碎片时间、地铁上的阅读,就如同下半部年迈的卢梭一般,记忆也是碎片化的。但是这不影响我去了解卢梭所诠释的一个最真实的自己。有人说全书上下卢梭没有一丝忏悔之意,但是事实上,作者却是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跃然纸上,包括自己的多情,敏感,自卑,胆怯,懦弱,一段段“畸形”的爱恋以及亲手将自己五个还是婴儿的孩子送至孤儿院,还有与伏尔泰的针锋相对。这就是卢梭,一个天才思想家,在那个文学作品不同于统治者理念可以引来各种权贵及阿谀奉承者对其进行迫害,又把能够与之艺术交流作为荣耀的时代,他就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同时也因为他的才华无比遭人嫉妒。命运多舛的他最终没有完成这部自传的第三部分,或许只是没有刊印即被人销毁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