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大家出版
副标题: 一個語言學家在亞馬遜叢林(二版)
原作名: Don’t Sleep, There Are Snakes: Life and Language in the Amazonian Jungle
译者: 黃珮玲
出版年: 2020-1-2
页数: 384
定价: NT$45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579542821
内容简介 · · · · · ·
一段關於知識、叢林、家庭、信仰的冒險之旅。
「別睡,這裡有蛇!」這是皮拉哈人互道晚安時的話語
因為在危險環伺的叢林,熟睡會讓他們失去防備。
作者帶著他的家人到亞馬遜叢林,和皮拉哈人住了三十多年,
原本他試圖改變他們的信仰,可是為什麼後來改變的卻是自己的人生?
★★★ 2011年 開卷好書獎(翻譯類)年度十大好書 ★★★
★★★ 2009年 亞馬遜網路書店 編輯年度選書 ★★★
今日世界上大約有六千五百種語言,其中的一大半在未來的五十到一百年間將面臨絕跡的威脅。一種語言代表一種世界觀,一種瀕絕語言則代表一種瀕絕的世界觀,然而這一套瀕絕的世界觀,為何顛覆了一個外來者的信仰?
皮拉哈語裡只有3個母音與8個子音,但每個皮拉哈語的動詞,卻至少有6萬5千種可能的形式。
皮拉哈人會不時更換名字,理由是他們在叢林與相遇的神靈交換了名字。
皮拉哈人不將夢視為幻境,他們...
一段關於知識、叢林、家庭、信仰的冒險之旅。
「別睡,這裡有蛇!」這是皮拉哈人互道晚安時的話語
因為在危險環伺的叢林,熟睡會讓他們失去防備。
作者帶著他的家人到亞馬遜叢林,和皮拉哈人住了三十多年,
原本他試圖改變他們的信仰,可是為什麼後來改變的卻是自己的人生?
★★★ 2011年 開卷好書獎(翻譯類)年度十大好書 ★★★
★★★ 2009年 亞馬遜網路書店 編輯年度選書 ★★★
今日世界上大約有六千五百種語言,其中的一大半在未來的五十到一百年間將面臨絕跡的威脅。一種語言代表一種世界觀,一種瀕絕語言則代表一種瀕絕的世界觀,然而這一套瀕絕的世界觀,為何顛覆了一個外來者的信仰?
皮拉哈語裡只有3個母音與8個子音,但每個皮拉哈語的動詞,卻至少有6萬5千種可能的形式。
皮拉哈人會不時更換名字,理由是他們在叢林與相遇的神靈交換了名字。
皮拉哈人不將夢視為幻境,他們認為,清醒與沉睡時所看見的,皆屬真實經驗。
皮拉哈人不擔心自己不知道的事,也不認為自己有辦法搞懂或已經搞懂所有的一切。
皮拉哈人對死亡無所畏懼,他們相信自己。
作者說,他認識皮拉哈人時才26歲,現在他已經可以領老人優惠券了,因為認識了他們,讓他有好多故事可說,這些故事都寫在這本書裡。
他在那裡走過許多美得出奇的地方,也經歷了許多他一輩子都不會想再經歷的狀況。他以自己留不住的東西,換得了不會失去的東西。他在那裡付出了他的青春,卻也領悟到了在其他地方無法領悟到的,關於生命的本質、關於語言、關於文化的洞見。
「皮拉哈人讓我了解到,即便沒有天堂的慰藉與地獄的恐懼,也能有尊嚴並心滿意足地面對生命,帶著微笑航向生命的混沌深淵。」
他如此總結,這一趟讓他畢生難忘、更讓他的人生重新開始的冒險之旅。
名人推薦
◎ 作家、國際NGO工作者/褚士瑩——專文介紹
◎ 作家/夏曼.藍波安、實踐大學應用外語學系教/黃美金——共同推薦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簡介
丹尼爾.艾弗列特Daniel Everett
曾任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語言、文學暨文化系主任、本特利大學文理學院院長,現為本特利大學教授。他原本是個傳教士,為了帶著皮拉哈人一起上天堂,攜家帶眷在亞馬遜叢林裡住了三十年。他離開部落的時候放棄了信仰,並與妻子離異,然後換來這本書。
丹尼爾.艾弗列特是唯一能夠流利操持皮拉哈語的外來者,而他在這套語言系統上的發現,不但挑戰了語言學界權威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在語言學上的既定主張,更追溯了語言和文化上的先後關係。
攝影者簡介
馬汀.薛勒Martin Schoeller
知名德國肖像攝影家,現居紐約,拍攝對象從明星、政治家到部落叢林族人,從歐巴馬、安潔莉娜裘莉到不知名的皮拉哈人都有。拍攝特點在於一視同仁(且毫不留情)地捕捉臉部所有的細部特徵,以同時呈現個人與群體的共相和殊相,引發觀看者留意(...
作者簡介
丹尼爾.艾弗列特Daniel Everett
曾任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語言、文學暨文化系主任、本特利大學文理學院院長,現為本特利大學教授。他原本是個傳教士,為了帶著皮拉哈人一起上天堂,攜家帶眷在亞馬遜叢林裡住了三十年。他離開部落的時候放棄了信仰,並與妻子離異,然後換來這本書。
丹尼爾.艾弗列特是唯一能夠流利操持皮拉哈語的外來者,而他在這套語言系統上的發現,不但挑戰了語言學界權威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在語言學上的既定主張,更追溯了語言和文化上的先後關係。
攝影者簡介
馬汀.薛勒Martin Schoeller
知名德國肖像攝影家,現居紐約,拍攝對象從明星、政治家到部落叢林族人,從歐巴馬、安潔莉娜裘莉到不知名的皮拉哈人都有。拍攝特點在於一視同仁(且毫不留情)地捕捉臉部所有的細部特徵,以同時呈現個人與群體的共相和殊相,引發觀看者留意(或意外發現)被攝者作為人類所凸顯╱揭露的本質。曾與美國世界級人像攝影家Annie Leibovitz共事,從中習得重要拍攝技巧。
譯者簡介
黃珮玲
比利時魯汶大學社會與文化人類學碩士。見本書作者從語言最細緻處撼動所屬專業學科與信仰,並透過自身經歷與反省,試圖回答人何以為人的根本問題。翻譯本書因而是個除塵去蔽、明見自身的過程。
目录 · · · · · ·
本書所使用的皮拉哈語言
寫在前面
序言
第一部 生活
1發現皮拉哈人的世界
2亞馬遜河流域
3跟隨耶穌的代價
4孰能無過
5物質文化與儀式的缺乏
6家族與社群
7自然與當下經驗
8謀殺與社會:青年圖卡嘎
9自在生活的土地
10卡波克魯人:亞馬遜巴西人的生活
第二部 語言
11皮拉哈的聲調、重音和言談方式
12皮拉哈的單字
13人類需要多少語法?
14價值觀與談話:語言與文化的夥伴關係
15遞迴:語言就像是俄羅斯娃娃
16語言與真實的觀點:皮拉哈人與外人
第三部 結論
17變節的傳教士
寫在後面 為什麼要關心其他文化和語言?
致謝
· · · · · · (收起)
別睡,這裡有蛇!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2 条 )



彼岸的皮拉罕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豆瓣鉴书团】认知、文化与语言

【豆瓣鉴书团】从皮拉罕文化中获取的认知哲学

【豆瓣鉴书团】生活还有亿万种可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初看到这本书的书名,还以为是一本探险或者悬疑类的小说。当看到封面上那几个皮拉罕小孩子和那句令我印象深刻的简介的时候,才意识到这是一本纪实类作品,一场探索一个陌生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神奇旅程。正如书封上的简介所言,“他们所有的不同,都展现出我们世界之外的另一... (展开)
“先进”和人类生活“多面性”讨论-豆瓣荐书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别睡,这里有蛇”。这样一句话对于生活在工业社会的我们来说,乍一听觉得谈话人必然是处于某种极其危险的环境之中,是一种极端状态。然而这恰恰就是居住在亚马逊丛林的皮拉罕人日夜往复所经历的生活,丛林生活危机四伏的环境让他们的睡眠变成了一种游击战。 拥有语言学等学术... (展开)

《别睡,这里有蛇》读书会笔记整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引入:BABEL(圣经)——这部电影讲述了沟通、语言的重要性,内容有关政治,宗教问题,怎么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去衡量人生的价值。 学界权威与丹尼尔观点相出入: 丹尼尔:文化影响语言,例如:布拉罕人只相信自己的直觉:依据河流流向,说方向词。 学者:因为语言影响文化... (展开)> 更多书评 5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新世界出版社 (2019)8.4分 846人读过
-
Vintage (2009)8.8分 32人读过
-
大家出版 (2011)8.9分 6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在我书柜里的【繁体书】 (sofa007)
- 书单|肉食者的藏書-人文傳記 (MeatEate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別睡,這裡有蛇!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Duke 2022-10-14 02:38:40 北京
Daniel Everett写这本书的时候,第一身份是语言学家,其次是人类学家,最后才是前传教士
0 有用 東區李知恩 2020-10-26 21:29:14
好想回去讀語言學喔,每個語言都是一個世界,很迷人。序文說每個人內心都是一座亞馬遜叢林也很棒,很精準XD 如果皮拉哈語有聽力考試肯定難到爆炸!XD 很可惜作者沒有多說改宗的事情,雖然知道不是重點,還是想知道他詳細的心路歷程還有跟家庭(畢竟凱倫是虔誠的傳教士家庭出身的)的摩擦怎麼解決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