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从政治到哲学的运动:<尼各马可伦理学>解读》对于《尼各马可伦理学》的解读将不涉及这类文本细节,而是尽可能着眼于全书的整体思路,并且在系统解读的指引下,对那些具有结构性意义的核心文本进行分析。然而,亚里士多德在宏观布局方面的前后不一似乎丝毫不亚于他在细节方面的冗余枝蔓,其中显著的问题是第一卷(以及整个前六卷的大部分)和第十卷对于幸福的阐发截然不同。此外还可提及:第三卷和第七卷对于节制的界定存在重要差异;第六卷除了顺应前文的思路而讨论实践智慧之外,还讨论了许多其他的理智能力,其中包括看似与伦理生活无关的技艺制作;第七卷和第十卷关于快乐给出了两份大体方向一致但关键细节有别的探讨,而这两份探讨又看似毫无理由地被第八、九卷对于友爱的阐述隔开。与细节方面的问题一样,对于这些宏观问题的解释也是见仁见智的,但是和细节问题不同的是,这类宏观问题不太可能统统源自哲学家...
《从政治到哲学的运动:<尼各马可伦理学>解读》对于《尼各马可伦理学》的解读将不涉及这类文本细节,而是尽可能着眼于全书的整体思路,并且在系统解读的指引下,对那些具有结构性意义的核心文本进行分析。然而,亚里士多德在宏观布局方面的前后不一似乎丝毫不亚于他在细节方面的冗余枝蔓,其中显著的问题是第一卷(以及整个前六卷的大部分)和第十卷对于幸福的阐发截然不同。此外还可提及:第三卷和第七卷对于节制的界定存在重要差异;第六卷除了顺应前文的思路而讨论实践智慧之外,还讨论了许多其他的理智能力,其中包括看似与伦理生活无关的技艺制作;第七卷和第十卷关于快乐给出了两份大体方向一致但关键细节有别的探讨,而这两份探讨又看似毫无理由地被第八、九卷对于友爱的阐述隔开。与细节方面的问题一样,对于这些宏观问题的解释也是见仁见智的,但是和细节问题不同的是,这类宏观问题不太可能统统源自哲学家的大意疏忽,或是讲稿记录者与编辑者的盲目跟从或任意武断。事实上,这些大问题因为涉及卷章布局的疑难、重要观点的前后变化、主要学说的内在张力、中心思路的走向而恰恰是一份系统解释应该着力处理的极其宝贵的结构性线索。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全书深层系统的把握就取决于对于上述问题的合理而融贯的回答。
从政治到哲学的运动的创作者 · · · · · ·
-
陈斯一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斯一,四川人,1986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剑桥大学古典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古希腊思想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古希腊罗马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希腊哲学、文学、历史、基督教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著有《从政治到哲学的运动:<尼各马可伦理学>解读》《荷马史诗与英雄悲剧》《存在与试探:奥古斯丁的<忏悔录>》。
目录 · · · · · ·
一、幸福
1.1目的概念的双重意涵
1.2政治作为生活的整全视野
1.3幸福与快乐
1.4哲学作为生活的终极目的
1.5政治与哲学:人性的内在张力
二、伦理德性
2.1伦理德性的本质
2.2人类欲望的自然结构
2.3勇敢和节制
2.4大度和正义
2.5高贵与道德形式
三、理智德性
3.1正确理性和实践真理
3.2人类理性的求真方式
3.3从技艺到哲学智慧
3.4从制作到实践智慧
3.5良好思虑和实践理智
3.6再论政治和哲学
四、新的开端
4.1不自制及其范围
4.2不自制者的无知及其根源
4.3节制对于实践德性的更高统合
4.4新的开端
4.5从德性到友爱
五、友爱
5.1友爱的类型和谱系
5.2父子和君臣
5.3从家庭友爱到政治友爱
5.4三种平等友爱
5.5德性友爱的根据与意义
附录一:德性在亚里士多德思想体系中的位置
一、范畴论中的德性
二、形质论中的德性
三、活动论中的德性
附录二:柏拉图《吕西斯》中的爱欲与友爱
序幕:逻格斯与美少年
一、善恶与属己
二、爱欲与善恶
三、友爱与属己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喜欢读"从政治到哲学的运动"的人也喜欢 · · · · · ·
从政治到哲学的运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 条 )

上海三联“思想与社会”丛书总序
> 更多书评 4篇
-
《吕西斯》作为柏拉图对话中以 “友爱”(φιλία)为主题的短篇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青年希波泰勒斯、美少年吕西斯及梅尼克奇努斯的对话,深入探讨了爱欲(ἔρως)与友爱的本质及其人性根基。本文献以细致的文本分析为基础,结合哲学史上的诠释争议,揭示柏拉图如何通过 “善恶” 与 “属己” 的二元框架,构建起对 “爱” 的双重理解 —— 前者指向纵向的自我提升(爱欲),后者指向横向的人际联合(友爱)。以下...
2025-06-14 13:17:36 1人喜欢
-
《吕西斯》作为柏拉图对话中以 “友爱”(φιλία)为主题的短篇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青年希波泰勒斯、美少年吕西斯及梅尼克奇努斯的对话,深入探讨了爱欲(ἔρως)与友爱的本质及其人性根基。本文献以细致的文本分析为基础,结合哲学史上的诠释争议,揭示柏拉图如何通过 “善恶” 与 “属己” 的二元框架,构建起对 “爱” 的双重理解 —— 前者指向纵向的自我提升(爱欲),后者指向横向的人际联合(友爱)。以下...
2025-06-14 13:17:36 1人喜欢
-
《吕西斯》作为柏拉图对话中以 “友爱”(φιλία)为主题的短篇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青年希波泰勒斯、美少年吕西斯及梅尼克奇努斯的对话,深入探讨了爱欲(ἔρως)与友爱的本质及其人性根基。本文献以细致的文本分析为基础,结合哲学史上的诠释争议,揭示柏拉图如何通过 “善恶” 与 “属己” 的二元框架,构建起对 “爱” 的双重理解 —— 前者指向纵向的自我提升(爱欲),后者指向横向的人际联合(友爱)。以下...
2025-06-14 13:17:36 1人喜欢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亚里士多德(ΑΡΙΣΤΟΤΕΛΗΣ,Aristotle) (爛貓)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想象乌托邦 (Kdropinstant)
- 国内西方哲学研究选萃 (哲夫成城)
- 陈斯一 (豆友naZL5YuSg4)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96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从政治到哲学的运动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北隈 2020-04-20 22:14:44
非常清晰流畅,细致严谨。而且是把NE做整体的释读,这种解释思路就太棒了。写论文akrasia参考了释读第六卷第七卷的部分。写得极佳,非常推荐。
1 有用 懒五更 2020-06-27 11:21:06
古代文本的整体性解读总是让人疑虑
1 有用 灵均 2024-07-04 17:36:21 日本
北大好恐怖
1 有用 昨夜星辰昨夜风 2025-01-17 12:00:01 四川
详细
1 有用 开什么玩笑 2024-11-11 13:53:36 河南
是一本好的二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