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爱尔兰) 安东尼·麦克利戈特 (ANTHONY MCELLIGOTT)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权威和威权主义,1916–1936
原作名: Rethinking the Weimar Republic: Authority and Authoritarianism, 1916-1936
译者: 王顺君
出版年: 2020-10
页数: 430
定价: 88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018325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权威和威权主义,1916–1936
原作名: Rethinking the Weimar Republic: Authority and Authoritarianism, 1916-1936
译者: 王顺君
出版年: 2020-10
页数: 430
定价: 88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0183253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納粹德國相關書籍 1000 部 (二狗蛋施坦因)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納粹德國書籍2019-2021大爆發 (鎮長)
- 中西方大历史 (皇甫杰)
- 德国历史 (雅恕斋)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4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反思魏玛共和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桃仙醉眠 2025-02-20 18:48:12 甘肃
作者利用权威概念来对魏玛德国的主要支撑力进行拆解。在权威概念下,作者将整个国家分解为政治、司法、正统性等各不相同的权威层面,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国家所需求的权威强弱与对立面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其中的司法体系的保守性和基层官员的投机性颇有教益 缺陷是对于国家的一大支柱——军队并没有过多分析,略有提到但篇幅相对而言过小
3 有用 songtong2010 2021-10-28 11:45:01
对魏玛共和国感兴趣的最大原因,就是它的短短历史,是彻头彻尾不顾历史,单论制度的失败史。本书不是魏玛共和国史,算研究总结以及各种观点的评述。按书中所言,并非国家不努力,只是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中,一方面扭转颓势,一方面让民众接受从帝国到共和国的天地转变,绝非当政者所能完成。忽略强大的历史传统,虽然在经济外交有所起色,但最终被民众唾弃,不管是什么制度。当然,西方史家默认希特勒的上台是灾难,但如果抛开希特勒... 对魏玛共和国感兴趣的最大原因,就是它的短短历史,是彻头彻尾不顾历史,单论制度的失败史。本书不是魏玛共和国史,算研究总结以及各种观点的评述。按书中所言,并非国家不努力,只是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中,一方面扭转颓势,一方面让民众接受从帝国到共和国的天地转变,绝非当政者所能完成。忽略强大的历史传统,虽然在经济外交有所起色,但最终被民众唾弃,不管是什么制度。当然,西方史家默认希特勒的上台是灾难,但如果抛开希特勒之后的各种同样失败的军事冒险,以及极端荒谬的种族政策,最起码1938之前,第三帝国完成了一个从战败弱国到扩张强国的历史,一反魏玛颓势。魏玛共和国确实只能作为一个民主极端失败的案例研究 (展开)
0 有用 一只小馋狗 2023-06-21 13:37:52 上海
读书报告,很扎实的分析~
19 有用 阿田田 2020-12-13 21:53:07
内容不予置评,因为不是相关专业的。看到三分之一,有个问题不能忍,同一个作家名,同一个概念,前后不同的译法,真不知道是编辑敷衍呢,还是译者不认真。另外,文笔还算流畅,好评。 不是,还有那么多错别字,某些常识性的日期还错了,真不敢相信这是商务印书馆出的。
0 有用 特丽菲丝 2024-06-08 18:42:54 德国
这是一本很难翻译的书,作者的行文本身不够流畅,但是干货满满,对于熟悉德国中世纪历史的我而言,翻译魏玛共和国历史的作品,简直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从陌生到熟悉,翻译的过程颇为艰难,但这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史学专著,德国近现代史的研究者应该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