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古怪时代,许多人为寻找幸福,都在沉默倒下,完事了。另外一些活着的人,却照例以为活得很幸福,生儿育女,百事遂心,还是社会中坚,社会少不了他们。
一伙老老少少的纨绔子弟和帮闲分子,个人自命不凡而又猥琐可笑。一伙大大小小的长官和士兵,为官者贪鄙,当兵的无聊,亦俨然而又滑稽。沈从文笔下短篇,辛辣讽刺者不多。此书集中,以飨读者。
沈從文(1902—1988),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學者。湖南鳳凰人,漢族。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是白話文學革命的重要踐行者和代表作家,他的小說表現手法不拘一格,文體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嘗試用各種體式和結構進行創作,為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文體作家 ”。他的散文也獨具魅力,為現代散文增添了藝術光彩。一些後來的作家曾深受他創作風格的影響。在文物研究上,沈從文堅持以實物為依據,綜合材料、形制、紋樣的發展與聯繫,走自己獨特的研究道路,堅持研究為生產、藝術創作和歷史研究服務。
15/20·这卷真好,每个短篇都特别好。《王谢子弟》的终将没落,《大小阮》的人生抉择,小阮毕竟是少数,大阮才是大多数,但往往是这少数创造了新的历史。《顾问官》的随波追流,只要将你放在一张设计好了的模子里面,本身的你将会消失,世上只是又多了一个差不多的废物而已。后面几篇关于军队的形形色色太会写了,众生百态,他们虚空、天真、无聊、麻木,却又是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这一切都讽刺了时代的虚妄,但这残酷... 15/20·这卷真好,每个短篇都特别好。《王谢子弟》的终将没落,《大小阮》的人生抉择,小阮毕竟是少数,大阮才是大多数,但往往是这少数创造了新的历史。《顾问官》的随波追流,只要将你放在一张设计好了的模子里面,本身的你将会消失,世上只是又多了一个差不多的废物而已。后面几篇关于军队的形形色色太会写了,众生百态,他们虚空、天真、无聊、麻木,却又是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这一切都讽刺了时代的虚妄,但这残酷中又有无限的温柔,是啊,都不过是顺着洪流前行。日子应该怎么过,一生应当怎么渡,虽然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得到答案,但日子总会过完,人也总免不了一死。好羡慕他们值夜时一边喝酒一边吃烧鸡卤肉,特别是再来一份猪油炒饭!哈哈哈哈哈哈,全书以一句怼周大是书呆子结束,笑死我了。 “先生,要世界好一点,就得有人跳火坑。 (展开)
这一册读来颇无趣,其实《王谢子弟》和《大小阮》我还是挺喜欢的,特别是后者,但随着同名短篇《顾问官》没达到我的预期以后,后面写各种士兵相关的文章就觉得很没意思,也可能是因为我对讽刺腐败、谄媚运作之类的把戏不敏感和不感兴趣,也可能是沈老这方面确实写起来不如乡土风情小说。《大小阮》挺好,两个人命运从相同的地方出发,之后分岔,然后重新交集后再次分开。用时间和努力去坚持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小阮令人敬佩。书名... 这一册读来颇无趣,其实《王谢子弟》和《大小阮》我还是挺喜欢的,特别是后者,但随着同名短篇《顾问官》没达到我的预期以后,后面写各种士兵相关的文章就觉得很没意思,也可能是因为我对讽刺腐败、谄媚运作之类的把戏不敏感和不感兴趣,也可能是沈老这方面确实写起来不如乡土风情小说。《大小阮》挺好,两个人命运从相同的地方出发,之后分岔,然后重新交集后再次分开。用时间和努力去坚持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小阮令人敬佩。书名在我知道了有种叫“顾问”的官以后才明了,原来顾不是个姓。 (展开)
在时代的狂热氛围中,能保持自己一副冷冷的调子,且能不被外物吞噬的文字,恐怕只有沈从文和张爱玲了吧?这部集子主要是沈从文的军旅题材,以前被批评家认为空虚、消极、猎奇等等,反正调子与主流不符。但细细读来,沈从文对五四运动的反思(例如塑造了很多荒唐滑稽的青年学生),对人之常情的刻画(贪婪、爱欲、热情、天真等),以及对边边角角无声无言下层人物的记录,极具跨越时代的意义,这些才构成真正的历史“复调”。
到后来,新瓶装旧酒,没有新故事,没有新语言,无趣了很多,于是读到260多页就不读了。沈从文的性格不适合写讽刺文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4篇
> 4人读过
> 5人想读
订阅关于顾问官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空山 2021-07-27 23:13:21
15/20·这卷真好,每个短篇都特别好。《王谢子弟》的终将没落,《大小阮》的人生抉择,小阮毕竟是少数,大阮才是大多数,但往往是这少数创造了新的历史。《顾问官》的随波追流,只要将你放在一张设计好了的模子里面,本身的你将会消失,世上只是又多了一个差不多的废物而已。后面几篇关于军队的形形色色太会写了,众生百态,他们虚空、天真、无聊、麻木,却又是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这一切都讽刺了时代的虚妄,但这残酷... 15/20·这卷真好,每个短篇都特别好。《王谢子弟》的终将没落,《大小阮》的人生抉择,小阮毕竟是少数,大阮才是大多数,但往往是这少数创造了新的历史。《顾问官》的随波追流,只要将你放在一张设计好了的模子里面,本身的你将会消失,世上只是又多了一个差不多的废物而已。后面几篇关于军队的形形色色太会写了,众生百态,他们虚空、天真、无聊、麻木,却又是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这一切都讽刺了时代的虚妄,但这残酷中又有无限的温柔,是啊,都不过是顺着洪流前行。日子应该怎么过,一生应当怎么渡,虽然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得到答案,但日子总会过完,人也总免不了一死。好羡慕他们值夜时一边喝酒一边吃烧鸡卤肉,特别是再来一份猪油炒饭!哈哈哈哈哈哈,全书以一句怼周大是书呆子结束,笑死我了。 “先生,要世界好一点,就得有人跳火坑。 (展开)
0 有用 时笙 2022-02-23 23:02:44
这一册读来颇无趣,其实《王谢子弟》和《大小阮》我还是挺喜欢的,特别是后者,但随着同名短篇《顾问官》没达到我的预期以后,后面写各种士兵相关的文章就觉得很没意思,也可能是因为我对讽刺腐败、谄媚运作之类的把戏不敏感和不感兴趣,也可能是沈老这方面确实写起来不如乡土风情小说。《大小阮》挺好,两个人命运从相同的地方出发,之后分岔,然后重新交集后再次分开。用时间和努力去坚持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小阮令人敬佩。书名... 这一册读来颇无趣,其实《王谢子弟》和《大小阮》我还是挺喜欢的,特别是后者,但随着同名短篇《顾问官》没达到我的预期以后,后面写各种士兵相关的文章就觉得很没意思,也可能是因为我对讽刺腐败、谄媚运作之类的把戏不敏感和不感兴趣,也可能是沈老这方面确实写起来不如乡土风情小说。《大小阮》挺好,两个人命运从相同的地方出发,之后分岔,然后重新交集后再次分开。用时间和努力去坚持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小阮令人敬佩。书名在我知道了有种叫“顾问”的官以后才明了,原来顾不是个姓。 (展开)
0 有用 飘来飘去 2022-05-22 10:13:23
在时代的狂热氛围中,能保持自己一副冷冷的调子,且能不被外物吞噬的文字,恐怕只有沈从文和张爱玲了吧?这部集子主要是沈从文的军旅题材,以前被批评家认为空虚、消极、猎奇等等,反正调子与主流不符。但细细读来,沈从文对五四运动的反思(例如塑造了很多荒唐滑稽的青年学生),对人之常情的刻画(贪婪、爱欲、热情、天真等),以及对边边角角无声无言下层人物的记录,极具跨越时代的意义,这些才构成真正的历史“复调”。
0 有用 醉舞经阁后山人 2021-08-30 14:07:00
到后来,新瓶装旧酒,没有新故事,没有新语言,无趣了很多,于是读到260多页就不读了。沈从文的性格不适合写讽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