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杂谈清朝时期人们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这些现象,涉及清朝制度、政策、观念、生产方式、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人等,生活中表现出的历史人物的个性、命运,社会生活对历史演变的作用。
清代社会日常生活的创作者 · · · · · ·
-
冯尔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冯尔康,1934年生于江苏仪征,高小、中学就读于北京,南开大学历史学系本科暨研究生毕业。南开大学荣誉教授、中国社会史学会创会会长。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及清史、中国社会史、宗族通史、清前期天主教史、史料学研究。主要著作有《雍正传》《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清史史料学》《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中国社会史概论》《中国社会史研究》《尝新集——康雍乾三帝与天主教在中国》《冯尔康文集》(10卷)等,主编并主撰《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
目录 · · · · · ·
序言 001
皇家生活
康熙帝游猎与避暑山庄的建立 002
康熙帝赐宴俄罗斯公使伊斯梅洛夫 012
雍正帝赐宴葡萄牙公使麦德乐 015
雍正帝接见中下级官员 020
雍正帝与道士贾士芳 030
乾隆帝的好胜性格 036
道光帝、咸丰帝的理政和性格 050
清代帝王的生育 069
官绅晚年生活
死于任所的古稀总督于成龙只有三两银子的遗产 078
终身反省的学者李塨(附述:翰林严修讲求反省之道) 082
享高龄的阮元不做寿 087
休致后梁章钜的“浪游” 091
清代名人写年谱 095
官场风气与官民生活
清代的游民 110
清代的粥厂 125
清人祠堂祭祀生活 141
17 世纪满洲人的命名 154
道光朝的陋规与吏治 163
道光朝的社会病 176
道光朝的民困与民变 187
册封琉球使节使命在于远播声教 203
册封琉球使节为谈助而关注海外奇闻 210
妇女与家庭
清代的家庭 218
早婚与童养媳的陋俗 230
旌表贞节与寡妇再婚 236
妇女生活与缠足风习 248
溺女风习与育婴堂的建立 257
袁机“遇人不淑”的不幸婚姻 265
袁杼的寡居生活 280
女诗人袁棠 284
女史孙旭媖的赡养双亲 288
清代徽州女子的独立谋生 291
清代徽州女子为吟诵呼号与践履 298
“生身为女子,骨肉何能完”
——徽州女诗人娘家生活及其延续的诗作 309
经济活动与移民社会
清代前期江南的商业与人们的消费 324
清初吉林的移民 341
移民开发吉林经济 352
吉林移民和土著的文化交融 358
吉林移民及土著的信仰 367
清初广东人游历江南 373
清代后期广东人移徙上海 387
广东人在上海的经济活动 392
广东人在上海的政治活动 399
扬州盐商兴办文化教育事业 407
扬州盐商协办地方公益事业 420
移居江苏仪征的徽州人 430
晚清的南洋华侨 439
外国人眼里的清代中国人
清代前期官民的怕皇帝与民间皇帝崇拜情结
——传教士和英国使节的观察 456
清代前期中国人的勤劳、爱财性格与出色聪明
——传教士的观察 461
清代前期中国人自诩为世界文明中心
——传教士的观察 467
乾隆间下层民众机智地勉力干活
——英国使节的观察 470
乾隆间下层民众的艰难生活状态
——英国使节的观察 479
乾隆间下层民众的精神状态写真
——英国使节的观察 486
叙说 495
后记 501
· · · · · · (收起)
皇家生活
康熙帝游猎与避暑山庄的建立 002
康熙帝赐宴俄罗斯公使伊斯梅洛夫 012
雍正帝赐宴葡萄牙公使麦德乐 015
雍正帝接见中下级官员 020
雍正帝与道士贾士芳 030
乾隆帝的好胜性格 036
道光帝、咸丰帝的理政和性格 050
清代帝王的生育 069
官绅晚年生活
死于任所的古稀总督于成龙只有三两银子的遗产 078
终身反省的学者李塨(附述:翰林严修讲求反省之道) 082
享高龄的阮元不做寿 087
休致后梁章钜的“浪游” 091
清代名人写年谱 095
官场风气与官民生活
清代的游民 110
清代的粥厂 125
清人祠堂祭祀生活 141
17 世纪满洲人的命名 154
道光朝的陋规与吏治 163
道光朝的社会病 176
道光朝的民困与民变 187
册封琉球使节使命在于远播声教 203
册封琉球使节为谈助而关注海外奇闻 210
妇女与家庭
清代的家庭 218
早婚与童养媳的陋俗 230
旌表贞节与寡妇再婚 236
妇女生活与缠足风习 248
溺女风习与育婴堂的建立 257
袁机“遇人不淑”的不幸婚姻 265
袁杼的寡居生活 280
女诗人袁棠 284
女史孙旭媖的赡养双亲 288
清代徽州女子的独立谋生 291
清代徽州女子为吟诵呼号与践履 298
“生身为女子,骨肉何能完”
——徽州女诗人娘家生活及其延续的诗作 309
经济活动与移民社会
清代前期江南的商业与人们的消费 324
清初吉林的移民 341
移民开发吉林经济 352
吉林移民和土著的文化交融 358
吉林移民及土著的信仰 367
清初广东人游历江南 373
清代后期广东人移徙上海 387
广东人在上海的经济活动 392
广东人在上海的政治活动 399
扬州盐商兴办文化教育事业 407
扬州盐商协办地方公益事业 420
移居江苏仪征的徽州人 430
晚清的南洋华侨 439
外国人眼里的清代中国人
清代前期官民的怕皇帝与民间皇帝崇拜情结
——传教士和英国使节的观察 456
清代前期中国人的勤劳、爱财性格与出色聪明
——传教士的观察 461
清代前期中国人自诩为世界文明中心
——传教士的观察 467
乾隆间下层民众机智地勉力干活
——英国使节的观察 470
乾隆间下层民众的艰难生活状态
——英国使节的观察 479
乾隆间下层民众的精神状态写真
——英国使节的观察 486
叙说 495
后记 501
· · · · · · (收起)
喜欢读"清代社会日常生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清代社会日常生活"的人也喜欢 · · · · · ·
清代社会日常生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普通人的生活与大历史
普通人的历史不容易被看到,却是大历史的基石,如果要理解大历史的底层逻辑,就必须要了解一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大清虽然亡了,但对现代社会,尤其是一些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的影响还远远没有称得上湮灭,一些遗存的思想观念还在影响着我们现在的生活。作为一部社会方方面面都...
(展开)


历史,不仅仅有帝王史,还有平民史
《清人社会生活》是冯尔康先生与常建华先生在1990年出版的社会史著作,提起清史,大众下意识想到的是九子夺嫡、康乾盛世、垂帘听政这样的词语,人们并不知晓清代除贵族阶层之外的其他阶层人民的生活常态,历史不仅是统治者的专场秀,还有各种各样绝对在史料中不会出现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4)8.4分 48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5)7.0分 122人读过
-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4)7.3分 39人读过
-
沈阳出版社 (2002)7.5分 3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文化漫笔 (森森)
- 明清 (NADPH)
- 书单|清学·清史·清学史 (漆园吏玫)
- 日常生活史 (抄史料的人)
- 书单|日常与生活 (#覅#)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清代社会日常生活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克拉超爱ci炸鸡 2021-07-28 16:03:37
挺可爱挺详细
0 有用 攸往 2024-02-12 12:18:33 浙江
就是当一种无脑的小说看的哈哈哈哈哈 挺有意思的
0 有用 少侠 2021-10-11 12:50:43
特别厚,分为六个部分。 有的部分比如妇女与家庭比较有可读性,有的部分比较像文献。 不是特别有趣味性的书,但写的袁枚三姐妹的生活还有罗思举的生平也让人印象深刻。
0 有用 上德若谷 2021-09-28 22:04:27
这是一本冯尔康的文集汇编,文章的内容质量自然不必多说,但这种文集的问题就是比较散。有的文章可能觉得比较有意思,比如说根据张集馨的记录谈道光、咸丰的性格;根据马戛尔尼等外国人的记录谈他们眼里的中国人。也有一些文章零零碎碎的就觉得意思不大。
0 有用 叱咤江湖的小猫 2023-03-23 14:42:07 北京
浅而不专,以致分析社会生活现象时总是把表面当成根源车轱辘话来回证。其中“妇女与家庭”一章尤其明显,充分暴露了男性学者的研究能力上限,还不如止步于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