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记忆的书评 (19)

57 2020-12-31 11:00:00

与记忆搏斗

2020 年好像怎么过也过不完。我试过不同的度量时间的单位,试过直面或是背对它,进入灾难再往后退,试过消费和丢弃,暂停阅读又找回阅读,把注意力拆解分发给运动、三餐或者多余的一杯饮料,试过前所未有的热情与消沉,试过在许多被截成碎片的短途旅行里甩掉它。它却还是像迟缓...  (展开)
单读 2021-03-30 12:11:04

读书有用吗?

本期公开信来自单读编辑刘婧和单读在疫情征文期间结识的作者张赛。刘婧写信给张赛的起因,是看了读者对《单读 25:争夺记忆》的评论。行文中,她试图回应读者集中的有关“阶级局限性”的批评,并准备听取张赛诚实的想法。 张赛的文章被收录在《争夺记忆》里,职业是外卖员的他...  (展开)
单读 2020-12-29 11:24:42

这是人类奄奄一息的时刻,是我们急于忘记但不可绕过的一年

测温、扫码、戴口罩、做检测,冬季疫情再度紧张,如同一场轮回。最新一辑《单读》原本希望记录并反思即将过去的2020,对大行其道的闪烁其词和置若罔闻作出回应。未料到这一年没那么容易过去,不确定性依然在继续,年初的痛苦回忆再次上演,来到我们眼前。 今天,我们分享《单读...  (展开)
单读 2022-01-05 13:34:39

“我以为世界仍有微光”

2020年年末,单读刊发了平湖的一组短诗(这组诗也收录于《单读 25:争夺记忆》),以此与充满转变与痛苦的一年作别。转眼一年过去了,虽然我们努力地回归日常生活,近乎对疫情带来的改变和创伤感到麻木,但时不时冒出的新闻还是在提醒着,恐惧没有散去,近日来西安的情况,又让...  (展开)
单读 2021-08-11 11:38:35

冷嘲热讽是容易的,困难的是付诸实践

2020的阴霾未散,此刻,各地零星爆发的疫情仍在唤起我们当时的体验和记忆。封锁和管控,随机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新的常态。面对这种状况,保持记录和反思是克服麻痹的方式之一。 今天的文章来自《单读 25:争夺记忆》。作者巫昂成立的“宿写作中心”,在 2020年武汉封城期间自发...  (展开)
单读 2021-03-10 15:18:16

人只有工作,才配活着?

你会如何描述你的工作?“远离了制作和建造东西,为服务、为营销、为把钱从这里转移到那里而收费,只为自身而存在,全部取消而对社会几乎不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上述特征,那么在大卫·格雷伯看来,你做的就是“狗屁工作”。 今天的文章来自《单读 25:争夺...  (展开)
Sangpapa 2022-04-13 01:33:47

我关于2022年4月10日晚九点的记忆

2022年4月10日晚九点,我正在读这本书的第195页的时候,家里座机响了。 我们家人对座机有种抗拒,在这个时代绝大部分熟人之间的联系都是通过手机,打家里电话的十有八九是中介或者推销电话。而我父母又尤其不爱接大晚上的座机,这意味着另一个可能——他们嘴上不说但彼此心照不...  (展开)
单读 2022-01-22 11:46:42

疫情中的劳动者,早该被关心了

前几天,一位在北京发现的新冠阳性人员的流调信息公布了。网友纷纷感慨这位劳动者的踪迹,在大多数人睡下的凌晨,他仍辗转于各处打工,被称为“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他的工作状态超出了都市人的想象,而疫情无疑让这些劳动者的生活更为艰难。 今天分享文珍写于 2020 年的文...  (展开)
大马猴下山 2023-03-25 21:09:08

单读25

1. 疫年双重记。这篇像是对这本册子的反杀,笛福写黑死病的时候,上来先列数据,用数据先说出瘟疫多惨烈,套到covid上其实也是类似的,在社会大动荡的时候,最让人有直观感受的就是冷冰冰的事实,和一些宏大叙事。深处其中的时候,微观叙事像是在自说自话,要么就是太平淡,要...  (展开)
相宜 2022-01-20 23:14:15

争夺记忆,为自己制造出一个值得过的生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疫情弥漫两年,人们关心着远方的元宇宙和个人的情绪,过着头脑里的生活,与身边具体的世界却越来越疏离。 我看完了挻厚的一本非虚构作品集《单读25:争夺记忆》。文字是记忆的容器,把两年前的春天和当下这个冬天交融到一起,把头脑与现实联结到一起。 《在全世界的附近》 没有...  (展开)
一只沙发土豆 2021-01-04 21:20:23

这是我们共同的记忆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单读系列,看到书名与拼贴风格的封面便毫不犹豫的买下。2020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转瞬间所有人都在庆祝2021的到来。我在跨年夜写下“零点时前后相隔的一秒并不会产生任何的改变,但是人们喜欢给我们的生活以象征和纪念,给与新的动力、新的热情、新的勇气,还...  (展开)
王建礼 2023-09-02 08:14:58

历史是一场考古

这本书看的有点“闷”,一是本身叙述的就是疫情期间的“世界、自我、附近”,二是在读此书时的当下,是自疫情开始的第四年,大环境如此之艰难,以至于都开始想念被封锁的那段时间——“起码还有理由”,单读编辑的这本《争夺记忆》,世界各地的人通过文字记录疫情,正如开篇文...  (展开)
言希2019 2023-01-16 18:39:38

梳理记忆

《瞥见可能的未来》全民基本收入制度不知道是否真的可行,但确实足够吸引人,政府按月或按周向每人支付能够负担其生活开销的津贴,人们将不再为了工作而工作,真正找到作为人的生活的意义。但问题是,我们之所以被强烈要求无止境地工作,真正的原因似乎是,如果不被工作隔离和...  (展开)
Gloria 2022-01-01 14:39:29

活在静止中

读这本书纯属意外,起初的缘由好像已经记不清楚了。 在2022年的第一天,读完这本和我一起跨年的书,是我的幸事也是想在思考疫情的这两年改变了我的什么。 会想起2020年的春节,我还依稀记得还沉浸在给学生上课的线下课堂,想着年后我们该讲什么知识点,告诉大家过年开心轻松一...  (展开)
物理天文历史 2021-06-23 18:19:11

)不是很开心(

可能是疫情在身边表现的已经不是那么严重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现在再读那段时间写下的文字,总有点不适宜之感,也许是书中每一篇内容重复率比较高,还是现在的语境已经变化。 * 感觉自从单向空间出了吴琦和项飙的谈话录之后,他们越来越倾向于非虚构文学的出版,也许和这个时代...  (展开)
啊痛仰 2021-03-09 15:24:36

短评超字数了。

当初买这期《单读》一方面是为了凑齐《凛冬日记》而已。另一方面是序言吸引了我,“用一本书记住这一年”“记忆争夺”。嗯,序言让人期待值过高了。 总觉得2020年好像还没有过去似的,赧然发现2021已过去2月之久,实不相瞒,这年还剩298天。 在那过去的一年,基本上买全了主流...  (展开)
天地一书虫 2021-06-18 16:05:41

本书的主题是新冠疫情下的人生百态以及随之而来的所思所想。诚如本书的主编吴琦所说,我们的记忆是会消失的,甚至会被我们重新编写,所以记录下当下的生活和思考就变得尤为重要。 集结为本书的文章来自世界各地,表达着作者甚至是作者所在国家的种种情绪。不知道是不是编辑有意...  (展开)
逸轩博雅 2021-01-26 19:36:10

疫情

2020,最大的记忆,不过疫情。关于疫情,有太多的感慨,以下摘抄自最喜欢的一篇: 『对于当时的读者来说,这些数字意味着一切,它们远非细枝末节,而是残酷现实本身,即使只是一串孤零零的数字,也清楚直白地说明了用文字难以表达的事情:瘟疫所造成的伤害。 但那些数据又被媒体...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小罐 2021-03-30 20:48:43

疫情是封存记忆的钥匙,也是挑开黑幕的刺刀

黑格尔曾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对感染者的歧视、政府的不作为隐瞒...2020年的黑暗一如若干年前的英国瘟疫,所以我们试着与遗忘争夺记忆。 这把刺刀也将粉饰太平的厚重幕布挑开,种族、阶层不公、资本、权力的龌蹉,在激荡中...  (展开)

订阅争夺记忆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