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本书脱胎于十多年来武志红老师在实践中的心得,以及对概念的梳理和思考,选取了其中最精华的内容,以孤独、自恋、成长、梦想四个主题统领,做成了一个非常好看又便携的四分册小套装。每个分册独立,没有固定阅读顺序,想从哪册读起皆可。适合入门级的心理学类读者,或是有自我探索需求的读者。
作者简介 · · · · · ·
武志红,资深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畅销书作家。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有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于北上广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致力于用心理学去深度剖析理解个人、家庭的种种典型现象,读者遍布世界各地华人区。其代表作《为何家会伤人》出版十余年来畅销逾百万册,堪称中国家庭问题书。另著有《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为何越爱越孤独》等心理学畅销书。 武志红老师很好擅于以优美,易读的语言向普通大众介绍专业心理学知识,引导读者进行自我觉察,并以20余年的丰富行业经验,带领为各种社会关系、亲密关系,尤其是原生家庭关系所困的万千读者一起踏上自我治愈与寻求幸福的旅程。
目录 · · · · · ·
自恋(自恋简单,自信才难) 健康自恋和全能自恋 成年人的全能自恋 全能自恋的程度,决定你的焦虑程度 最好的帮助是增进对方的健康自恋 道德自恋和失控的好人 道德僵尸 绝对禁止性超我 真的厉害还是显得厉害 力量维度和关系维度 从自恋维度发展到关系维度 捍卫自恋 高控制欲 你不能说我错 活在事实中,还是活在情绪中? 最累是自闭着的孤独 习惯性拖延 惧怕投入 真实,远胜完美 真实,才是修行的开始 孤独(关系,就是一切) 关上门,远离真实 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真正缓解累的方式,是进入关系 全能自恋阻碍关系 亲子关系中的自恋 与他人在关系中争高低 讨好型人格 关系的本质,是谁为谁承受焦虑 没有麻烦,就没有关系 在关系中能做自己的程度,就是这个关系对你的滋养程度 家庭关系 两性关系 何谓亲密 心里住着别人 爱的本质是被“看见” 关系在碰撞中产生 修炼你的攻击性 因为真实,所以被爱 关系中,恨意和爱意一样重要 直接表达愤怒是对关系的尊重 捍卫自己的空间 沟通,让我们从想象世界进入现实世界 梦想(成为你自己的英雄) 英雄之旅 英雄,敢于行动 距离感 挫折感 创造欲和毁灭欲 直面自己的“坏” 坦然地伸展自己的能量 边界意识 无形的“应该”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 你想要什么? 让你的生命力自然流淌 聆听内在的声音 “负能量”也需要表达 觉知的力量 思维系统和“视觉心像” 从想象到现实 放下头脑,信任身体 成长(真自我和假自我) 自我之壳 皮肤的隐喻 自我攻击 自我破碎者 假自我 集体性的假自我 裸身梦和“虚假自体” 假自我形成不了存在感 将他人视为自身的一部分 只有目标综合征 你是环境的响应器,还是主动创造者? 自我的疆界 内聚性自我 核心自我的诞生 主体感 哪里有问题,一切都是存在 真自我 逃离真自我 自我观察与自我觉知 扩展你的觉知 尊重你自己的感觉 找到真实的自己 生与死的隐喻 生命的存在只能“体”验到
自恋(自恋简单,自信才难) 健康自恋和全能自恋 成年人的全能自恋 全能自恋的程度,决定你的焦虑程度 最好的帮助是增进对方的健康自恋 道德自恋和失控的好人 道德僵尸 绝对禁止性超我 真的厉害还是显得厉害 力量维度和关系维度 从自恋维度发展到关系维度 捍卫自恋 高控制欲 你不能说我错 活在事实中,还是活在情绪中? 最累是自闭着的孤独 习惯性拖延 惧怕投入 真实,远胜完美 真实,才是修行的开始 孤独(关系,就是一切) 关上门,远离真实 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 真正缓解累的方式,是进入关系 全能自恋阻碍关系 亲子关系中的自恋 与他人在关系中争高低 讨好型人格 关系的本质,是谁为谁承受焦虑 没有麻烦,就没有关系 在关系中能做自己的程度,就是这个关系对你的滋养程度 家庭关系 两性关系 何谓亲密 心里住着别人 爱的本质是被“看见” 关系在碰撞中产生 修炼你的攻击性 因为真实,所以被爱 关系中,恨意和爱意一样重要 直接表达愤怒是对关系的尊重 捍卫自己的空间 沟通,让我们从想象世界进入现实世界 梦想(成为你自己的英雄) 英雄之旅 英雄,敢于行动 距离感 挫折感 创造欲和毁灭欲 直面自己的“坏” 坦然地伸展自己的能量 边界意识 无形的“应该”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 你想要什么? 让你的生命力自然流淌 聆听内在的声音 “负能量”也需要表达 觉知的力量 思维系统和“视觉心像” 从想象到现实 放下头脑,信任身体 成长(真自我和假自我) 自我之壳 皮肤的隐喻 自我攻击 自我破碎者 假自我 集体性的假自我 裸身梦和“虚假自体” 假自我形成不了存在感 将他人视为自身的一部分 只有目标综合征 你是环境的响应器,还是主动创造者? 自我的疆界 内聚性自我 核心自我的诞生 主体感 哪里有问题,一切都是存在 真自我 逃离真自我 自我观察与自我觉知 扩展你的觉知 尊重你自己的感觉 找到真实的自己 生与死的隐喻 生命的存在只能“体”验到
· · · · · · (收起)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两性关系(1)不能构建爱的关系,就只能构建幻想中的关系 一个人如果有优秀的条件,会让人一开始容易喜欢 上他,但最后情感的深度,主要取决于亲密程度。防御 亲密的人,自身条件再优秀,也不可避免地会遭受情感 上的打击。 一想亲近,先想到了分离;去爱之前,先体验到的是爱而不能;被爱的渴望被唤醒前,先唤醒的是对爱的 绝望……多少人有这样的想法。爱一个人,就会变成 傻瓜。傻瓜感,对于自我脆弱的人来说,是一种自我破 碎。为了保护自我的完整性,我们会选择不成为傻瓜, 不让自己有这种可怕的破碎感。最怕破碎的人,常待在 自闭的世界里,用脑波发出爱的信息,却不能将爱变成 行动,因为軟塌塌的自我不能发起爱的行为,也不能承 在爱中受伤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7页 -
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在这种绝境中长大的人,当关系中缺乏回应(如对方没及时回复自己)时,会习惯性认为对方不喜欢自己。但这大多不是真的,去沟通就会发现,对方只是有自己的事情而已。要是你童年时有过很多缺乏回应的情景,那么提醒自己这一点很重要——你很容易将对方的不及时回应视为对方不喜欢自己。 “你存在,所以我存在。”这句哲言的本意是,上帝存在,所以我存在。它可以延伸为,我发出的声音得到了你有临在性的回应,于是我的声音就存在了,而我也就有存在感了。回应的质量,是人际关系质量的根本。 不管你有多好,对别人付出了多少,多有才华,多有钱,多有能力……只要你不能给出有质量的回应,你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必然出大问题。所以,试着修习这一点。并且,和给出有质量的回应同等重要的是,要能发出你有感觉的声音,表达你的欲求。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的人也喜欢 · · · · · ·
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5 条 )
> 更多书评 55篇
论坛 · · · · · ·
第58天读书笔记~寻找读书伙伴 | 来自石人一只眼 | 2021-07-09 12:13:33 | |
第54天读书笔记~寻找读书伙伴 | 来自石人一只眼 | 2021-07-05 23:23:46 | |
这个字是什么呀 | 来自而已 | 3 回应 | 2021-03-28 07:34:48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87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kirin 2021-01-16 20:28:32
书的内容挺好的,对于回避型+讨好型+自恋都有很好的分析,帮助我理清了思路,打算经常翻阅。书的装帧虽然美——将4本小书包在一起,但不方便取出来看,希望能注重装帧设计的实用性。
0 有用 柔软的胖子四夕 2021-07-13 18:57:28
个人有很多疑问在这四本小书里都能得到解答,虽然是很多短文,甚至是只言片语的合集,足够醍醐灌顶,值得一看。
0 有用 Oliviauu 2021-03-31 22:51:31
以往写书内容的总结,鸡汤式的碎碎念。力量维度和道德维度这个概念到让我眼前一亮,想起云中漫步,走钢丝的那位,那根钢丝就是力量维度吧,手上拿的平衡杆就是道德吧,两者相配合,我们才能越走越远
3 有用 锴 2021-01-26 17:37:16
拜读过当时特别热然后就消失了的《巨婴国》这本也不错。四十岁了,眼睛向内看,寻找真的自己
0 有用 31415926535897 2021-04-06 01:33:23
身心灵以及对生活的投入 很多小理论都很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