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走向生命尽头的3500次交谈,从心理学、临床医学、个人经验等层面为我们补上这堂直抵人心的死亡课。
◆ 18年一线问诊经验、前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精神科医师清水研与临终患者的交流实录!
生者谈论死亡,总会被认为是不太好的事,但早早地意识到死亡会到来,对我们来说是积极的。我们会因为知道一切终将消失,而更敏锐地感受生命本身的存在和光华。了解到生命有限,给了我们活着的动力。因此,我将本书命名为“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清水研
◆围绕“当无常宣判,我们该如何继续生活”,一部对生死、疾病、人生的沉思之书。
◆日本畅销心理治愈书,曾创造连续加印10次的好成绩!
◆哪有什么来日方长,任谁也无法预测,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 重新认识自己,拥抱家人,每一个寻常日子都值得感激。
◆ 延伸阅读
“春潮纪实系列”:《加害人家属》《有恨...
【编辑推荐】
◆走向生命尽头的3500次交谈,从心理学、临床医学、个人经验等层面为我们补上这堂直抵人心的死亡课。
◆ 18年一线问诊经验、前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精神科医师清水研与临终患者的交流实录!
生者谈论死亡,总会被认为是不太好的事,但早早地意识到死亡会到来,对我们来说是积极的。我们会因为知道一切终将消失,而更敏锐地感受生命本身的存在和光华。了解到生命有限,给了我们活着的动力。因此,我将本书命名为“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清水研
◆围绕“当无常宣判,我们该如何继续生活”,一部对生死、疾病、人生的沉思之书。
◆日本畅销心理治愈书,曾创造连续加印10次的好成绩!
◆哪有什么来日方长,任谁也无法预测,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 重新认识自己,拥抱家人,每一个寻常日子都值得感激。
◆ 延伸阅读
“春潮纪实系列”:《加害人家属》《有恨意但不离婚的妻子们》
-----------------
【内容提要】
从业18年以来,精神科医师清水研始终负责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的心理疏导工作,他记录下最打动他的与临终患者的谈话、一线咨询的经验与沉思,并发现:早早地意识到死亡会到来,对我们来说是积极的,我们会因为知道一切终将消失,而更敏锐地感受生命本身的存在和光华;了解到生命有限,给了我们活着的动力。
因此,他将本书命名为——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
作者将癌症看作思考自我、思考生死的契机,从心理学、临床医学、个人经验等层面为我们上了一堂直抵人心的死亡课。并向所有人发问:倘若无常宣判,我们接下来会选择怎样的生活?
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的创作者
· · · · · ·
-
钟奎彬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日)清水研
生于1971年。精神科医生,医学博士。
2003年,任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东医院肿瘤精神科的住院医师;2006年,加入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的精神科和肿瘤科。曾任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肿瘤心理科负责人,日本综合医院精神病学协会专家和讲师。2020年4月至今,担任癌症研究会有明医院肿瘤心理科负责人。
从业18年以来,他始终负责癌症患者及其家人的医疗保健工作。
目录 · · · · · ·
前言 我们不都是在等待中失去的吗?
写在开头 癌症引起生理的痛苦,更造成了心理创伤
只有少数人和癌症无关
癌症患者确诊 1 年内,自杀率是普通人的 24 倍
一人确诊,一家人都“病了”
· · · · · · (更多)
前言 我们不都是在等待中失去的吗?
写在开头 癌症引起生理的痛苦,更造成了心理创伤
只有少数人和癌症无关
癌症患者确诊 1 年内,自杀率是普通人的 24 倍
一人确诊,一家人都“病了”
治疗癌症并非只是为了根治病痛、延长寿命
第一章 用悲伤治愈痛苦
悲伤是一剂良药
身处困境,却仍想为了某人努力生活
人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如柳枝般柔韧
痛苦指南
第二章 我们都拥有复原的力量
接受失去,需要时间
余下的时间不足 10 年,今天要为了什么而活?
感恩今天的到来
遭遇巨变时,人也会跟着改变
与重要的人相处的时间最宝贵
每个人眼前都是未知的世界
想为他人做些什么时,希望就会出现
濒临死亡,会有意想不到的坚强
感受到未曾感受过的力量
第三章 直面死亡时,才发现没有活成想要的样子
另一个我正在逼迫我就范
不能继续工作,还能感受到自我价值吗?
只允许自己元气满满是令人痛苦的
是否觉得一直都活得很压抑?
把“必须”当作信条,只会走进死胡同
第四章 请直面内心“想要的自己”
人终有一死,为什么还要努力活着?
认定“应该怎么活”,就会忽略“如何为自己而活”
患病却依旧积极生活的人
人生是一场单程旅行
从现在开始,试着讨好自己
试着听从内心“想要”的声音
第五章 观察死亡,就是观察如何生活
如果没有死亡,世界迟早会崩溃
该如何回答“人死了会变成什么”
我们有办法缓解濒死的痛苦
是时候完成一直在拖延的事了
要意识到意识也会随着死亡而消失
拥有平凡的一天,就是一种幸福
后记 意识到死亡会降临,才能更敏锐地感受生命的光华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无痛自律 6.6
-
- 遺體訴說的各種人生 7.5
-
- 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想做 7.2
-
- 大河的一滴 7.9
-
- 如何轻松过一天 7.0
-
- 千奇百怪的恐惧与狂热 7.2
-
- 活好 7.5
-
- 我从何来 7.6
-
- 我和妈妈的最后一年 7.9
-
- 炒饭物语 6.5
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区分不重要的事和不能拖延到最后的事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隔靴搔痒,慎买! | 来自小海绵 | 2022-12-10 18:29:39 | |
【获2021年度“医界好书”提名奖-医学文学类】 | 来自夕山 | 2022-02-09 15:03:17 | |
请问这本书的封面有什么寓意吗 | 来自isc | 1 回应 | 2022-01-19 15:51:55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文響社 (2019)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6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透明瞳 2022-04-05 18:18:35
“人生路越往后走,越会发现,拥有平凡的一天,是万分难得可贵的。” 普普通通的记录性书籍吧。
0 有用 珍妮的肖像🦤 2022-04-01 11:46:57
作者是从业18年的日本肿瘤精神科专家医师。癌症病人心理疏导是他的日常工作,确诊通知下达的一刻,是很多病患的意识节点转折~需要正视生死恐惧,和身后家人的具体事宜。 当然,对于身体尚健康无恙的人来说,每日郑重具体的活,认清遗憾寻常事,皆是平视生死的妥善举措。 近4星
0 有用 夜阿凉 2022-02-27 00:14:50
好的题材,差强人意的发挥。好的医生未必会是好的作家,长年深耕肿瘤心理领域的清水在文中表达得过于地感性了,使得这本书没有太多纪实的调性,哪怕文中引用了许多癌症患者的信息…也没有体现出这些年治疗的发展和技术性。个人读下来会觉得如果是放在这个系列中是会有点缺乏对个体以及统计数据的深挖。立意是好的,也努力了,但方法有待改善。
2 有用 KK 2022-01-25 08:35:46
一部讲得很浅的“因为死亡终究到来,所以我们要珍惜活着的时光,努力为自己而活”的鸡汤书。书中所述癌症病人们的案例浅尝辄止,简直让人怀疑有哪个稍微有点阅历或者对死亡有过思考的人能感到触动。再多想一层,这本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翻完的小册子究竟有出书的意义吗?直接开个推特账号发些故事段子不就够了?
0 有用 陈文华 2022-03-20 03:12:30
深刻的讨题却缺乏深刻的感悟,推荐读《一个人最后的旅程》《最好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