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东亚研究私人书架 (红韭不怕虫)
- dai (xuke)
- 文化,思潮与政见 (皇甫杰)
- 文化漫笔 (森森)
- 法学nerd的偏冷读书世界 (李初一)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9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叙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Pygmalion 2025-05-15 16:07:09 广东
质量和学术深度确实高低不齐,毕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群英荟萃了,浦安迪还是在津津乐道他的“二元互补”与“多项周旋”,感觉一个学者的博士论文往往塑造了其未来的风格与动向;高友工教授的短文是第二次读了,依然感动不已,良有启发;欧阳桢把口头叙事特质的研究引入说书传统和韩南、何谷理把结构主义和统计学方法引入白话小说研究如今已不新鲜,但读起来也非常新鲜有趣。有关中国古典小说情节结构之“缀段式”的定义像一个幽灵... 质量和学术深度确实高低不齐,毕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群英荟萃了,浦安迪还是在津津乐道他的“二元互补”与“多项周旋”,感觉一个学者的博士论文往往塑造了其未来的风格与动向;高友工教授的短文是第二次读了,依然感动不已,良有启发;欧阳桢把口头叙事特质的研究引入说书传统和韩南、何谷理把结构主义和统计学方法引入白话小说研究如今已不新鲜,但读起来也非常新鲜有趣。有关中国古典小说情节结构之“缀段式”的定义像一个幽灵笼罩了此时的海外汉学界,同样在不同学者那里能看到或多或少可以看作是个人风格的偏见(比如黄金铭的捧黛)。在我看来,“缀段”这个写入中国文学史教材的宽泛定义尽管已经得到反思但仍需继续反思:西方小说真的没有缀段式经典吗?缀段式小说可以进一步细分吗?它是真理吗,如果是,它在现代小说视域里,还能焕发新生吗? (展开)
0 有用 珍瓏局長 2022-03-24 14:20:06
论文集。第一篇谈郑庄公部分中能窥见李惠仪《左传的书写与解读》相关章节的模型,二者间未必有所因袭,暗合也大有可能。对郑庄公的关注表明中国政治人心的复杂度是超越叙事学理论的,郑庄公不过是一个厚黑学典型,叙事学却能分析出六七层。
0 有用 杨梅烧酒 2021-11-13 13:24:22
有点失望😓
0 有用 啃石头 2024-09-05 16:49:42 广东
有空再重读一遍!为啥评分这么低,为啥~~~
1 有用 飘来飘去 2022-03-18 10:51:45
理论套壳,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