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近期国内引进的日本史 (東山鹿溪)
- Japan Research (Kogorou)
- 日本的起起落落 (羊的门)
- 2021年出版部分历史书籍 (納蘭逸蕭)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2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维新的构想与开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有邻 2022-04-04 19:44:25
明治维新是一次温和渐进的改革,既照顾到了地区差异,也照顾到了阶层差异,利用未曾中断的皇室血脉,成功地号召起举国上下富国强兵的民族愿景,也创造了一个统筹协调各种势力的形式权威。通过皇室激励全国支援海军建设,非常清楚地体现了明治维新的本质。 历时近一年,读完日本史。还是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日本现代史和关键人物传记的。
7 有用 一桥阿尼玛 2021-06-26 22:28:18
维新是一个构想再构想的复杂过程,虽然作者说十年代已经是不再需要从根本上变革旧体制的阶段,但也将帝国宪法称作是构想实施后的总结,应当说本书更加注重的是由构想支撑并实践的国家体制制度的整备,在通常的政治史对象外重视社会层面。户长一章非常不错,作者通过各种群体为代表的落地和实践把构想具象化了。藩制改革的部分,包括维新初的几个重要文本的分析也很不错,其实这一阶段的政治史的研究国内还比较匮乏,像是政体润饰之... 维新是一个构想再构想的复杂过程,虽然作者说十年代已经是不再需要从根本上变革旧体制的阶段,但也将帝国宪法称作是构想实施后的总结,应当说本书更加注重的是由构想支撑并实践的国家体制制度的整备,在通常的政治史对象外重视社会层面。户长一章非常不错,作者通过各种群体为代表的落地和实践把构想具象化了。藩制改革的部分,包括维新初的几个重要文本的分析也很不错,其实这一阶段的政治史的研究国内还比较匮乏,像是政体润饰之类的就少有提及,政体润饰在某种程度上算是肥土对萨长的一种冲击,就此而言它和同年的政变无疑存在关联,可以参见大岛明子的研究。而且考虑到领主背后的幕藩关系,奉还背后也是一种领主权的再确认。至于征韩为何会提到木户和江藤,前者可以参见毛利敏彦,后者的话虽然在云扬炮击的实际征韩时已经不在,但怎么不是征韩派呢。 (展开)
8 有用 大甜甜~~ 2021-09-03 20:33:59
我认为这种笔法,已经是这样的篇幅之下的最佳安排。因为明治维新实在千头万绪,但这本书的一个核心就是,1,中央的决策过程是什么样的;2,中央政策落实到地方是什么情景。这就是一个信息流通说慢也不慢,说快也不快的时代。高等师范的入学截止日期是7月,但是到9月才抄录到他们的招生通知,当时的日本就是在这样的节拍中,跌跌撞撞闯进维新世界的。军队为什么对明治日本如此重要?因为征兵,带动了国民统计,同时,过去的等级... 我认为这种笔法,已经是这样的篇幅之下的最佳安排。因为明治维新实在千头万绪,但这本书的一个核心就是,1,中央的决策过程是什么样的;2,中央政策落实到地方是什么情景。这就是一个信息流通说慢也不慢,说快也不快的时代。高等师范的入学截止日期是7月,但是到9月才抄录到他们的招生通知,当时的日本就是在这样的节拍中,跌跌撞撞闯进维新世界的。军队为什么对明治日本如此重要?因为征兵,带动了国民统计,同时,过去的等级社会一下子跃入平等社会时,执行得最好的竟然是军队,因为军队只认战功,而非出身。一个个的“户长”在获得信息之后,带动了日本民间经济的发展。一切的发展最后走向了宪法。我想,到今天都还不好评说这次宪法成功与否,但宫中与府中由此分开,确实构筑了日本的“超稳定结构”。今天菅义伟宣布不谋求连任。 (展开)
6 有用 回形针9965727 2021-06-23 09:41:43
比较清晰地叙述了明治前二十年日本自上而下的转型路,对外征战的部分引人深思,为了缓解国内士族阶层的压力,明治政府不惜祸水东引,如此一来周边邻国真是遭殃。翻译算是我读过日本史里比较好的了,近几年日本史方向的引进书翻译有渐好的趋势,以前真是满目疮痍……
0 有用 杜云琼 2022-01-22 22:41:54
从《五条御誓文》到《大日本帝国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