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之美的笔记(75)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ly的读享生活 (ly的读享生活)

    2021-08-12 05:49:13   14人喜欢

  • Õphelia (不独入寝可成梦)

    今天是与这本书有缘的一日。本来下午约好fogg art museum的时间,想去看看二楼的中世纪collection。突然发现《中世纪之美》上架了微信读书,于是欣喜地开始听书,路过Adolphus Busch Hall的时候,因为等红灯多流连,被保安/管理员招呼进去参观,开启了一个从未预料的神秘支线任务。突然理解了《追忆似水年华》贡布雷教堂乔托的慈悲图那种审美趣味。中世纪的艺术,之前被我认为是文艺复兴前的黑暗,差点错过了。 【从审美愉悦到...   (10回应)

    2021-09-26 12:20:04   11人喜欢

  • 野次馬 (千載相逢猶旦暮。)

    一点说明: 我的判断是这本书是从英文版翻过来的,虽然书中没有明说用的是哪个版本,但是 1)看中文版后面附的译名对照表,所有人的名字都是用的英文拼法; 2)意大利文的版本每一章里的每个小节都有个小标题,英文版没有,中文版也没有; 3)中文版收的再版前言是86年耶鲁大学出版社再版此书时的前言; 4)如果是从意大利文版翻译的话「长矛枪托」一条应该不至于翻错; 5)译者以前译的都是英文书。 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中译应...   (3回应)

    2021-12-26 18:52:26   9人喜欢

  • 蓝河的风儿 (我是一个粉刷匠)

    面对行将毁灭之美,中世纪人在永不毁灭的内在美中找寻到安全感。他们通过避入这种美,在死亡面前令美永存。

    2021-11-15 14:56:49   2人喜欢

  • 闲云

    反映出值得我们关注的两大要素:一是对能够给人带来即时愉悦的事物的单纯喜爱——这是一种基本的审美反应形式;再就是对艺术作品所使用材料的不加批评的意识,即意识到材料的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首要且根本的创造行为。这种由材料而非由塑造过程而来的愉悦,表现出中世纪审美反应中的一种具有常识的稳定特性。 中世纪人很难将这两种价值领域(美与善或说教)区分开来,这不是因为他们缺少批评精神,而是因为他们将对事物的道德回应...

    2021-09-22 15:37:59   2人喜欢

  • 闲云

    从主题入手,我们可以追溯演变的过程,了解传统如何逐渐让位于具有争议的新观点;我们可以追踪每一个疑难问题的解答是如何发展和成熟的,批判性的、科学的严谨态度又是如何形成的。 研究历史乃至于研究各种学科史的意义:历史如何演变,问题如何形成和得到解答。

    2021-09-22 11:22:28   1人喜欢

  • 壹颗贰颗杨梅

    #书籍分享#笔记 中世纪之美 翁贝托.艾柯 1.中世纪的审美感性 艺术惯常用于说教目的。 神之信仰。神秘主义。精神之美。灵魂之美。天上的理想。 宗教世界里的精神升华、心灵的颤栗。在圣经里面寻找上帝庇护,在古典美学中寻找灵魂默观。追求肉体折磨痛苦而灵魂灿烂的内在感性之美。 由神秘生愉悦。 中世纪所讨论的大多数审美问题都继承自古典时代。智性美在中世纪经验中是一种道德和心理的现实。 后面论述了中世纪的女性美。此...

    2024-03-24 10:25:19   1人喜欢

  • HZ

    “但是中世纪人倾向于强调融合和统一,强调用信仰和希望消除矛盾。他们的美学就如同他们的思想,表现出一种最佳的综合状态。他们以上帝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 对中世纪经院思想的一段很温柔,很美的总结吧。中世纪是一段黑暗的历史,但究竟有多黑暗也存在着一些现代人的偏颇。人性本有黑暗之处,谎言总打着正义的旗帜发动战争和剥削。而人也总试图在世界里找寻着自己的位置。中世纪里,人一度在Great Chain of Being中找到过一...

    2021-12-16 01:21:51

  • 连木木 (镜子与爱丽丝)

    作为小小的业余读者,专业素养跟不上,唯有不明觉厉了。 简言之,我试图明确美学理论是否为美的享受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答案——无论美对于中世纪人意味着什么;并明确理论是否且怎样刺激和指导了艺术的体验和实践。 我希望我的这番描述可以战胜一个普遍的异见,即中世纪没有美学,而只是沉迷于形而上的概念——这些概念既含糊又刻板,它们与寓言的纠缠关系更使其费解。 中世纪美学始于对古典时代几乎不加批判地...

    2021-12-03 12:46:36   1人喜欢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担任泥金手抄本画师的总是僧侣,石匠师傅总是与工会捆绑在一起,但是新一代的诗人却成为宫廷诗人,浸淫在贵族的生活中,受到宾主家庭的尊敬。诗人不为上帝工作,也不为社会工作;他们不从事能够由他人接手的项目;他们不试图获得博学之士的认同。他们只想一举成名,飞黄腾达。在泥金手抄本画师中,即使是像林堡兄弟这类为皇亲贵胄工作的匠人,也依然默默无闻。而画家直到过上日常生活,开始在作坊里劳作,一如13世纪以来意大利...

    2021-11-12 14:21:21   1人喜欢

<前页 1 2 3 4 5 6 7 8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中世纪之美

>中世纪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