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谭嗣同不仅是戊戌六君子之一,而且是晚清维新运动四大思想家之一,其《仁学》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过深远影响,堪称思想史上的经典文本之一。谭嗣同著述整理本以中华书局《谭嗣同全集(增订本)》最为通行,可惜的是,包括此本在内的众多《仁学》整理本,都未能利用全套的《亚东时报》本,以致在文字上未能足够权威准确。今逢《仁学》发表120周年,为纪念谭嗣同的挚友、《仁学》首次全文刊发者唐才常逝世,将目前所能见到的最为重要的四个版本的《仁学》进行汇校,厘清版本关系,澄清《仁学》写作和刊行中的前人谬说,为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提供一个忠实展现各本面貌、文字校订准确可信的版本,特推出《仁学》汇校本。
本书以最早全文刊发《仁学》的《亚东时报》本为底本,以《清议报》本、《清议报全编》本和国民报社单行本为通校本,详列各本异同,为进一步考索《仁学》写作与刊行中的史实,观照谭...
谭嗣同不仅是戊戌六君子之一,而且是晚清维新运动四大思想家之一,其《仁学》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过深远影响,堪称思想史上的经典文本之一。谭嗣同著述整理本以中华书局《谭嗣同全集(增订本)》最为通行,可惜的是,包括此本在内的众多《仁学》整理本,都未能利用全套的《亚东时报》本,以致在文字上未能足够权威准确。今逢《仁学》发表120周年,为纪念谭嗣同的挚友、《仁学》首次全文刊发者唐才常逝世,将目前所能见到的最为重要的四个版本的《仁学》进行汇校,厘清版本关系,澄清《仁学》写作和刊行中的前人谬说,为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提供一个忠实展现各本面貌、文字校订准确可信的版本,特推出《仁学》汇校本。
本书以最早全文刊发《仁学》的《亚东时报》本为底本,以《清议报》本、《清议报全编》本和国民报社单行本为通校本,详列各本异同,为进一步考索《仁学》写作与刊行中的史实,观照谭嗣同与唐才常、黄颖初、梁启超等人的交往和思想交流,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同时,通过荟萃各本之长,刮垢磨光,并通过揭示《仁学》主要思想价值和当下意义的导读,也可为广大普通读者提供一个权威可信的《仁学》读本。
本书特点如下:
1.首次利用全套的《亚东时报》,纠正包括中华本在内的以往各本的脱误、错讹与重要异文百余处。
2.首次汇校5个重要版本,并以附录文章详细考索,全面揭示《仁学》的写作、刊行与传播,订正前人成说中的不确之处,为《仁学》版本研究推进一步。
3.撰写扼要导言,系统总结《仁学》的思想价值,并结合当下实际,从探索精神、批判精神、日新精神、爱与平等等方面揭示《仁学》的当下意义,使本书不仅是古籍整理著作,更是一部具有思想意义的人文读本。后附文章集中反映了从文献学、书籍史等交叉视角研究《仁学》的前沿成果。
仁学的创作者
· · · · · ·
-
张维欣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诗人,维新派领袖。甲午战后创办浏阳算学社, 开维新运动之先声。后又参办金陵测量会、上海不缠足会、女学堂,于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湘报》、群萌学会等,主张修建湘粤铁路。后入京委为军机章京,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因不愿出走而遇难,为“戊戌六君子”之首。其著述《仁学》为维新派第一部哲学著作,亦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梁启超称之为“禹域未有之书,众生无价之宝”。
张维欣,1989年生,著《谭嗣同年谱长编》;新编《谭嗣同集》整理者之一;纪录片《我们的谭嗣同》历史顾问兼学术统筹;浏阳谭嗣同纪念广场主要设计者。
张玉亮,天津人。中华书局副编审、《中国出版史研究》编辑部副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时务学堂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近代文献整理与出版史研究。...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诗人,维新派领袖。甲午战后创办浏阳算学社, 开维新运动之先声。后又参办金陵测量会、上海不缠足会、女学堂,于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湘报》、群萌学会等,主张修建湘粤铁路。后入京委为军机章京,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因不愿出走而遇难,为“戊戌六君子”之首。其著述《仁学》为维新派第一部哲学著作,亦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梁启超称之为“禹域未有之书,众生无价之宝”。
张维欣,1989年生,著《谭嗣同年谱长编》;新编《谭嗣同集》整理者之一;纪录片《我们的谭嗣同》历史顾问兼学术统筹;浏阳谭嗣同纪念广场主要设计者。
张玉亮,天津人。中华书局副编审、《中国出版史研究》编辑部副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时务学堂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近代文献整理与出版史研究。发表《谭嗣同著述刊行考述》、《谭嗣同著述新考》、《文献学视角下的南社史料整理问题》等文,参与整理“新编戊戌六君子集”之《谭嗣同集》《戊戌四子集》。
目录 · · · · · ·
一、写《仁学》的人
二、《仁学》的写作与发表
三、《仁学》是讲什么的
四、今天为什么读《仁学》
五、为什么要做汇校本《仁学》
自叙
仁学界说二十七界
卷上
卷下
附录
校刻浏阳谭氏仁学序
《仁学》评论资料
纠结的思考:书籍史、文献学与近代史交叉视域下的《仁学》
蝶翼与风暴:《仁学》刊行的书籍史考察
纸背风云: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筹备与《亚东时报》本《仁学》
· · · · · · (收起)
喜欢读"仁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仁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转】狭间直树:梁启超笔下的谭嗣同——关于《仁学》的刊行与梁撰《谭嗣同传》

东方朔:《仁学》之通与塞——谭嗣同与古今中西之辨

从《仁学》中看谭嗣同必然悲剧的结局

【转】张晓林:佛耶二教在谭嗣同《仁学》“天”概念重构中的作用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朝华出版社 (2017)8.7分 18人读过
-
华夏出版社 (2002年10月)7.8分 107人读过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清华大学推荐应读书目 (zjmr)
- 旧书新版 (名字写在水上)
- 現代百家 (子庸)
- 浙古2021年书单 (浙江古籍出版社)
- 没看的书 (人间烟火吃吐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2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仁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佛郎机馅饼 2023-01-19 12:10:14 湖南
吾亦慕谭焉
2 有用 讌靉閤主人 2023-08-13 10:01:05 山东
我不怕鬼,因为人比鬼可怕。
1 有用 方可平 2022-11-11 16:14:33 北京
补标。以太-通-平等。《古教汇参》《百年一觉》。以心挽劫。仁乱于名。顺新为仁。贬静扬动。(鲁迅)追求时间效率(84)三教合一,儒为据乱世君统,耶为升平世天统,佛为太平世元统,三教教主法身为一。排满反清。破五伦独留朋友。倡机械化。讲在理教严断烟酒,可以有益民生。慈悲无畏。另外本书有很多看得我脑浆沸腾之处,比如于文从古,皆非佳义,从艹则苦,从木则枯……日本甲午之胜在于仁义(旅顺事变:?)以乾卦爻辞对应... 补标。以太-通-平等。《古教汇参》《百年一觉》。以心挽劫。仁乱于名。顺新为仁。贬静扬动。(鲁迅)追求时间效率(84)三教合一,儒为据乱世君统,耶为升平世天统,佛为太平世元统,三教教主法身为一。排满反清。破五伦独留朋友。倡机械化。讲在理教严断烟酒,可以有益民生。慈悲无畏。另外本书有很多看得我脑浆沸腾之处,比如于文从古,皆非佳义,从艹则苦,从木则枯……日本甲午之胜在于仁义(旅顺事变:?)以乾卦爻辞对应三世,认为外国是来文明开化中国的,中国不通(商)是对不起人家,外国武力入侵应该感恩……觉得中国把自己的矿石出口给国外制造商品再返销既能报答开化之恩,又能役使外国(经典造不如买……)还有经典辩驳对象“中国人便宜节省,必胜欧美”。胡适认为谭新文体得力于八股。整理者认为清议报登仁学与否折射保皇革命康梁分歧 (展开)
1 有用 林獺 2024-05-23 12:33:11 广东
絕世奇才如此,若非出於至仁至智至勇而毅然赴死,其餘生偉業,不敢想象也。嗚呼,譚復生兮,盍乎復生!
0 有用 Die Pfeiferin 2022-12-05 21:48:38 河北
炼金术士谭嗣同成就了太一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