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品方: 华章同人
原作名: Vajza e Agamemnonit
译者: 孙丽娜
出版年: 2021-9
页数: 196
定价: 49.8
装帧: 精装
丛书: 重现经典(精装)
ISBN: 9787229158224
内容简介 · · · · · ·
《阿伽门农的女儿》一书包含三个中篇小说,分别是《长城》《致盲敕令》及《阿伽门农的女儿》。本书讨论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统治。
《长城》围绕对峙在长城两侧的一位明朝官员和一个蒙古士兵展开,最终征服了奥斯曼帝国的帖木儿却无法突破明朝的薄弱防线,文中以长城为分水岭,记录了不同地区之间关于文明与野蛮的交流,长城也成为见证死亡的碑铭。
《致盲敕令》的背景是19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改革,描述了一个阿尔巴尼亚家族在帝国政治下的悲哀命运,详细写出了专制政体的运作模式。
《阿伽门农的女儿》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真实的阿尔巴尼亚,借助两则希腊神话,展现现实生活中主人公和一位高官女儿的爱情的失落和国家机器的残忍,讨论了西方文化传统的根基。
全书情节循环往复,有如迷宫般精巧别致,是一部充满荒诞与隐喻的黑色寓言。
阿伽门农的女儿的创作者
· · · · · ·
-
伊斯梅尔·卡达莱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伊斯玛伊尔·卡达莱(Ismail Kadare),阿尔巴尼亚当代著名作家、诗人。1936年卡达莱生于阿尔巴尼亚南部城市吉诺卡斯特。1954年他以诗集《青春的热忱》初登文坛,此后创作了《群山为何沉思》《山鹰高高飞翔》《六十年代》等,在诗坛独领风骚。1963年,他的首部小说《亡军的将领》问世,在法国名声大振。之后创作了《雨鼓》《石头城纪事》《破碎的四月》《梦幻宫殿》《阿伽门农的女儿》《金字塔》等代表作。迄今为止,他的作品共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并获得了多项国际著名文学奖,包括2005年的首届布克国际文学奖、2009年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2015年以色列耶路撒冷奖、2019年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等,卡达莱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之一。
译者孙丽娜,长春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文学。
目录 · · · · · ·
La Grande Muraille
致盲敕令 031
Le Firman Aveugle
阿伽门农的女儿 097
La Fille D’Agamemnon
La Grande Muraille
致盲敕令 031
Le Firman Aveugle
阿伽门农的女儿 097
La Fille D’Agamemnon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就是说,长城已经不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很显然,它被冻结在时间里,被封存在空间里,虽然它下方的一切都在随风变化一边界、朝代、联盟,甚至是不朽的z国一可是长城却恰恰相反。变化的是墙体。比妇人还要无信,比天上的云朵还要善变,它把自己石头做的躯体伸展到千万个盟友那里,就是想要掩饰自己只是一个空壳的事实,里面包裹着的是内心的空虚。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长城 001 -
人的天性往往会将整个集体的不幸从记忆中擦掉,这会让他们忘掉一或者他们相信已经忘掉一那奇特的氛围,那氛围只有在巨大的恐怖来临时才会出现。就在危机初露端倪与第一场灾难袭来的间隔期,人们还抱有希望,以为恐怖不会真正到来,邪恶也许不会得逞,梦魇很快就会消失,他们摇摆在麻痹的状态中,装聋作哑,一副茫然的样子,可这不但没有让恐怖平息,反而助长了恐怖的势头。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致盲敕令 031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阿伽门农的女儿"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阿伽门农的女儿"的人也喜欢 · · · · · ·
阿伽门农的女儿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 更多书评 17篇
论坛 · · · · · ·
是《梦宫》男主马克-阿莱姆! | 来自zz | 2022-08-22 10:30:42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Arcade Pub (2011)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重庆出版社 (2016)8.2分 256人读过
-
-
Fayard (2003)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东欧文学译介(2017——) (宝王白奖评委)
- 2020年起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本【网店上架】 (鲸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阿伽门农的女儿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GinShh 2024-05-11 03:58:13 阿尔巴尼亚
从登机到落地,米兰飞往地拉那的航程刚好够读完这本。通篇隐喻,倒也够一窥历史。
1 有用 jhqmelody 2022-02-14 23:25:16
暗喻太多
0 有用 枫叶无双 2021-10-28 14:55:06
这些作品故事情节似乎都很简单,但是人物内心活动极其丰富。作者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书中人物的心理变化,深刻揭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并以极具内潜与外延的情绪张力,间接折射出历史的沧桑与生命的价值,以及存在的意义。
0 有用 七七|烂柯人bot 2021-12-12 09:30:57
竟然和默默一样因为书名的误会而买,结果倒认识了一个新的作者卡达莱,他的风格让人想起很多名字,卡夫卡、奥威尔,甚至有人提到肖洛霍夫,一切在打上“阿尔巴尼亚文学”的名字后变得独树一帜。会因为这个国家在地缘政治上的特质+作者的人生轨迹而继续关注~
0 有用 树声浪角 2022-01-28 11:18:57
喜欢长城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