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希望从“接受政治”的角度,考察近代中国一些来自西方(包括日本)的所谓合法性知识是如何被生产出来以及如何传播的。如启蒙、新的性道德与生育理念,一些与西方现代性密切联系的关键概念像黑格尔、古腾堡、世界语等,它们是如何被“舍旧谋新”的各种传媒和知识精英在引介中具体化、在地化乃至符号化的;又是如何被清末民初的知识人阅读和使用的;这些富有新义或现代性含义的知识与符号又是怎样成为时人新的崇拜,被传递到不同空间中不那么精英的受众那里的;这些受众又如何对此加以接受转化,最终又产生了何样的派生意义与社会效果。
在线试读
:
作者简介 · · · · · ·
张仲民,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副教授。
目录 · · · · · ·
引论
一 “新名词入诗”
二 新名词之批评
三 捍卫新名词
四 表达与实践
五 新名词之运用
六 本书主旨
第一章 清季启蒙人士改造大众阅读文化的论述与实践
导言
一 前现代中国阅读文化管窥
二 新小说
三 改良戏曲
四 检讨
小结
第二章 “淫书”的社会史
导言
一 强种关怀
二 广告宣传
三 著译旨趣
四 译者与作者
五 支持者的表态
六 反对者的批评
七 梁启超的指责
小结
第三章 “黑格尔”的接受史
导言
一 译介黑格尔
二 哲学译著中的黑格尔
三 援用黑格尔
四 章太炎与黑格尔
小结
第四章 “古腾堡”的接受史
导言
一 古腾堡的西方形象
二 中西印刷术对比
三 发明古腾堡
四 中国印刷术与古腾堡
小结
第五章 世界语的接受史
导言
一 刘师培初倡世界语
二 刘章分歧
三 坐言起行
四 事随境迁
小结
第六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在地化
导言
一 出道
二 福湘女校事件
三 《湖南教育月刊》
四 求助名流
五 其他活动
六 接受及传播
小结
结语 种瓜得豆
一 “唯公言是听”
二 “亡国之媒”
三 “以学亡国”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一 “新名词入诗”
二 新名词之批评
三 捍卫新名词
四 表达与实践
五 新名词之运用
六 本书主旨
第一章 清季启蒙人士改造大众阅读文化的论述与实践
导言
一 前现代中国阅读文化管窥
二 新小说
三 改良戏曲
四 检讨
小结
第二章 “淫书”的社会史
导言
一 强种关怀
二 广告宣传
三 著译旨趣
四 译者与作者
五 支持者的表态
六 反对者的批评
七 梁启超的指责
小结
第三章 “黑格尔”的接受史
导言
一 译介黑格尔
二 哲学译著中的黑格尔
三 援用黑格尔
四 章太炎与黑格尔
小结
第四章 “古腾堡”的接受史
导言
一 古腾堡的西方形象
二 中西印刷术对比
三 发明古腾堡
四 中国印刷术与古腾堡
小结
第五章 世界语的接受史
导言
一 刘师培初倡世界语
二 刘章分歧
三 坐言起行
四 事随境迁
小结
第六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在地化
导言
一 出道
二 福湘女校事件
三 《湖南教育月刊》
四 求助名流
五 其他活动
六 接受及传播
小结
结语 种瓜得豆
一 “唯公言是听”
二 “亡国之媒”
三 “以学亡国”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简言之,清末文化市场上出版的这些译自日本的生殖医学书籍,尽管难逃“淫书”与商业操弄的嫌疑,亦难以避免被滥用的情况,但它们也鲜明体现出一种新的性文化及阅读文化之建构态势,以及翻译出版、商业、政治之间的互相勾连利用情形。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八 小结 -
罗伯特·达恩顿(Rober Darnton)曾在《启蒙运动的生意》一书中指出:法国启蒙运动的《百科全书》既存在于哲学家的沉思中,也存在于出版商的投机中;正是凭借出版商的投资与长袖善舞,并依赖金钱和权力的结合,《百科全书》才成功进入法国社会,并越过法国国界,在欧洲产生极大影响,开创了一个启蒙与民族主义的时代。清末出版的这些生殖医学书籍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意义,自然无法与《百科全书》对法国及欧洲的影响相提并论,但这些书籍亦有其重要作用和象征意义。同样是与商业运作纠缠在一起,这些生殖医学书籍依靠商家的包装、宣传、经销,成为时人新的知识资源与文化资本,对当时的身体观、生育观、性文化影响匪浅,开启了以后更大规模讨论的先河。五四时期兴起的“新性道德”论述,包括张竞生的许多主张、民国时期的节育运动、中国大陆的计划生育政策,类似表达都在清末出版的生殖医学书籍中有所揭橥。或可说,清末出版的这些生殖医学书籍实际上是民国时期乃至今日“新性道德”、“新性文化”建构的滥觞。它们还可能奠定了以后中国性医学、生殖医学研究的基础,自然值得相关的研究者重视。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鸣沙(共12册),
这套丛书还有
《荣禄与晚清政局》《国文的创生》《煮海成聚》《猛将还乡》《近代日记中的公务与私情》
等
。
喜欢读"种瓜得豆"的人也喜欢 · · · · · ·
种瓜得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种瓜得豆》读书随笔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一则信息从信源经过信道,最终到达受众一端,受众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带有主观能动性的解读,进而产生反馈回馈到信源,一个完整的传播流程才算最终完成。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能够看到张仲民在本书中一个核心思想的可贵之处:过往对新名词、新思想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籍史和阅读史 (什么粥)
- 购书 (jakdan)
- 2023年人文社科新书 (蒹木)
- 我的书架之史学类书籍 (巴洛克)
- 出版史 印刷史 书物史 阅读史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7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种瓜得豆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中关村村花🌸 2021-07-13 12:30:47
修订版 引论和结语做了大幅修改 正文章节经过微调之后也显得更连贯统一了。从新名词涌现起笔 到盲目崇新亡国而终 首尾呼应贯穿“种瓜得豆”的主题。所谓“种瓜得豆” 就是预期行为的非预期效应 也即是接受史想要捕捉描摹的方向 真的不好写 从张老师耙梳了多少史料里就能看出来了
0 有用 梼杌 2022-01-29 23:25:50
前言和结语挺有启发,专题性质的近代书籍史研究,引文多、叙述多而论析稍少,古腾堡、世界语和舒新城等几章,挺有意思。
2 有用 小修@ 2022-03-22 20:33:37
阅读史
1 有用 起心动念之间 2022-11-17 20:49:40 甘肃
跟智莹聊,果然她眼光不差!
0 有用 思想的苇草 2022-06-01 13:07:40
通过对近代几个阅读史文化史的相关进行研究,清末民初精英在遭遇近代传媒以后如何应对与利用,知识精英对很多舶来品的利用与宣传在发展中都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正如标题所言的种瓜得豆,张老师文献搜集能力及问题意识很棒,最爱古腾堡那篇
0 有用 yechy 2023-05-11 17:42:41 福建
视角与方法
0 有用 如是我愿 2023-05-07 21:08:04 江苏
阅读接受及其如何在地和转化。
0 有用 勃立二象性 2023-03-03 18:38:57 上海
从淫X、翻译、印刷几个方面科普的,但基本是资料的堆砌,且作者本人有很强的倾向性(古登堡挺明显的)
0 有用 暗黑力量大师球 2023-02-07 18:14:21 四川
作者做得还是很辛苦。
0 有用 Douglas 2022-12-28 12:58:12 江苏
一楼的书评较为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