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韦恩·A·威甘德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译者: 谢欢 / 谢天
出版年: 2021-6
页数: 345
定价: 9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图书馆学译丛
ISBN: 9787501368426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译者: 谢欢 / 谢天
出版年: 2021-6
页数: 345
定价: 9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图书馆学译丛
ISBN: 9787501368426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我最不得不爱的图书✌?
- 图书馆(史) (Baguette)
- 临时 (懒残僧)
- 新 (戏梦人)
- Book (qdsxinye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美国公共图书馆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小楚 2024-01-26 16:13:38 湖北
题目的精髓“part of our lives”居然被丢弃了,不应该,减一分。但是内容翻译的还是通顺的。作者写的真好,从自下而上的民众视角,以时间演进的维度展开分析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历史变迁,作为公民社会的产物,图书馆在美国发展崛起中其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不仅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还承担着建构社区共同体的职责,是社会的粘合剂等等,当然这个过程其实充满波折。相较而言,我们的图书馆建设实在是有相当一段的... 题目的精髓“part of our lives”居然被丢弃了,不应该,减一分。但是内容翻译的还是通顺的。作者写的真好,从自下而上的民众视角,以时间演进的维度展开分析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历史变迁,作为公民社会的产物,图书馆在美国发展崛起中其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不仅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还承担着建构社区共同体的职责,是社会的粘合剂等等,当然这个过程其实充满波折。相较而言,我们的图书馆建设实在是有相当一段的路要走。 (展开)
1 有用 萧奉 2021-11-08 10:32:46
一部关于民主与自由的图书馆战争史。
1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22-11-15 20:53:49 江苏
美国图书馆史领域的殿堂级学者威甘德的一部代表性论著。中文版书名“美国公共图书馆史”,实际上多少窄化了本书的内容丰富性与读者范围。本书尽管写的是美国公共图书馆数百年间的演化变迁史,但作者的写法,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自下而上式的社会文化史写法。他凭借图书馆年报、媒体报道、档案、回忆录等社会史层面的多元史料,为读者勾勒出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在大众阅读推广、身份认同塑造、多元族群共存与公共文化培育等方面的独特... 美国图书馆史领域的殿堂级学者威甘德的一部代表性论著。中文版书名“美国公共图书馆史”,实际上多少窄化了本书的内容丰富性与读者范围。本书尽管写的是美国公共图书馆数百年间的演化变迁史,但作者的写法,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自下而上式的社会文化史写法。他凭借图书馆年报、媒体报道、档案、回忆录等社会史层面的多元史料,为读者勾勒出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在大众阅读推广、身份认同塑造、多元族群共存与公共文化培育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与发展历程。正基于此,本书其实并不仅仅适合于图书馆与图书馆史相关专业的研究者与读者阅读,也广泛适用于对美国公共文化、社会文化与阅读文化史感兴趣的相关读者。值得大力推荐。 (展开)
0 有用 绛浅 2022-05-22 17:38:31
首先,为啥要去掉part of our lives的主标题,还有副标题的“a people's hostory”,它们是本书的灵魂线索,出版方在想啥……写作方面,大佬就是大佬,史料翔实,文笔生动。以底层视角重述美国公共图书馆史,来探讨为何公共图书馆是美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探讨其作为公共空间所承担的“美国精神”。索引做得很棒,按中文拼音进行了重新排序,这好像很少见?此外,译者对一些专业词汇的把握还是... 首先,为啥要去掉part of our lives的主标题,还有副标题的“a people's hostory”,它们是本书的灵魂线索,出版方在想啥……写作方面,大佬就是大佬,史料翔实,文笔生动。以底层视角重述美国公共图书馆史,来探讨为何公共图书馆是美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探讨其作为公共空间所承担的“美国精神”。索引做得很棒,按中文拼音进行了重新排序,这好像很少见?此外,译者对一些专业词汇的把握还是有些疏漏。比如图书馆协会制订的xx bill,不具有法律效力只具有行业规范作用的文件怎么能被翻译为“法案”呢? (展开)
0 有用 AlanTuring 2022-07-16 06:57:18
对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可得性&覆盖性,深为震撼。每个town都有自己的图书馆,free办卡借阅。 美国人民热爱公共图书馆的主要原因: 1 有用的知识 2 促进阅读 3 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