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抑郁已严重影响着国人的心理健康,抑郁问题已在国家层面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本书的问世正逢其时,有助于为大众科普抑郁防治知识,改善全民心理健康状况。抑郁与自我否定与自我放弃相关,而这两者均与一个人在自已的原生家庭里父母对他的否定和放弃有关。原生家庭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以及今后的人生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抑郁情绪的产生与自我否定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放弃密切相关。因此,要想理解抑郁心理、进行有效的危机干预,就不能不讨论一个人的原生家庭。作者以家庭动力为主线,辅之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抑郁的察觉与诊断、抑郁的成因、抑郁者的自助与他助、个体与团体的心理危机干预及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对特殊抑郁人群(包括青少年、孕产妇、高压力职业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与论述。此外,本书还针对心理咨询以及精神障碍诊断与治疗所涉及的职业伦理与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讨论。
喜欢读"好想爱这个世界: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走出抑郁的阴霾"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好想爱这个世界: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走出抑郁的阴霾"的人也喜欢 · · · · · ·
好想爱这个世界: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走出抑郁的阴霾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郁抑是一种基本情绪,但是郁抑不≠郁抑症
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在她背后的阳台上,有个女孩翻过栏杆一跃而下。听到动静的女孩回头发现是姐姐出事了,惊恐地大喊着:“妈妈,妈妈。”房间里的父母走出来后发现是大女儿跳楼了,顿时整个家都乱作一团。 这一幕悲剧出自一部育儿题材的电视剧,改...
(展开)
>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走着书店有个猫窝 (六安猫)
- 心理学2.0 (收藏书)
- 书单|情绪 (进化的Allen)
- 书单|儿童青少年抑郁症 (空悠悠书局)
- 抑郁症的解决之道 (自由心光)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好想爱这个世界: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走出抑郁的阴霾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楚汐思读绘 2021-08-19 18:51:25
聚焦于抑郁和抑郁症这个主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让我们意识到抑郁并不是多大的事儿,它不过是一种被压抑的情绪,只要我们能放松心情,尝试去接纳并与之和解,就能有效舒缓抑郁的情绪。 而关于抑郁症患者的成因、症状、可能导致自杀的后果,以及如何治疗等建议,作者也巨细无遗地写在书里。可以说是既从概念上让我们彻底厘清了抑郁和抑郁症的区别,更是给出了许多颇有建设性的方法。 倘若此刻的你或是身边人也正深受抑郁... 聚焦于抑郁和抑郁症这个主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让我们意识到抑郁并不是多大的事儿,它不过是一种被压抑的情绪,只要我们能放松心情,尝试去接纳并与之和解,就能有效舒缓抑郁的情绪。 而关于抑郁症患者的成因、症状、可能导致自杀的后果,以及如何治疗等建议,作者也巨细无遗地写在书里。可以说是既从概念上让我们彻底厘清了抑郁和抑郁症的区别,更是给出了许多颇有建设性的方法。 倘若此刻的你或是身边人也正深受抑郁的困扰,那不妨花点时间读一读这本书,诚如作者所言: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走出抑郁的阴霾,你的世界会重新填满色彩。 (展开)
0 有用 🌸🥰 2023-01-18 20:23:54 广东
很系统,感觉可以作为入门来读。在这之前为了写一篇哀伤主题的论文看了好多哀伤的文献,通过阅读这本书,把之前看的好多都串起来。三个小时读完感觉收获满满。
1 有用 自有我在 2021-07-30 12:14:56
抑郁症并不可怕,他只是万千疾病中的一种,他只是当前的一种心理状态,让全社会,特别是身边最亲近的人给他们以温柔的关爱、坚强的信心和最有效的陪伴,相信他们总有一天能走出抑郁的阴霾。
1 有用 雨果晴天 2021-08-27 22:27:07
作者通过研究发现,抑郁与自我否定有关,而自杀与自我放弃有关,而自我否定与自我放弃均与一个人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父母对他的否定和放弃有关,因此这本书告诉我们怎样干预抑郁与自杀的心理,为我们科普了抑郁的防治知识。
0 有用 怦怦慌慌 2023-07-01 13:18:10 湖南
显然这个女孩子的抑郁和她的自杀念头都与爸爸有关系。在前面我们曾经说过,我们的一半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如果我们对爸爸或者对妈妈产生了恨意,在仇恨他们的同时,恐怕我们也会仇恨自己。当我们仇恨自己的时候,恐怕我们的情绪就会陷入抑郁的状态,甚至会有想结束自己生命的冲动。 然后我问她:“你觉得你们家里最该抑郁的是谁呢?”她说:“应该是我妈妈。”我说:“你现在都已经抑郁了,那你妈妈还敢抑郁吗?”她回答说... 显然这个女孩子的抑郁和她的自杀念头都与爸爸有关系。在前面我们曾经说过,我们的一半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如果我们对爸爸或者对妈妈产生了恨意,在仇恨他们的同时,恐怕我们也会仇恨自己。当我们仇恨自己的时候,恐怕我们的情绪就会陷入抑郁的状态,甚至会有想结束自己生命的冲动。 然后我问她:“你觉得你们家里最该抑郁的是谁呢?”她说:“应该是我妈妈。”我说:“你现在都已经抑郁了,那你妈妈还敢抑郁吗?”她回答说:“恐怕不敢,因为她要治疗我的抑郁。”我于是说:“你看,妈妈没有抑郁,你替妈妈抑郁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是你用你的抑郁来拯救妈妈。” 当我这么说的时候,她愣了一下,然后想了大概有30秒的时间,然后她告诉我她还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