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全球碳中和治理的进程及中国碳中和路线图 _ 001
第一节 碳中和的由来以及全球气候治理的进展 _ 003
第二节 中国的碳减排进程、碳中和挑战及战略意义 _ 011
第三节 中国实现碳中和的路线图 _ 024
第二章 企业低碳发展的通用指引:六步走 _ 047
第一节 企业低碳发展的通用“六步” _ 049
·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全球碳中和治理的进程及中国碳中和路线图 _ 001
第一节 碳中和的由来以及全球气候治理的进展 _ 003
第二节 中国的碳减排进程、碳中和挑战及战略意义 _ 011
第三节 中国实现碳中和的路线图 _ 024
第二章 企业低碳发展的通用指引:六步走 _ 047
第一节 企业低碳发展的通用“六步” _ 049
第二节 碳排放基线盘查方法 _ 060
第三章 能源行业:推动电力结构向清洁能源转变 _ 067
第一节 整体情况:全球与中国能源行业碳中和发展实践 _ 069
第二节 抓准能源行业的“牛鼻子”——中国电力行业碳中和
第四章 重工业:钢铁减排聚焦能源替换、 能效提升及工艺升级 _ 109
第一节 工业碳排放组成及减排挑战:聚焦钢铁行业 _ 111
第二节 钢铁行业政策现状及碳中和举措 _ 120
第五章 汽车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 联合上下游产业链减排 _ 135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业减排的必要性 _ 137
第二节 全球汽车行业减排目标 _ 142
第三节 汽车行业减排特点及举措 _ 148
第六章 建筑行业:创新发展模式, 全链路打造绿色低碳建筑 _ 169
第一节 建筑行业低碳绿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_ 171
第二节 建筑行业低碳绿色发展趋势及领先实践 _ 184
第三节 中国建筑行业低碳绿色发展路径“四部曲” _ 198
第七章 消费品行业:引领可持续发展趋势, 助力产业链碳中和 _ 207
第一节 碳中和对国内消费品企业的战略意义 _ 209
第二节 国际消费品龙头企业的碳中和发展进程 _ 214
第三节 国内消费品企业的碳中和转型之路 _ 216
第八章 互联网高科技行业:推动运营减排, 科技赋能生态碳中和 _ 233
第一节 “危”“机”四伏:碳中和时代,互联网高科技行业 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_ 235
第二节 国内外领先的互联网高科技企业碳中和发展实践 _ 243
第三节 “小我”与“大我”的和谐统一:中国科技企业可用 “三步走”战略引领零碳发展 _ 273
第九章 金融行业:完善绿色金融能力, 驱动全产业的碳中和转型 _ 289
第一节 绿色金融的战略意义及发展现状 _ 291
第二节 绿色金融体系的搭建和完善建议 _ 297
第三节 金融机构所需的绿色金融能力 _ 308
第十章 举全社会之力推动碳中和, 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_ 323
第一节 个人的碳足迹和碳排放状况 _ 325
第二节 个人如何实践低碳的生活方式 _ 337
第三节 全民动员参与碳减排,举全社会之力推动碳中和 _ 345
致谢 _ 349
· · · · · · (
收起)
1 有用 www酱崽 2022-01-24 16:53:04
迎合中国碳中和、碳达峰的政策要求,简述了如何在政策驱动之下,七大行业如何制定相应的策略以寻求可变之道。这本书优点是可以概览了聚焦的行业全景,同时借助了一些头部公司的案例让解决方案更加通俗易懂。缺点也很明显,七大行业的解决方案都是一个逻辑架构,1)针对政策方针梳理公司战略目标及愿景 2)找准重点领域,制定行动方案 3)生产运营材料的能源转型,自身运营减低碳排放(绿色建筑,碳税)和供应链上下游采购标准... 迎合中国碳中和、碳达峰的政策要求,简述了如何在政策驱动之下,七大行业如何制定相应的策略以寻求可变之道。这本书优点是可以概览了聚焦的行业全景,同时借助了一些头部公司的案例让解决方案更加通俗易懂。缺点也很明显,七大行业的解决方案都是一个逻辑架构,1)针对政策方针梳理公司战略目标及愿景 2)找准重点领域,制定行动方案 3)生产运营材料的能源转型,自身运营减低碳排放(绿色建筑,碳税)和供应链上下游采购标准和管理等。大部分内容都漂浮在理论和调研信息收集层面,缺少BCG可执行的实际项目实践分享,方法论也比较浅显。 个人认为绿色金融一章更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使我对整个绿色金融创新体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展开)
0 有用 Elancer 2021-12-27 13:44:31
覆盖了碳中和范围
0 有用 Soo Yung 2022-05-10 19:09:49
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提出30年内达成1.5度温控,将400亿吨CO2减到零排放,设立政策框架等保障体系。碳排放来源: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和土地利用。目的:发展的可持续性,直接经济促进,和国家能源安全性。四大路线:能源结构转型(以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洁能源代替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化石燃料),模式升级(改变现有设备工艺的运作模式,采用创新工艺流程和现金能源技术推动节能减排),能效提升(工业交通建筑... 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提出30年内达成1.5度温控,将400亿吨CO2减到零排放,设立政策框架等保障体系。碳排放来源: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和土地利用。目的:发展的可持续性,直接经济促进,和国家能源安全性。四大路线:能源结构转型(以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洁能源代替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化石燃料),模式升级(改变现有设备工艺的运作模式,采用创新工艺流程和现金能源技术推动节能减排),能效提升(工业交通建筑领域),碳捕获与储存技术。五大部门: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和土地部门。企业开展碳排放基线:明确方法论、界定组织边界、明确覆盖温室气体种类、梳理相关活动、估算碳排放量。能源行业聚焦电力,重工业看钢铁,汽车看新能源,建筑看绿色低碳,消费品看可持续发展,互联网看运营减排科技赋能,金融看全产业绿色转型。SY (展开)
0 有用 青松雪影 2022-10-15 09:40:58 广东
2022
0 有用 焦虑制造 2022-12-07 17:49:28 北京
读下来,跟其他读本差别不大,全面系统,数据较新但多为BCG自己的数据。-咨询机构的优势发挥了 第四星给在全面和较新数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