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历史学与文献学的方法,叙述6—10世纪中国禅思想史的脉络与演变。作者综合禅门史料、石刻文献、传世文集和敦煌文书,从历史、思想、文化意义及影响三个维度,考证、叙述禅史关键的四个世纪中,禅宗及其思想的历史变化过程。在20世纪以来禅宗史研究的基础上,不仅修正了此前禅史研究的若干结论,而且对禅思想的内涵及其意义,提出若干与前人不同的新看法。
再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的创作者
· · · · · ·
-
葛兆光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1950年生于上海,198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何为中国:疆域、族群、文化与历史》等。
目录 · · · · · ·
仍在胡适的延长线上(代新版序)
——有关中古禅史研究之反思 1
导 论 关于中国禅思想史的研究 1
引 言 20世纪学术史中的禅思想史研究 1
节 禅思想史研究中的文献考证及评估 4
第二节 禅思想史的内在理路与外在走向 21
· · · · · · (更多)
——有关中古禅史研究之反思 1
导 论 关于中国禅思想史的研究 1
引 言 20世纪学术史中的禅思想史研究 1
节 禅思想史研究中的文献考证及评估 4
第二节 禅思想史的内在理路与外在走向 21
· · · · · · (更多)
仍在胡适的延长线上(代新版序)
——有关中古禅史研究之反思 1
导 论 关于中国禅思想史的研究 1
引 言 20世纪学术史中的禅思想史研究 1
节 禅思想史研究中的文献考证及评估 4
第二节 禅思想史的内在理路与外在走向 21
第三节 禅思想的历史阐释 40
章 从达摩到弘忍的时代 57
引 言 57
节 6—7世纪的禅史考察 59
一、6世纪北方的禅师与禅学 61
二、南方禅学的东西两支及其特点 75
三、达摩一系的自北而南 80
四、7世纪的东山法门与禅宗的崛起 87
第二节 南北文化交融与禅思想的成立 92
一、从“婆罗门外道”到“大乘佛法” 93
二、道信、弘忍时代的禅方法 102
三、从方法到思想 108
第三节 从印度禅到中国禅 119
一、宗教救赎的生活化与心灵化 122
二、宗教救赎与心灵超越 129
三、前期禅思想的未完成使命 134
第二章 7世纪末8世纪初禅宗的分化 143
引 言 143
节 7世纪末8世纪初禅门的分布 144
一、东山门下十大弟子 145
二、法如、老安、玄赜、神秀及其周边禅门 151
三、西蜀与东吴 159
四、惠能及其在大梵寺的开法 167
第二节 禅思想的分化与转型 174
一、念佛禅法 177
二、心为根本 184
三、本来无事 190
第三节 惠能禅思想的成立及其意味 198
一、《坛经》的问题 199
二、惠能禅思想的内在理路 203
三、终极境界与宗教生活 209
第三章 北宗禅再认识 217
节 北宗禅史实的重新梳理 218
一、盛、中唐之间南、北之争的延续 220
二、北宗禅的全盛期 226
三、北宗禅的逐渐衰退 231
第二节 北宗禅思想的重新审视 236
一、佛性与人心的悬隔 237
二、渐修与顿悟 247
三、清净与自然 255
第三节 北宗禅意义的重新评价 263
一、从禅思想的历史脉络中看北宗禅 264
二、从中国思想史中看北宗禅 272
三、北宗禅思想的重新阐释 278
第四章 重估荷泽宗 285
引 言 285
节 神会与荷泽宗的史实疏证 287
一、关于滑台大会 289
二、洛阳之行及天宝十二载的被逐 293
三、“香水钱”的问题 297
四、荷泽门下的地理分布及其影响的评估 301
五、荷泽宗的盛衰 307
第二节 荷泽宗思想理路中的新与旧 312
一、依何经典? 313
二、“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318
三、立无念为宗 323
四、顿、渐之间 328
第三节 荷泽宗在禅思想史转型期中的意义 336
一、昭示丕变 337
二、禅宗士大夫化的肇始 343
三、从清净无垢的禅到自然适意的禅 351
第五章 禅思想史的大变局 359
引 言 359
节 中唐南宗禅史实考辨 360
一、灯史马祖、石头两系分派之辩证 363
二、洪州门下各弟子的地位问题 372
三、洪州宗与荷泽宗关系试测 380
四、洪州宗与牛头宗 385
第二节 从“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 388
一、“即心即佛”说的渊源与传承 390
二、“即心即佛”说在理路上的缺陷 396
三、“非心非佛”说与中唐禅风巨变 402
第三节 南宗禅的后胜利及其他 410
一、南宗禅与文人士大夫生活情趣 411
二、文人士大夫对禅思想的选择 419
三、南宗禅的非宗教化 430
第六章 9—10世纪禅思想史的转型 437
引 言 进入所谓“五宗”时代 437
节 经典与真理:“不立文字”的传统如何坚持 440
第二节 不落空与不渗漏的“活句”:
禅宗借语言表现真理的新策略 446
第三节 是公案、是机锋也是诗歌:
当宗教信仰成为艺术游戏 455
结 语 晚唐五代禅宗的文人化和禅思想的文学化 461
附录 从《祖堂集》看8—10世纪初南宗禅的东传 463
主要征引文献 478
重要僧名及生卒年索引 489
199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初版后记 495
2008年版序 500
《再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10世纪》后记 503
· · · · · · (收起)
——有关中古禅史研究之反思 1
导 论 关于中国禅思想史的研究 1
引 言 20世纪学术史中的禅思想史研究 1
节 禅思想史研究中的文献考证及评估 4
第二节 禅思想史的内在理路与外在走向 21
第三节 禅思想的历史阐释 40
章 从达摩到弘忍的时代 57
引 言 57
节 6—7世纪的禅史考察 59
一、6世纪北方的禅师与禅学 61
二、南方禅学的东西两支及其特点 75
三、达摩一系的自北而南 80
四、7世纪的东山法门与禅宗的崛起 87
第二节 南北文化交融与禅思想的成立 92
一、从“婆罗门外道”到“大乘佛法” 93
二、道信、弘忍时代的禅方法 102
三、从方法到思想 108
第三节 从印度禅到中国禅 119
一、宗教救赎的生活化与心灵化 122
二、宗教救赎与心灵超越 129
三、前期禅思想的未完成使命 134
第二章 7世纪末8世纪初禅宗的分化 143
引 言 143
节 7世纪末8世纪初禅门的分布 144
一、东山门下十大弟子 145
二、法如、老安、玄赜、神秀及其周边禅门 151
三、西蜀与东吴 159
四、惠能及其在大梵寺的开法 167
第二节 禅思想的分化与转型 174
一、念佛禅法 177
二、心为根本 184
三、本来无事 190
第三节 惠能禅思想的成立及其意味 198
一、《坛经》的问题 199
二、惠能禅思想的内在理路 203
三、终极境界与宗教生活 209
第三章 北宗禅再认识 217
节 北宗禅史实的重新梳理 218
一、盛、中唐之间南、北之争的延续 220
二、北宗禅的全盛期 226
三、北宗禅的逐渐衰退 231
第二节 北宗禅思想的重新审视 236
一、佛性与人心的悬隔 237
二、渐修与顿悟 247
三、清净与自然 255
第三节 北宗禅意义的重新评价 263
一、从禅思想的历史脉络中看北宗禅 264
二、从中国思想史中看北宗禅 272
三、北宗禅思想的重新阐释 278
第四章 重估荷泽宗 285
引 言 285
节 神会与荷泽宗的史实疏证 287
一、关于滑台大会 289
二、洛阳之行及天宝十二载的被逐 293
三、“香水钱”的问题 297
四、荷泽门下的地理分布及其影响的评估 301
五、荷泽宗的盛衰 307
第二节 荷泽宗思想理路中的新与旧 312
一、依何经典? 313
二、“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318
三、立无念为宗 323
四、顿、渐之间 328
第三节 荷泽宗在禅思想史转型期中的意义 336
一、昭示丕变 337
二、禅宗士大夫化的肇始 343
三、从清净无垢的禅到自然适意的禅 351
第五章 禅思想史的大变局 359
引 言 359
节 中唐南宗禅史实考辨 360
一、灯史马祖、石头两系分派之辩证 363
二、洪州门下各弟子的地位问题 372
三、洪州宗与荷泽宗关系试测 380
四、洪州宗与牛头宗 385
第二节 从“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 388
一、“即心即佛”说的渊源与传承 390
二、“即心即佛”说在理路上的缺陷 396
三、“非心非佛”说与中唐禅风巨变 402
第三节 南宗禅的后胜利及其他 410
一、南宗禅与文人士大夫生活情趣 411
二、文人士大夫对禅思想的选择 419
三、南宗禅的非宗教化 430
第六章 9—10世纪禅思想史的转型 437
引 言 进入所谓“五宗”时代 437
节 经典与真理:“不立文字”的传统如何坚持 440
第二节 不落空与不渗漏的“活句”:
禅宗借语言表现真理的新策略 446
第三节 是公案、是机锋也是诗歌:
当宗教信仰成为艺术游戏 455
结 语 晚唐五代禅宗的文人化和禅思想的文学化 461
附录 从《祖堂集》看8—10世纪初南宗禅的东传 463
主要征引文献 478
重要僧名及生卒年索引 489
199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初版后记 495
2008年版序 500
《再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10世纪》后记 503
· · · · · · (收起)
喜欢读"再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再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再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一篇半摘抄半评论的文
我一直知道佛教的东西是相当博大精深的,在外面笼统地看也许并不是很难,但是刚刚要深入一点就觉得汪洋无边。所以没有慧根如我,就不奢望能够窥其奥妙了。但是貌似要看思想史儒释道三家是不能太过偏废的。般若三宗,唯识法相,华严、天台这些对于我来说都太复杂了,而且...
(展开)
比迷信更可怕的是盲信
比迷信更可怕的是盲信,这本书是在介绍禅宗的历史,同时也是可以让读者有一个反思,如何摆脱“人云亦云”的处境。特别是很多文化、宗教的思想都是慢慢的,碎片化的渗透进我们的价值观体系。很容易产生一些根基不太牢固的相信,但“相信”这事很有意思的特点就是,一旦建立,就...
(展开)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9.0分 228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8.1分 119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024)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购书预备役 (務-虛-眞-人)
- 评分可能虚高书籍(一) (无心恋战)
- 旧书新版 (名字写在水上)
- 我的书架之哲学、思想类书籍 (巴洛克)
- 北山听雪(菩萨清凉月) (萨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33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再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朱颐钊 2022-05-04 16:06:10
圆满完成了以思想史作为方法接近禅宗流变的任务。以相对中立的学者立场做学术上的研究与考察,对于一个信仰来说,其意义是何其重要与不可或缺,绝非靠《传灯录》《高僧传》可以取代。
15 有用 Willionvii 2022-05-11 13:17:13
功底着实深厚,我特别喜欢这个导言,把思想史的立场和见地都说得非常明确了,佛教的确难度颇大,我也不指望一本就让我全都懂了。很是奇怪,这本书竟然一点道教都没提到,玄宗时期佛道难道交锋互动都没留下思想史上的印迹吗。
1 有用 仙林野人 2022-10-07 19:04:45 江苏
“(北宗禪)就既維持了宗教信仰的存在與作用,又給予信仰者心靈以自由權與主動權;既守衛了佛教思想的最後防綫,又溝通了老莊道家思想甚至儒家思想。這種理性主義的心性論、修行法及境界觀,實際上與中國古代思想世界普遍認可的一般觀念有相當的兼容性,也極容易爲上層文人士大夫所接受。所以,這種思想儘管可能不如南宗禪那麽有鲜明風格,也可能不如南宗禪那麽會風靡一時,但是它卻極易在不知不覺中滲入主流思潮之中,成爲人們行... “(北宗禪)就既維持了宗教信仰的存在與作用,又給予信仰者心靈以自由權與主動權;既守衛了佛教思想的最後防綫,又溝通了老莊道家思想甚至儒家思想。這種理性主義的心性論、修行法及境界觀,實際上與中國古代思想世界普遍認可的一般觀念有相當的兼容性,也極容易爲上層文人士大夫所接受。所以,這種思想儘管可能不如南宗禪那麽有鲜明風格,也可能不如南宗禪那麽會風靡一時,但是它卻極易在不知不覺中滲入主流思潮之中,成爲人們行爲的指南,而那些令人一時新鮮得膛目結舌的思想,卻有可能如風過耳或成爲異端,反不易影響實際人生。” (展开)
0 有用 Ibrahimaht 2024-02-14 23:36:29 甘肃
《大般涅槃经·狮子吼品》中云:心非佛性,心是无常,佛性是常。但只要从佛性观念说开去,不管以大日为喻,还是以虚空作喻,照之此心,此心难免为二。换言之,觅佛性犹如辨善恶、畏生死,故难逃万劫。不如直接承认此心之种种无高下、无远近、无净无垢乃至无有差别,佛性反而悠游不住、遍周法界而从容智慧,马祖之“即心即佛”也。以前没这么大胆的,因为实践此一宗旨定会大违“戒律”或者最基本的道德。然而首先,人会把什么都玩儿... 《大般涅槃经·狮子吼品》中云:心非佛性,心是无常,佛性是常。但只要从佛性观念说开去,不管以大日为喻,还是以虚空作喻,照之此心,此心难免为二。换言之,觅佛性犹如辨善恶、畏生死,故难逃万劫。不如直接承认此心之种种无高下、无远近、无净无垢乃至无有差别,佛性反而悠游不住、遍周法界而从容智慧,马祖之“即心即佛”也。以前没这么大胆的,因为实践此一宗旨定会大违“戒律”或者最基本的道德。然而首先,人会把什么都玩儿坏,为邪恶找理由乃人之专长,“即心即佛”也不会幸免。二来,在思维中辨其流弊是现代学科培养的不自觉的通病,在实践中若像拉斯科尔尼科夫那样执着于“以理杀人”,一心登时为分别心,可见“即心即佛”本身无误,善心不住岂能住于恶心。阅读时,葛老师一步一步扎实的体悟令人感动,这样串联起来的思想史就很亲切了。 (展开)
11 有用 彭柬之 2022-04-19 18:28:03
总算拿到书了。看了新后记,这个“再”就三项:增加了一篇长文序言,替换了原来的附录;注释史料修订;文字润色。早知道会再增订,当初也不高价买增订本了。不过一时有一时的兴趣。
0 有用 唐猫 2024-11-07 16:39:04 北京
比同类书《世俗时代》好太多了,思路清晰,有文采也有点饶舌,只写到公元10世纪,不过之后的禅思想大概也跟晚唐五代差不多,不再有形而上的哲思,而只是玩一些语言游戏,做一些智力上的比拼,类似于古希腊的智者
0 有用 庑中荔 2024-10-25 18:40:21 湖北
禅宗史的细致爬梳,清理出许多被遮蔽的历史,推翻了许多先入为主的定论,综合利用传世灯录、出土文献与全唐文碑文,于纷繁的历史脉络中精准定位了早期五祖、北宗、菏泽宗、马祖的思想坐标,梳理出一条较清晰的发展轨迹。反线性叙述,反二元对立,更有启发的是对宗教立足的世俗化简单化与思辨化深刻化矛盾的思考。 就是喜欢车轱辘话来回说,太冗余了。另外对文人士大夫的思想取向的论述有矛盾之处,这里不详说了。
0 有用 珊瑚 2024-10-04 23:32:05 四川
有不少学者的考证印迹,对我这种普通读者,更看重思想脉络以及对文化的影响
0 有用 鹿砦 2024-09-07 16:05:43 浙江
是对86年《禅宗与中国文化》的进一步思考,95年出版,也一直协调禅宗自由超越精神的欣赏和责任丢失的批评,写法上依循历史考据、理路追寻、思想阐释的路子走,有新意,有观点。
0 有用 发条君G 2024-07-31 14:55:08 辽宁
以《般若》的“空”和道家的“无”,双剑合璧,消解了人性与佛性之间的分界线,凸显人性的合理及人心的自然,解除了修行之苦,使得俗人在佛陀面前,恢复了尊严和自信,也使得众生在生活之中,得到了愉悦和满足。所谓砍柴担水、吃饭穿衣、屙屎送尿、扬眉瞬目,都成了佛性的显现,这种以“平常心是道”为口号的禅思想,当然有其深刻的意义,但是,特别要提醒注意的是,它抹去人心与佛性的差异,使人心无所附丽,很容易一下子失去了追... 以《般若》的“空”和道家的“无”,双剑合璧,消解了人性与佛性之间的分界线,凸显人性的合理及人心的自然,解除了修行之苦,使得俗人在佛陀面前,恢复了尊严和自信,也使得众生在生活之中,得到了愉悦和满足。所谓砍柴担水、吃饭穿衣、屙屎送尿、扬眉瞬目,都成了佛性的显现,这种以“平常心是道”为口号的禅思想,当然有其深刻的意义,但是,特别要提醒注意的是,它抹去人心与佛性的差异,使人心无所附丽,很容易一下子失去了追寻的目标而陷入迷茫,或者一下子解开了思想的约束而流于狂放,同时也自动放弃了佛教制约和指引众生的权力。所以,它虽然使得世俗世界都变成了佛陀境界,但也使得佛陀境界化为世俗世界。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