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Warum es die Welt nicht gibt
译者: 王熙 / 张振华
出版年: 2021-12-1
页数: 209
定价: 60.00
装帧: 精装
丛书: 未来哲学丛书
ISBN: 9787100198349
内容简介 · · · · · ·
当代著名哲学家经典力作。
本书作者马库斯•加布里尔28岁即成为波恩大学讲席教授,是德国有史以来年轻的哲学教授,也是当代哲学新思潮“新实在论”的代表人物。本书德文版出版于2013年,从德文原文忠实译介而来,译文信实可靠、生动流畅,是国内读者了解这一哲学思潮的不二之选。
趣味横生的大众普及作品。
本书虽然是一本纯哲学著作,介绍的是当代学术思潮,但作者一改此前哲学著作和论文长篇大论、枯燥乏味的写作方式,文字浅白生动,叙述娓娓道来。作者极善于拿生活中的事例来举例,并大量借用小说、电影、电视等当代媒介的例子,将艰深的理论融于生活的日常,既不失深刻又妙趣横生。
内容简介
本书是波恩大学教授马库斯•加布里尔的一部大众哲学普及著作,作者从哲学史和日常经验入手,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他所创建并发展起来的“新实在论”哲学。作者指出,本书是严格地反对形而上学的。他所认为的“形而...
当代著名哲学家经典力作。
本书作者马库斯•加布里尔28岁即成为波恩大学讲席教授,是德国有史以来年轻的哲学教授,也是当代哲学新思潮“新实在论”的代表人物。本书德文版出版于2013年,从德文原文忠实译介而来,译文信实可靠、生动流畅,是国内读者了解这一哲学思潮的不二之选。
趣味横生的大众普及作品。
本书虽然是一本纯哲学著作,介绍的是当代学术思潮,但作者一改此前哲学著作和论文长篇大论、枯燥乏味的写作方式,文字浅白生动,叙述娓娓道来。作者极善于拿生活中的事例来举例,并大量借用小说、电影、电视等当代媒介的例子,将艰深的理论融于生活的日常,既不失深刻又妙趣横生。
内容简介
本书是波恩大学教授马库斯•加布里尔的一部大众哲学普及著作,作者从哲学史和日常经验入手,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他所创建并发展起来的“新实在论”哲学。作者指出,本书是严格地反对形而上学的。他所认为的“形而上学”,指的是所有试图从一个原则、一门科学中推导出一种整体世界图景的尝试。正因此,“世界”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现实事物于其中显现的各种意义场,以及存在于这些意义场中的自在的、现实的事物。
为什么世界不存在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到目前为止,马库斯·加布里埃尔最为英语世界所熟知的形象估计还是德国观念论的一位杰出阐释者,由他和齐泽克合著的《神话,疯狂与笑声》(Mythology,Madness, and Laughter: Subjectivity in German Idealism, 2009)便是一部属于这一领域的精彩作品。而他2013年出版的《先验本体论》(Transcendental Ontology: Essays in German Idealism, 2013)则是另一部以德国观念论为跳板的研究作品,在其中加布里埃尔更加关注前沿学术。在他的祖国,他最受人欢迎的书籍是畅销书《为何世界不存在》(Warum es die Welt nicht gibt,2013)。这本书使他成为了或许是彼得·斯洛特戴克之后德国公众关注度最高的一位哲学家。
目录 · · · · · ·
中文版前言
导言 重新思考哲学
第一章 世界,它究竟是什么?
第二章 什么是存在?
第三章 为什么世界不存在
第四章 自然科学的世界图景
第五章 宗教的意义
第六章 艺术的意义
尾声 电视
术语表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If we want to find out what it all means we must first of all not forget what we believe we know, and begin afresh.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页 -
克尔凯郭尔写道,精神与我们自身相对待。而我们观察与看待自己的方式揭示了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生存是一种我们与自身相对待的方式,这种方式并非时都被我们意识到。精神是建立并维持一种自身关系。此外,我们的自身关系总同时还是我们与他者的关系的一部分。对他者的开放因此是可能的,因为我们对我们自身而言就已经是一个陌生人。 因此,自精神分析在20世纪取得了重大理论成就以来,每一位精神分析学家都知道,我们对于他人的态度总是由我们的自身关系所共同决定的,反之亦然。我们总是一如我们对待自身那样来对待他者,我们也总是在与他者的共同生活中、在多样的人际关系中实现自己理想的自我形象,但也包括我们的不安。我们不仅理想化我们的同伴,也丑化他们或者假定他们拥有实际上并没有的看法,因为我们将他们当作我们的自身关系的投影,而这一点永远无法完全得到克服。不过也正是因此,我们才得以从他者身上体会到自已究竟是谁,因为我们人格中的一大部分能从我们对待他人的态度中,以陌生化的形式向着我们自身反射回来。 克尔凯郭尔尽管没有使用例如无意识与移情这类精神分析概念,但在他分析第一种形式的绝望时已经十分接近后者了:自身拥有忽视自己的能力。当自身发现自己后,它可以试图抓住自己并阻断其动力学,也可以试图放开自己并一再地修正自己。我们每个人都知晓罹患三种致死的疾病形式的人格,我们自己也明白其动机。有时我们试图忽视自身、疏远我们的精神。有时我们试图为自己盖棺论定,而有时我们修正自己、重整人生。 克尔凯郭尔的分析对我们此处所言的重要之处在于,他指出了精神以如此这般的方式与自身相对待,即我们总是明白我们有可能改变自己。我们有可能成为另一个人。因此我们才总是拿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并时常思考哪一种生活形式对我们来说才是真正合适的。也正是在此,克尔凯郭尔提出了他所理解的上帝概念。他将“上帝”定义为这样一个事实:“一切都是可能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宗教的意义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为什么世界不存在"的人也喜欢 · · · · · ·
为什么世界不存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为什么世界不存在》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为什么世界不存在》中文版前言 | 来自敎貟 | 2022-01-19 08:45:4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Polity (2015)8.3分 62人读过
-
Ullstein Hardcover (2013)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講談社 (2018)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JC Lattès (2014)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44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为什么世界不存在的评论:
feed: rss 2.0
11 有用 Ludwigsama 2022-06-07 15:07:57
和本体论转向那批人基本是一个路子:重要的不是存在,而是存在模式;存在不会是单义的,而必定是多义的(存在总是在意义场中存在,而后者总是复多的,不存在一个终极的包罗万象的意义场);世界作为整体并不存在,因为存在的只是无数的局部区域,无数的“语境”。于是加布里埃尔自然去拥抱了一种有关“多元性”的“民主政治”:但这真的所谓“后现代思想家”拉开距离了吗?难道加布里埃尔不就是一个更加彻底的利奥塔吗:利奥塔说没... 和本体论转向那批人基本是一个路子:重要的不是存在,而是存在模式;存在不会是单义的,而必定是多义的(存在总是在意义场中存在,而后者总是复多的,不存在一个终极的包罗万象的意义场);世界作为整体并不存在,因为存在的只是无数的局部区域,无数的“语境”。于是加布里埃尔自然去拥抱了一种有关“多元性”的“民主政治”:但这真的所谓“后现代思想家”拉开距离了吗?难道加布里埃尔不就是一个更加彻底的利奥塔吗:利奥塔说没有大叙事,只有应该被尊重的多重小叙事;加布里埃尔说,没有大写的世界,只有众多的局部的意义场……而这恰恰是当今最为反动的说辞。 (展开)
7 有用 墓岛GRAVELAND 2022-02-01 16:48:11
“世界不存在”的论断实际上被拆解为“世界”(不同于宇宙)这一一切对象域的总域,包含无限多属性的超级对象或世界图景的不存在,除此之外一切物皆存在。存在——在加布里尔的意义上——是事物在意义场的显现,因此由于感觉的客观性,实在事物和人类主观建构物一切实在化之物在不同的意义场上“存在”。《为什么世界不存在》可以用结尾部分“电视”的技术隐喻形容,马库斯·加布里尔一全新的方式抛出了一个古老问题,他仍然在思考... “世界不存在”的论断实际上被拆解为“世界”(不同于宇宙)这一一切对象域的总域,包含无限多属性的超级对象或世界图景的不存在,除此之外一切物皆存在。存在——在加布里尔的意义上——是事物在意义场的显现,因此由于感觉的客观性,实在事物和人类主观建构物一切实在化之物在不同的意义场上“存在”。《为什么世界不存在》可以用结尾部分“电视”的技术隐喻形容,马库斯·加布里尔一全新的方式抛出了一个古老问题,他仍然在思考如何超克形而上学与虚无主义,新实在论转向恢复了旧人文主义倾向,其写作风格有齐泽克的潜质。第四章对于克里普克,普特南等分析/心灵哲学的论述类似一个欧陆基底的Errol Morris,后者却对于任何私人主体性的不信任。 (展开)
10 有用 希古契 2022-03-23 16:37:07
没有想到读了好长时间才读完,写着是“大众普及作品”(不过的确是这样),但我读了的确很长时间,可能是我不行。关于里面提出和批判的很多东西,对我来说的确“耳目一新”之感,“存在=显现在一个意义场中”当然关于新实在论我认不认同,这个目前还不好说,但对我来说收获的确不小。我觉得该书作为“哲学入门”是挺合适的,比起国内另外一些所谓的那种“哲学读物”,都有点侮辱该书的意思。加布里尔的确行。
2 有用 咸鱼 2022-02-20 20:40:34
有点云里雾里的
6 有用 养鸡场客卿 2024-04-06 18:50:44 北京
从欧陆上讲,忽视了对内–外关系进行漫长探索的上世纪法国哲学,包括拓扑学对内–外关系的重写,把世界(作为总体的意义场)看成平面几何式的隐喻,非法地降低了所批判的总体性的难度;从分哲上讲,忽视了处理罗素悖论的多种策略,简单地从意义场的罗素悖论直接推导出世界不存在。下一步就需要看看加布里埃尔的德古老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