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寄生虫控制宿主的思想,万劫不复。
想象一个世界,寄生虫是化学战和伪装的大师,用宿主的身体伪装自己。
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寄生虫引导进化,那里的大多数物种都是寄生虫。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
从哥斯达黎加潮湿的丛林到苏丹南部恶臭的寄生虫避风港,齐默生动地展现了寄生虫如何改变 DNA、重新连接大脑、让男人更加不信任、让女人更加外向,以及将宿主变成活死人。
这本详尽而优雅的书将寄生虫带入了公开的环境,并揭示了它们可以教给我们的关于宇宙中最基本的生存策略的知识。
翻开这本书,了解地球头号掠食者,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寄生虫星球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美]卡尔•齐默(Carl Zimmer)
卡尔•齐默,《纽约时报》《自然史杂志》等专栏作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著有进化生物教材和14本科普读物。1994 年获埃弗里特•克拉克科学新闻奖,1997 年获美国生物科学学会媒体奖,2016年获得进化生物学学会颁发的古尔德奖,2019年获美国国家科学院传播奖。《纽约杂志》称他“可能是令全美尊敬的科普记者”。据他所知,世界上只有他的名字被同时用在了寄生虫和小行星上。
作者官方网站:https://carlzimmer.com/
译者简介:
姚向辉,人送外号BY叔,青年译者,译作有《血疫 : 埃博拉的故事》《血殇 : 埃博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生命,宇宙以及一切》《教父》《漫长的告别》等。
目录 · · · · · ·
初窥体内世界 / 001
第一章 大自然的不法分子
寄生虫如何被几乎所有人厌恶 / 019
第二章 未知土地
游过心脏,在毛虫体内战斗至死,以及寄生虫的其他冒险 / 047
· · · · · · (更多)
初窥体内世界 / 001
第一章 大自然的不法分子
寄生虫如何被几乎所有人厌恶 / 019
第二章 未知土地
游过心脏,在毛虫体内战斗至死,以及寄生虫的其他冒险 / 047
第三章 30年战争
寄生虫如何刺激、操纵和欺骗我们的免疫系统 / 087
第四章 真实的恐惧
寄生虫如何吸血、把宿主变成阉奴和改变自然平衡 / 117
第五章 向内的一大步
寄生虫霸权统治下的40亿年 / 163
第六章 从内而来的演化
孔雀的尾巴、物种起源和反抗演化法则的其他较量 / 209
第七章 两条腿的宿主
智人如何与体内的生物一起成长 / 249
第八章 如何在充满寄生虫的世界中生活
一个生病的星球及最新出现的寄生虫如何能成为疗法的一部分 / 281
后 记
我是怎么得到一种以我命名的绦虫的 / 319
致 谢 / 328
词汇表 / 330
注 释 / 332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When a fertilized egg tumbles down into the uterus and tries to implant itself, it encounters an army of macrophages and other immune cells. The new embryo doesn’t have the same proteins on its cells as its mother, which ought to trigger the immune cells to destroy it. The fetus faces the same troubles as a tapeworm or a blood fluke, and it evades its mother’s immune system in much the same way. The first cells that differentiate in a human embryo, known as trophoblasts, form a protective shield around the rest of its body. They fend off attacking immune cells and complement molecules, and they can send out signals that make the surrounding immune system sluggish. Strangely enough, there’s some evidence that these suppressing signals are made in the trophoblasts by some of the viruses that... (查看原文) -
寄生虫能在没有光线的迷宫中找到方向,能轻而易举地穿过皮肤和软骨,能毫发无损地游过胃这口熔炉。它们能把宿主身体里的几乎每一个器官变成栖息地,无论那是耳咽管、鳃、大脑、膀胱还是跟腱。它们能为了自己的舒适生活而改造宿主的部分身体。它们能以任何东西为食:血液、肠壁、肝脏、鼻涕。它们能命令宿主的身体给它们带来食物。 寄生虫学家需要耗费几年甚至几十年来解析这些适应现象。而无法只花上一个夏天跟踪一个猴群,或者给一群狼戴上无线电项圈。寄生虫生活在肉眼不可见的地方,寄生虫学家通常只能在杀死并解剖宿主后才能看见寄生虫的所作所为。这些光怪陆离的快照逐渐积累,终于成了一部自然历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未知土地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寄生虫星球"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寄生虫星球"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战斗细胞 9.1
-
- 复杂生命的起源 9.2
-
- 鸟类的行为 8.6
-
- 40亿年地球生命简史 9.2
-
- 海鸟的哭泣 9.2
-
- 生命大趋势 8.3
-
- 王立铭进化论讲义 8.8
-
- 你想飞吗,像鸟一样? 8.5
-
- 进击的病毒 8.8
-
- 传粉的力量 9.3
寄生虫星球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 条 )

如何在充满寄生虫的世界中生存。。。。
> 更多书评 3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Atria Books (2001)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
Arrow Books Ltd (2003)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Free Press (2000)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光文社 (2011)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所谓知识的另一种 (自娱者小五)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kindle 2 (甜賽)
- 选择性待购—4 (大雨中的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寄生虫星球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廖致君 2024-05-05 00:58:03 美国
震撼,大开眼界!大自然和生物学真是太有趣了!
3 有用 Aaron 2022-03-20 15:06:23
《寄生虫星球》让我们进入了一个大自然的世界,虽然寄生虫让人类有着天然的恐惧,当他们被放大进入人类的视野时,也会让人类感觉不适。但他们天然是一种生物,是地球的一份子,是比人类更能适应地球的一份子,它们天然有着在地球生存下去的权力和能力。阅读这一本《寄生虫星球》,来了解这一对于我们陌生的物种,学会对大自然要有着敬畏之心。
0 有用 shangdinizaina 2022-03-18 17:37:19
有趣的科普书
6 有用 rotweinflecke 2022-03-14 21:25:53
哥白尼把地球搬离了宇宙中心,于是我们不得不接受事实:我们生活在无尽虚空中的一颗水泡石子上。达尔文等生物学家做的事情与此类似,取消了人类在生物界中的特权宝座,就像生物学上的哥白尼主义。我们在生活中依然假装我们凌驾于其他动物之上,但我们知道我们不过是协同工作的细胞集合体,维持和谐秩序的不是天使,而是化学信号。假如一个生物体——例如寄生虫——能控制这些信号,那么它就能控制我们了。寄生虫冷冷地看着我们,把... 哥白尼把地球搬离了宇宙中心,于是我们不得不接受事实:我们生活在无尽虚空中的一颗水泡石子上。达尔文等生物学家做的事情与此类似,取消了人类在生物界中的特权宝座,就像生物学上的哥白尼主义。我们在生活中依然假装我们凌驾于其他动物之上,但我们知道我们不过是协同工作的细胞集合体,维持和谐秩序的不是天使,而是化学信号。假如一个生物体——例如寄生虫——能控制这些信号,那么它就能控制我们了。寄生虫冷冷地看着我们,把我们当作食物或载具。看着异形从电影演员的身体里破胸而出,它也揭穿了我们的伪装,我们其实不过是比较聪明的动物而已。扑向我们的是大自然本身,它让我们感到恐惧。 (展开)
15 有用 浪紫天涯 2022-02-22 13:28:52
中文版是2022年的新书,但在国外其实是2000年出版的,我本来还奇怪,难道是这个门类研究的人太少,为啥信息资料等多是九几年的。再有,我不确定这书能不能当成科普书,他没有明确的信息出处,多数是和相关专家咨询来的信息。但还是有几个点很吸引我,一是寄生虫可以改变宿主生理功能甚至行为方式,二是曾想要针对寄生虫研发疫苗,三是利用寄生虫进行生物防治以代替化学农药的使用,四是寄生虫可作为环境指示剂,不是常规以... 中文版是2022年的新书,但在国外其实是2000年出版的,我本来还奇怪,难道是这个门类研究的人太少,为啥信息资料等多是九几年的。再有,我不确定这书能不能当成科普书,他没有明确的信息出处,多数是和相关专家咨询来的信息。但还是有几个点很吸引我,一是寄生虫可以改变宿主生理功能甚至行为方式,二是曾想要针对寄生虫研发疫苗,三是利用寄生虫进行生物防治以代替化学农药的使用,四是寄生虫可作为环境指示剂,不是常规以为的糟糕的公共卫生指示,而是物种灭绝指示,观点还挺特别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