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后浪丨贵州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原作名: The Vital Question
译者: 严曦
出版年: 2020-11
页数: 336
定价: 84.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69103465
内容简介 · · · · · ·
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和生物化学学会奖得主全新力作
从生物能量学新探简单细菌一跃变成复杂真核细胞的内共生事件
追问40亿年间生命到底为何这样演化
◎ 编辑推荐
☆一次异乎寻常的偶然事件,
一段走向必然的演化路径
☆地球生命是否是宇宙中绝对孤立的存在?
星际间是否还在默默 推进其他演化试验?
☆从回顾式的历史描述,到可验证的科学预测,
一场不亚于又一次生物学革命的生命起源雄辩
◎ 内容简介
地球生命在地球形成约5亿年后就已出现,然而在这之后的20亿年内,生命一直停滞在简单的细菌水平。在大约20亿~15亿年前,一种拥有精细内部结构和空前能量代谢水平的复杂细胞一跃而出。这份复杂性遗传给了大树和蜜蜂,也遗传给了人类中的你和我。我们与蘑菇有着天壤之别,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又如此相似。从有性生殖到细胞衰老再到细胞凋亡,复杂生命共有的一套细胞特征在不同的物种间...
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和生物化学学会奖得主全新力作
从生物能量学新探简单细菌一跃变成复杂真核细胞的内共生事件
追问40亿年间生命到底为何这样演化
◎ 编辑推荐
☆一次异乎寻常的偶然事件,
一段走向必然的演化路径
☆地球生命是否是宇宙中绝对孤立的存在?
星际间是否还在默默 推进其他演化试验?
☆从回顾式的历史描述,到可验证的科学预测,
一场不亚于又一次生物学革命的生命起源雄辩
◎ 内容简介
地球生命在地球形成约5亿年后就已出现,然而在这之后的20亿年内,生命一直停滞在简单的细菌水平。在大约20亿~15亿年前,一种拥有精细内部结构和空前能量代谢水平的复杂细胞一跃而出。这份复杂性遗传给了大树和蜜蜂,也遗传给了人类中的你和我。我们与蘑菇有着天壤之别,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又如此相似。从有性生殖到细胞衰老再到细胞凋亡,复杂生命共有的一套细胞特征在不同的物种间有着惊人的相似程度。生命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在40亿年的漫长岁月中,从简单的细菌到令人敬畏的复杂生命,这样的演化飞跃事件为何只发生了一次?不得不承认,在生物学的核心地带,横亘着一个巨大的认知黑洞。
生命究竟为何沿着这么令人困惑的路径演化?生物化学家尼克·莱恩从生物能量角度,交给了我们一把有望解开生物起源之谜的钥匙。怪异的生物能量生产机制从各方面限制了细胞,而一次罕见的一个细菌入住到一个古菌体内的内共生事件,打破了这些限制,使得复杂细胞的演化成为可能。看似偶然发生的单次事件,却因为能量的约束而必经一种演化历程,许多最重要也最基础的生命特征,也由此可以通过基本的生物化学规律进行推断。我们在演化过程中取舍权衡生殖力和年轻时的健康,换来衰老和罹患疾病的代价。生命的起源、人类的健康乃至生死,都可以从能量角度重新发问。
◎ 媒体推荐
对生命起源令人叹为观止的追问。这本书让我折服。
──比尔·盖茨
近年来出版过的最深度、最有启发性的生命史著作。
──《经济学人》(Economist)
莱恩的理性推论如果是正确的,那将和哥白尼革命一样重要。
──彼得‧福布斯(Peter Forbes),《卫报》(Guardian)
一本大胆、雄辩式的、充满自信的作品……莱恩是很稀有的物种,一个可以用明晰、清楚的文字解说生物学中令人困惑的复杂性的科学家。
──亚当‧卢瑟福(Adam Rutherford),《观察者报》(Observer)
几乎快要成功地解开生命的演化之谜,这本书的深度可以对任何一个古老哲学家的大脑产生冲击。
──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泰晤士报》(The Times)
关于生命新理论的绝顶高超的综合。
──克莱夫‧库克森(Clive Cookson),《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创新科学的杰作。
──菲利普‧鲍尔(Philip Ball),《展望》(Prospect)
◎ 获奖信息
★入围前一百本“坪山自然博物图书奖”
★入选“21世纪年度好书(2020)终极书单”
★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作者简介 · · · · · ·
◎ 作者简介
尼克·莱恩(Nick Lane),演化生物学家,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他的研究方向为演化生物学与生物能量学,聚焦于生命的起源与复杂细胞的演化。他还是伦敦大学学院线粒体研究学会的创始成员,也是生命起源研究计划的项目领头人。2010年,他以《生命的跃升》荣获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尼克本人因为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上的卓越贡献,于2015年荣获英国生物化学学会奖。他不仅深耕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还孜孜不倦地参与公众科学普及。2016年,尼克因为在科学传播上的深入付出而荣获英国皇家学会迈克尔·法拉第奖章。
◎ 译者简介
严曦,科普作者,科幻作者,职业翻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2年发表科普系列《化学渗透》,是国内首批介绍尼克‧莱恩科学思想的科普作者之一。
目录 · · · · · ·
第一部 问 题
1 什么是生命? 19
2 什么是活着? 52
第二部 生命的起源
3 生命起源的能量 87
4 细胞的诞生 118
第三部 复杂性
5 复杂细胞的起源 151
6 性,以及死亡的起源 186
第四部 预 言
7 力量与荣耀 231
后 记 来自深海 271
术语表 281
致 谢 289
参考文献 297
图片来源 323
译后记 327
出版后记 330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We can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animals need oxygen (even though that is not always true), and have it, so oxygen is a common denominator. ...We tend to think of oxygen as wholesome and good, but in fac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rimordial biochemistry it is anything but: it is toxic and reactive. As oxygen levels rose, the textbook story goes, this dangerous gas put a heavy selection pressure on the whole microbial world. There are stark tales of the mass extinction to end them all – what Lynn Margulis termed the oxygen ‘holocaust’. (查看原文) -
Oxygen forced new relationships between cells – symbioses and endosymbioses, in which cells traded among and within themselves for the tools of survival.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复杂生命的起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复杂生命的起源"的人也喜欢 · · · · · ·
复杂生命的起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4 条 )
> 更多书评 34篇
论坛 · · · · · ·
超预期,读得累 | 来自Binder | 2023-01-08 18:38:45 | |
读到60页,发现完全读不懂啊,太专业了吧 | 来自李泽桐 | 6 回应 | 2022-08-25 09:53:42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限时抢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Profile Books (2015)9.2分 72人读过
-
貓頭鷹 (2016)8.7分 81人读过
-
W. W. Norton & Company (2015)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W. W. Norton & Company (2016)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 (无心恋战)
- 高评分kindle电子书 (人闲桂花落)
- 「后浪 · 生态与环境」 (后浪)
- 「后浪科学」 (后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复杂生命的起源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Adilmr 2021-01-19 10:30:59
翻译流畅,说服力强,是不可多得的科普读物,基本让我理清了对生命起源的困惑,提前预定了我的年度阅读十佳。高中时期对生物学很感兴趣,但也只是被我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对待,如果能在那时接触到这本书,想必会对这门科学有不一样的感触。
41 有用 简不易 2020-11-06 09:10:14
莱恩从能量角度对生命起源之谜的全场景细节推理令人叹服,比《生命的跃升》更深入。作为外行读者,我无法领会诸多细节,但非常欣赏生命的复杂性起源于两个原核生物嵌入式“内共生”的亲密关系,这种“合作而非竞争的策略”启动了复杂的进化之路,也应该成为我们世界观的基础。
101 有用 Δ 2020-11-05 09:54:39
如果“生命不过是一个电子寻找归宿的过程”,那么爱情或许就是电子的星际穿越吧。
4 有用 海遊館 2020-12-03 14:44:09
简体版重读。这些年来自己整合的信息让重读体验非常流畅,加上专业的翻译和译注,简体版是绝对的阅读享受,沉浸于使用智力与洞见迭代的快感中。
4 有用 克拉克的帆 2021-01-05 23:43:43
对生命如何诞生的探讨,虽然术语很多,但也有很多诗意的描写。整本书极大的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感慨这个世界的神奇。借用作者一句话:死亡就是电子流和质子流的终止,是膜电位的停息,是从未间断的氧化还原火焰最终归于熄灭。如果说,生命不过就是一个电子寻找归宿的过程,那么死亡就是电子终于可以安息之时。
0 有用 Chrissy*嘿淡定 2023-02-03 21:53:33 重庆
一边听着久石让的钢琴曲一边完成最后一个章节的阅读~我一个文科生学渣在化学生物知识储备极度缺乏的前提下~啃完了这本书~并且由衷的从这本书中找到了乐趣~作者已经尽可能的用最浅显易懂的叙述方式给读者们解释着生命的起源和人类自身的健康与生死~虽然很多不懂的专业知识但完全不影响我读完这本书并且大受震撼~最后~以书的结尾赠与所有对这本书感兴趣的人~“愿质子运动与你同在”
0 有用 心有猛虎 2023-02-03 10:04:05 江苏
没有新东西。
0 有用 ahdhdvjwiz 2023-02-01 22:39:24 吉林
以我高中水平的物理、生物和化学基础,虽然不太懂,但是大受震撼。从电子层面追寻生命的起源,虽是假说,可我已经被说服了。
0 有用 厶脚雀 2023-02-01 18:35:04 江苏
能量的可能
0 有用 ! 2023-01-31 16:50:12 天津
太难,只有前两章能读懂一些。后面的论证基本就跟不上了,因为在知识的储备方面缺少很多“中间环节”。不要说作者自己的观点,即便是被作者批驳的观点,很多也没有听说过,有种在越级打怪的感觉。等中间环节补得差不多了,再重新挑战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