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审视1400—1900年间欧洲诸帝国法律与地理的关系,劳伦·本顿勾勒了研究世界历史的新路径,改变了我们对帝国及其遗产的理解。她认为,欧洲人将帝国的空间想象成各种走廊和飞地组成的网状结构,并且通过各种融合地理和法律观念的方式建构主权。本书作者将引导我们跨越海洋,穿过河流,翻越高山,登上岛屿,体会海盗的兴衰、叛国罪的指控、刑法的冲突和罪犯的流放如何赋予常见地理分类不同的法律意义,从而创造了各种不规则的帝国法律空间。
劳伦·本顿以渊博的学识和非凡的才华,向我们展现了在所有欧洲海外帝国漫长而复杂的历史中对主权的关注处于多么中心的位置。她还展现了法律如何与空间概念紧密联系,这不仅对如何看待世界历史产生持久的影响,也对我们如何理解当前围绕国际管辖权的复杂冲突产生持久的影响。
——安东尼·佩格登,加利福尼亚大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特聘教授
帝国通常貌似是扩张的、不可调和且无所不包的,但本书却将它们描绘成不均匀的、试探性且充斥漏洞和矛盾的。多个新奇的主题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并列出现在这本极具原创性的书中,构成了一幅令人信服又不安的世界史图景。此书的完成确立了劳伦·本顿已跻身当今最具创造力的历史学家之列。
——大卫·阿米蒂奇,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
劳伦·本顿的书无疑会重塑我们对世界历史地理的看法。这本书文笔优美,理论精妙,记述深刻,它挑战了人们对主权的普遍看法,即主权是法律传播和领土主张延伸的结果,就好像世界建立在合法与无法无天的土地之间的分界线上。在本顿看来,这些分歧是法律意识形态的巧计,掩盖了从偏远地带到中心地区遍及帝国的暴力和不确定性的共同特征。
——杰里米·阿德尔曼,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
劳伦·本顿仔细查阅了现代世界早期的法律档案,发现了地理实践与法律实践之间的惊人关联,以及空间的离散类别与对国家主权的威胁的重复类型之间的惊人关联。由此产生的叙述便需要一幅帝国空间的新地图——充满漏洞和令人担忧的结块的地图,这是一种迄今为止尚未被制图学发现的黏性且不均匀的介质。这是一本极好的书,会在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中引起轰动。
——凯伦·威根,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
0 有用 心之匠 2022-11-16 17:18:34 北京
无敌
0 有用 ExileLoz 2022-12-04 15:33:12 北京
作为一种认识论框架的法律观念,与欧洲人对新世界的地理想象相互塑造。以此介入对帝国主权概念的讨论,反对以“现代”作为主权的定义性特征,看重层状、拉伸、不均匀的帝国主权空间,并将其作为20世纪以前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内生特征,而非某种古旧的例外情况。每章导言回顾传统法史叙事,终章介入阿甘本和施密特的讨论,都很精彩。翻译呈现的状态很古怪。译文精到之处甚多,足见专业功底;但句式拼接实在难读,而且单就西班... 作为一种认识论框架的法律观念,与欧洲人对新世界的地理想象相互塑造。以此介入对帝国主权概念的讨论,反对以“现代”作为主权的定义性特征,看重层状、拉伸、不均匀的帝国主权空间,并将其作为20世纪以前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内生特征,而非某种古旧的例外情况。每章导言回顾传统法史叙事,终章介入阿甘本和施密特的讨论,都很精彩。翻译呈现的状态很古怪。译文精到之处甚多,足见专业功底;但句式拼接实在难读,而且单就西班牙帝国的相关内容而言,很多错误。 (展开)
2 有用 鲸书 2022-06-09 15:48:56
三星半,翻译得实在生硬。500年的帝国宪制史研究,尤其关注帝国法律政治中的异常空间:远离帝国本土的河道、海洋、岛屿和高山飞地。作者结合了观念史、法律史等学科的多种分析方法,建立了从地理观到政法互动的逻辑链,其中法律扮演了核心的工具角色,成为政治互动中“日用不自知”的“语言”。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作者试图回应施密特和阿甘本的例外状态论,反对对法律的二元对立认识,以帝国法律政治的证据提出“作为定序、规则之... 三星半,翻译得实在生硬。500年的帝国宪制史研究,尤其关注帝国法律政治中的异常空间:远离帝国本土的河道、海洋、岛屿和高山飞地。作者结合了观念史、法律史等学科的多种分析方法,建立了从地理观到政法互动的逻辑链,其中法律扮演了核心的工具角色,成为政治互动中“日用不自知”的“语言”。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作者试图回应施密特和阿甘本的例外状态论,反对对法律的二元对立认识,以帝国法律政治的证据提出“作为定序、规则之规则”的法律规范,在这种法律规范中帝国弹性地、不均匀地对地理空间和臣民施加主权。在管辖权、法律适用范围争论中形成的主权观念,不同于现代认识者想象的完美主权。通过此作者希望打破空间上的欧洲中心观和时间上的辉格史观。这种解构突出了法律的工具性和主权的日常性,稍可涉及今日,但实践者只能在话语中挣扎着找空间 (展开)
0 有用 陈主任 2023-01-05 08:36:54 河南
翻译读不下去。。。。
0 有用 Matt 2023-02-26 19:55:24 浙江
现代帝国的主权,从河流沿岸的原住民、海洋上的海盗、岛屿上的流放犯,到大陆上的殖民官,与帝国的扩张同步延伸。 本应该是不错的著作,但翻译实在不忍卒读。
0 有用 Matt 2023-02-26 19:55:24 浙江
现代帝国的主权,从河流沿岸的原住民、海洋上的海盗、岛屿上的流放犯,到大陆上的殖民官,与帝国的扩张同步延伸。 本应该是不错的著作,但翻译实在不忍卒读。
0 有用 陈主任 2023-01-05 08:36:54 河南
翻译读不下去。。。。
0 有用 ExileLoz 2022-12-04 15:33:12 北京
作为一种认识论框架的法律观念,与欧洲人对新世界的地理想象相互塑造。以此介入对帝国主权概念的讨论,反对以“现代”作为主权的定义性特征,看重层状、拉伸、不均匀的帝国主权空间,并将其作为20世纪以前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内生特征,而非某种古旧的例外情况。每章导言回顾传统法史叙事,终章介入阿甘本和施密特的讨论,都很精彩。翻译呈现的状态很古怪。译文精到之处甚多,足见专业功底;但句式拼接实在难读,而且单就西班... 作为一种认识论框架的法律观念,与欧洲人对新世界的地理想象相互塑造。以此介入对帝国主权概念的讨论,反对以“现代”作为主权的定义性特征,看重层状、拉伸、不均匀的帝国主权空间,并将其作为20世纪以前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内生特征,而非某种古旧的例外情况。每章导言回顾传统法史叙事,终章介入阿甘本和施密特的讨论,都很精彩。翻译呈现的状态很古怪。译文精到之处甚多,足见专业功底;但句式拼接实在难读,而且单就西班牙帝国的相关内容而言,很多错误。 (展开)
0 有用 心之匠 2022-11-16 17:18:34 北京
无敌
2 有用 鲸书 2022-06-09 15:48:56
三星半,翻译得实在生硬。500年的帝国宪制史研究,尤其关注帝国法律政治中的异常空间:远离帝国本土的河道、海洋、岛屿和高山飞地。作者结合了观念史、法律史等学科的多种分析方法,建立了从地理观到政法互动的逻辑链,其中法律扮演了核心的工具角色,成为政治互动中“日用不自知”的“语言”。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作者试图回应施密特和阿甘本的例外状态论,反对对法律的二元对立认识,以帝国法律政治的证据提出“作为定序、规则之... 三星半,翻译得实在生硬。500年的帝国宪制史研究,尤其关注帝国法律政治中的异常空间:远离帝国本土的河道、海洋、岛屿和高山飞地。作者结合了观念史、法律史等学科的多种分析方法,建立了从地理观到政法互动的逻辑链,其中法律扮演了核心的工具角色,成为政治互动中“日用不自知”的“语言”。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作者试图回应施密特和阿甘本的例外状态论,反对对法律的二元对立认识,以帝国法律政治的证据提出“作为定序、规则之规则”的法律规范,在这种法律规范中帝国弹性地、不均匀地对地理空间和臣民施加主权。在管辖权、法律适用范围争论中形成的主权观念,不同于现代认识者想象的完美主权。通过此作者希望打破空间上的欧洲中心观和时间上的辉格史观。这种解构突出了法律的工具性和主权的日常性,稍可涉及今日,但实践者只能在话语中挣扎着找空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