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男性气概与冷兵器战争 (五学日海字幕组)
- 江湖:半碗恩仇,一部侠义 (南池子)
- ❸·❸书单:让阅读成为习惯(豆评≤7.9) (无心恋战)
- 港台书 (畢加思索)
- 侠、隐、江湖 (LT)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辯士與游俠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the Mass Line 2012-05-16 01:35:23
中国为什么几千年制度大体不变?答案的核心就是中国的知识阶层。陶希圣写士的运作和生产劳动的关系,为我们揭示这一切的起源,有点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解读。不愧为国民党那儿的郭沫若。这书虽然字迹不清,但是还是给了我很多启发的。
0 有用 艾吉奥 2018-04-28 00:35:07
历史研究的意义在哪里呢,若太阳底下没新鲜事儿,自己活着就是活化石了,若从研究历史中可以获得明智的教训,那么追问历史之前的历史就会陷入哲学思维,那么若不为之所烦的一个出路就是历史的便利功用,那就是为己所用,说白了就是让自己过得好些。
0 有用 睡不着瞇着 2013-03-08 10:12:17
有些篇章断章取义了,有些概念前后不一,不过整体还是一本容易读而且有意思的书
0 有用 做人不能太东北 2014-05-14 18:39:48
这是个老问题了 游民社会
0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20-10-10 08:37:02
陶希圣《辩士与游侠》读毕,五千年细说从头,算是对《韩非子·五蠹》中“侠以武乱禁,儒以文乱法”一语做了翔实之说明。所谓后来,唐太宗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其实是一锅烩之;遇到时景不好,或投之黄河,又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明之廷杖,清之剃头,无非让士人自己掌嘴,自己割尾巴,自己矮化自己。至于侠,一样没出路。从《七侠五义》到《施公案》,侠之大者,蓄为御猫,更何况是... 陶希圣《辩士与游侠》读毕,五千年细说从头,算是对《韩非子·五蠹》中“侠以武乱禁,儒以文乱法”一语做了翔实之说明。所谓后来,唐太宗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其实是一锅烩之;遇到时景不好,或投之黄河,又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明之廷杖,清之剃头,无非让士人自己掌嘴,自己割尾巴,自己矮化自己。至于侠,一样没出路。从《七侠五义》到《施公案》,侠之大者,蓄为御猫,更何况是每况愈下耶?商品社会,丛林法则,我们都是伟大现实里的好公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