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伙伴的书评 (13)

崩溃然后重建,世人称之为命运
研究奥斯曼帝国的书籍从来不少,对于想了解这段历史的读者来说,选择便成了难事。对于一个延续六百多年的帝国而言,究竟从哪一段历史讲起才能既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又不至于因为内容过多而感到疲惫? 《帝国的伙伴》一书则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矛盾。作者阿里亚伊哲奥卢对这段悠久...
(展开)

苏琦 | 奥斯曼帝国一次流产的改革实验
本文首发于《中国新闻周刊》,转载请联系授权 文/苏琦 说起土耳其改革与革命,人们习惯于把时光聚焦在1840年代开始的坦齐马特改革,以及“一战”前的青年土耳其党人发动的改革与革命。而《帝国的伙伴》则把读者的视角拉回到18、19世纪之交,延展和丰富了人们关于土耳其自救求存...
(展开)

奥斯曼帝国的创新式改革,让一种“伙伴式”政体有了实践的机会
处于变革的时代,每个国家都在寻找着最符合自己的出路。 现在的主流政体是以宪法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西方学者关于政体的历史考证,也更多是以这一体制为先进理念进行系统分析的。比如就有英国的《大宪法》作为现代制度开始的说法,而备受重视。 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自己...
(展开)

《帝国的伙伴》:奥斯曼帝国激进时代的转型探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思衣谷 每个国家都有对自己国家历史研究的权威,这里说到的来自土耳其的历史学家阿里·亚伊哲奥卢,他是斯坦福大学历史教授,曾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方向为历史与中东研究。而他的首部关于奥斯曼帝国的研究著作《帝国的伙伴》(副标题为:革命年代奥斯曼帝国的秩序危机)横... (展开)
序言 | 当奥斯曼世界来到19世纪现代性的前夕,人们如何参与一个激进的变革年代
涉足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奥斯曼帝国历史之初,我天真地以为,这一时期极少被研究。我错了:实际上这是奥斯曼历史中被研究得最多的时期之一。自19世纪初以来,奥斯曼和欧洲的历史学家及外交学者就已经写出专著、报告和文章,论述奥斯曼帝国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经历的危...
(展开)

《帝国的伙伴》全书内容概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帝国的伙伴》初版于2016年。本书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革命年代”的背景下,探讨了奥斯曼帝国面临动荡时期的应对方案。本书认为,奥斯曼帝国的转型过程并非线性变迁,作者试图在书中以不同角度呈现奥斯曼帝国变革的复杂性。第一章交代了18世纪奥斯曼政治和社会概况,并指出塞... (展开)
《同盟誓约》与帝国的变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从一个新的视角,进入奥斯曼帝国的这个过渡时代。 奥斯曼帝国,在时间上是1299-1923年土耳其的帝国,帝国前后经历了600年的时光。(中国的元朝是1271年—1368年,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土耳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