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的吗的书评 (25)

茯苓瞳 2022-10-27 23:56:36

天将降大任于什么人?批判性思维告诉你正确答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他记忆里曾经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现在的课本里变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记忆出了错,还是平行空间打开了大门?此文一出网友纷纷响应,竟有94%的人表示学的是“斯人”。 这句话出自初中课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自《...  (展开)
麒麟 2022-10-12 22:54:08

乌合之众就是没有判断性思维,人云亦云的人,很傻

俗话说“谁也不比谁傻,只是反应慢一点儿。” 是不是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就被别人带到思维的沟里了。事后很后悔觉得“当时,我怎么那么傻,被他的话,带跑偏了。” 实际上这个不能怪我们,我们都依赖语言进行思考,我们所知道的词汇以及我们赋予它们的意义,塑造了我们的思...  (展开)
磬夏 2022-10-29 21:54:12

建立批判性思维

本书的副标题为“如何避免成为乌合之众”,而这本书给出的答案则是建立批判性思维。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就是介绍了有关批判性思维以及社会学的相关知识,通过这些介绍我们能够简单的了解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以及社会学在所处的一个状态。 我们小学至大学所学的各种科目比如语文、化学...  (展开)
尤里卡 2022-11-20 15:05:09

如何成为“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在当下互联网时代,网络资讯漫天飞舞,知识生产无限膨胀,然而人们在信息获取方面可能“乱花渐欲迷人眼”,未见得有长足进步。无论是主观上的信息茧房还是客观上的回声室效应,其结果反而可能是人们的知识和视野逐渐被局限于愈发逼仄的空间,这是信息时代不得不正视的知识危机...  (展开)
Daria荷门 2022-10-27 21:05:14

在信息过载时代如何独善其身?

你是不是也曾经历这些: 跑进了直播间就不知不觉下单了一堆东西,快递到了后才觉得好像也不是很必要,又联系快递退货了大部分。 看到朋友圈大家都在转发某些言之凿凿的专家研究文章,看了几行发现和自己的观点不谋而合,毫不犹豫的随手转发还附上自己的想法,但随后就有更多的...  (展开)
蜗牛格格 2022-10-29 10:11:00

用批判性思维活出自己 读《这是真的吗》

俗话说:“人云亦云的不是傻瓜就是天才。” 这话听起来像是矛盾又非常合理。如果你觉得观点正确站了队,那么你就认为自己是对的一方,那么如果你觉得不对,比如,像科学家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这样定律一样。 会不会有那么一刻,因为一些发明,你会一拍脑袋,大呵一声...  (展开)
百利甜酒冰美式 2022-10-24 11:30:52

一本非常好读的社会学小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财经频道的一档节目《是真的吗》,一边听黄西老师的脱口秀,一边在电视机前和嘉宾们一起猜真假。 这档节目的背景其实就是随着社交网站、即时通讯等各种传播渠道的高速发展,人们该如何处理和认识各种真假莫辨的消息和传言。主要的鉴别方法就两种,真相调查和现...  (展开)
透明人leon 2022-10-15 20:18:09

学会批判性思维,做个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从过往依靠报纸、电视、广播等被动性的信息接受方式,转换到当下的搜索引擎、AI推送、社群等主动性的信息获取。但也正因如此,大部分时间我们看到的信息都是自己想看,不同的意见和认知领域以外的内容被阻隔在信息墙...  (展开)
自有我在 2022-09-30 15:41:31

不要被这个世界蒙蔽了双眼,要学会批判性思维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给别人提建议或者写论述性文章的时候,经常会引用古人的俗语用来支撑我们的论点。因为这些俗语是经过几千年来被验证过的,是正确的。 但恰恰就是这些俗语,又成了笑话题材的一部分。也就有了俗语说“细节决定成败”,可俗话又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俗话说:兔...  (展开)
二喵读书 2022-09-22 16:37:11

想避免成为乌合之众,需要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时代,每天一睁开眼就有无数资讯涌入眼前,让人应接不暇又真假难辨。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现象:某个突发事件出来,人们在真相未明之前就一窝蜂地对事件的一方或者热点人物的评论表达支持,而当事件发生反转,真相揭晓那一刻,往往让支持们者惨遭打脸,就像如今层...  (展开)
襄平书痴人 2022-10-15 08:57:07

一本简单但是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指南

近几年,很多人喜欢提批判性思维,他们认为的批判性是找茬。 其实,所谓的批判性是客观看待一件事。 在这本书里,批判性思维用于辨别断言,就是去判断人们言语中的正误。 书中提到,一个完整的论证包括了根据、理据和结论。 根据就是去描述一件事;理据就是讲道理;结合则不言...  (展开)
迢递 2022-10-08 17:03:56

批判性思维与社会学

古语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训言,其中从“知”到“行”的过程中,还有“审问”,“慎思”和“明辨”三个环节,亦即指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方式。当代人们身处信息世界中,每天接受过载数量的内容,需要一种方式将洪流分辨清浊,继而为我所用,因而批判性...  (展开)
楠悦读 2023-08-25 11:26:40

掌握明辨真伪的批判性思维,避免成为乌合之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避免成为乌合之众的关键,在于对现象和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而对现象和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关键,在于评判证据。证据的证明力强弱决定着一个观点的可信度。作为一套评估证据的方法,批判性思维是一项可以通过练习熟能生巧的技能。 《这是真的吗》聚焦社会学领域,从批判性思维...  (展开)
夏恩的黑白片 2022-11-10 11:20:40

最难的是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批判性思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避免成为乌合之众的关键,在于对现象和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以及对支持这些现象和观点的证据进行批判性思考。 这本书看下来,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如果说对自己认可的他人论证进行批判性思考是一件难事,那么对自己的论证进行批判性思考则难上加难。” 从社会学的角度...  (展开)
兰心成长记 2022-10-12 15:58:48

批判性思维要多问一句:这是真的吗

我们以为只有在大学生辩论大赛上才讲究论据、论证,才需要批判性思维,乔尔·贝斯特的一本小书《这是真的吗》改变了我的看法。 乔尔·贝斯特是美国特拉华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批判性思维总是在科学研究或者课堂上被提起,作者却将批判性思维拉进我们的生活中。 01.证据是论证成功...  (展开)
旭焱 2022-10-01 14:20:55

焚烧秸秆:沿袭千年的农业习俗,真的应该被禁止吗?

秸秆指的就是成熟农作物的茎叶,比如小麦、水稻、玉米等,人类只需要他们的籽实,所以在收获完之后,没什么用处的部分就统称为秸秆。从我国的农业发展情况来看,每年收获作物之后产生的秸秆数量也非常多。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除了将小部分用来喂养牲畜或者直接掩埋在地下,大部...  (展开)
书生可爸 2022-09-29 17:46:14

拨开迷雾见晴天,人人都应具备的批判性思维!

近日,抖音一则消息冲上热榜 名为:社科院美女研究生休学回家待产,并嫁给初中学历理发师 众多网友瞬间炸锅,各种评论甚嚣尘上,好坏不一。 更多的关注点是集中在“研究生与初中学历”、“休假回家待产”这几个关键词上。 按照正常的逻辑和习俗,讲究门当户对、先婚后育、先学...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微格尔青 2022-10-26 18:07:22

不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你需要建立批判性思维

记得去年有个新闻,一个广州学校老师“欺凌”学生的信息在社交媒体疯狂传播,网友们纷纷愤怒声讨老师,要为学生讨个公道。后来经过调查出现反转,原来是学生家长制造假证据抹黑老师。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轻易地被一条消息和拙劣的证据欺骗而成为谣言的“帮凶”?为什么当我们看到...  (展开)
哈姆雷特怕做梦 2022-10-28 17:02:40

学会辨别真伪,拥有批判性思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真的吗》让我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个节目,央视网推出的“是真的吗”,通过一系列实验和科学的解释去证明真假,《这是真的吗》这本书也是聚焦于社会学的领域,从批判性思维论证了事物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并且教会读者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现存的观点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展开)
哈姆雷特怕做梦 2022-10-28 17:04:47

学会辨别真伪,拥有批判性思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真的吗》让我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个节目,央视网推出的“是真的吗”,通过一系列实验和科学的解释去证明真假,《这是真的吗》这本书也是聚焦于社会学的领域,从批判性思维论证了事物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并且教会读者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现存的观点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5条)

订阅这是真的吗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