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为什么一位日本学者下定决心要给衰朽的中华帝国写一部宪法?本书从法律文本出发,呈现一位日本学者对晚清中国宪制的全面思考,从法制层面剖析晚清中国动荡不安的历史剧变。大学问出品
一部日本学者为衰朽的中华帝国所作的宪法草案,从法律文本出发,以探寻旧邦新造为题,重返清末制宪的历史现场。
【内容简介】
本书为日本学者研究清末宪法的学术作品。作者在清末起草了一部《大清宪法》,共10章,76条。按照宪法草案的结构顺序,北鬼三郎给每一条都注明所参考的对象,并加上或长或短的法理说明,法律叙事皆植根于晚清的衰变,从多个面向剖析晚清中国动荡不安的历史剧变。《大清宪法案》出版后,在中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仅成为清末制宪官员的囊中书,而且还成为民初修宪者设计国家体制时的理论依据。本书可作为清末民初政治史、法律史等方面研究的重要参考,也可见当时中日学术交流的情况。
【本书亮点】
...
为什么一位日本学者下定决心要给衰朽的中华帝国写一部宪法?本书从法律文本出发,呈现一位日本学者对晚清中国宪制的全面思考,从法制层面剖析晚清中国动荡不安的历史剧变。大学问出品
一部日本学者为衰朽的中华帝国所作的宪法草案,从法律文本出发,以探寻旧邦新造为题,重返清末制宪的历史现场。
【内容简介】
本书为日本学者研究清末宪法的学术作品。作者在清末起草了一部《大清宪法》,共10章,76条。按照宪法草案的结构顺序,北鬼三郎给每一条都注明所参考的对象,并加上或长或短的法理说明,法律叙事皆植根于晚清的衰变,从多个面向剖析晚清中国动荡不安的历史剧变。《大清宪法案》出版后,在中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仅成为清末制宪官员的囊中书,而且还成为民初修宪者设计国家体制时的理论依据。本书可作为清末民初政治史、法律史等方面研究的重要参考,也可见当时中日学术交流的情况。
【本书亮点】
1.本书可作为清末民初政治史、法律史等方面研究的重要参考。《大清宪法案》系北鬼三郎所作的法律拟制,在晚清中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清末制宪官员的囊中书,书中的法律条文从多个面向展现了晚清动荡不安的历史剧变;
2.1909年《大清宪法案》全书收录,呈现法律文本全貌。该书完整收录了北鬼三郎从学理层面对晚清中国所作的宪法草案,共76条,此外,附上其针对每一条“法律条文”所作的法理说明,在还原法律文本的同时,力求展现北鬼三郎针对晚清中国旧邦新造的宪制思考;
3.译本精准流畅,贴合时代语境。该书的翻译难度较大,既要求译者长于语言又熟悉史实,译者用时5年,对原稿进行“本土化”的处理,反复校译,甚至前往日本鱼津,造访北鬼三郎故乡,最终呈现出一部精准流畅的译本;
4.不仅是法律叙事,更是历史写作。作者不仅着眼于拟制的76条宪法条文,更以西方法制为参考,强调了法律条文背后的时代含义,在法律叙事中体察晚清变局中的史事、人物、因果,呈现晚清援西法以自强的衰世景象;
5.装帧精美,设计与内容契合。本书采用内外双封的精装设计,就设计思路而言,晚清之衰,始于战乱,本书为了更好地贴合本书的主题,封面采用日清战争的版画元素,从“外患”入手,展现晚清中国的窘境。
【推荐】
著者发议论的时候论理颇为敏锐,能证明著者头脑明晰的地方不少。若更进一步涉猎外国名著,将来的造诣当不可限量。
《国家学会杂志》第23卷第9号,明治四十二年(1909)
饭后三时到宪政编查馆,达侍郎见示日本北鬼学士三郎所著《大清宪法案》,浏览一过,觉其精实,请得借归细读之。六时顷回寓,阅北鬼氏宪法案。
《汪荣宝日记》宣统元年(1909)五月二十八日
其说之当否虽不易判断,但它不是一朝一夕的轻率之举,可以看出作者认真锤炼思想、详密考察,想编成一部首尾一贯的草案的辛劳……
《外交时报》总第140号,明治四十二年(1909)
北鬼氏撰拟吾国宪法案凡七十六条,以非本国人而拟本国之宪法,未见其当。然其精勤缔构,自成首尾,不可谓非好事之尤者。
《宪制日刊》宣统二年(1910)八月二十七日
【编辑推荐】
为什么一位日本学者要下定决心给衰朽的中华帝国写一部宪法?
作者在清末起草了一部大清宪法,共10章,76条。按照宪法草案的结构顺序,北鬼三郎给每一条都注明所参考的对象,并加上或长或短的法理说明,连缀成篇。作者的法律叙事皆植根于晚清的衰变,法律条文中皆是对史事、人物、因果的细心体察,从多个面向剖析晚清中国动荡不安的历史剧变。值得一提的是,近代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步入强国行列,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多受《明治宪法》的影响,尽管他尽力削弱仿日痕迹,但巧合的是,作者起草的大清宪法和《明治宪法》都是76条。
此外,该书不仅收录了宪法草案,在译者附录中还交代了译者关注北鬼三郎这么一位日本学者的起源,以小人物关联大历史,探寻的不仅是晚清变局的立宪思潮,更是一位隔洋学者的一生。
大清宪法案的创作者
· · · · · ·
-
彭剑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日)北鬼三郎,1904年毕业于东京法学院,1912年病逝,著有《大清宪法案》。
彭剑,1975年生,湖南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从事辛亥前后的史事研究,著有《钦定、协定与民定:清季制宪研究》。
目录 · · · · · ·
«大清宪法案»
立宪预备上谕
立宪继述上谕
例言
«大清宪法案»目次
«大清宪法案»正文
«大清宪法案»法理说明
译者附录
附录一«大清宪此(法)案»(书评之一)
附录二«大清宪法案»(书评之二)
附录三节译日人所著«大清宪法案»
附录四李景铭节译之«大清宪法案»残件
附录五«清国中央集权问题»
附录六«中国中央官制改革案»
附录七读北鬼氏«中国中央官制改革案»书后
附录八«清国新内阁官制之公布»
北鬼故乡行纪(代跋)
致谢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大清宪法案》法理说明第一章皇帝 虽然同被称为立宪君主国,但既有如日本一样统治的名与实都归于君主的,也有如英国①和比利时一样以民主为主义的,还有像俄国一样专制的,或如德意志那样成为联邦组织②的。存在如此异样的国情③,毕竟是历史的结果。如此说来,清国编成宪法之际,必须善察国体,先解决君主之地位问题。若不如此,而只是单纯将他国条文损益修补,宪法最终会变成累累残骸,无可选择。支那人 自古以来就视君主为贤者、长者,而非唯神至圣,根本上与日本人的思想迥异。因此,在支那,“君不君则臣不臣”,君主一旦失政,臣子便敢于反抗王室,弑逆未必为不忠。①提倡“抚我则后,虐我则仇”,以此作为讨伐的口实,类似现象在他国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这大抵是出于这样的观念:推称“天子”,尊号“皇帝”,向来是出于表彰高尚道德之意,其天职在于“养民”,若行苛政,即无异于残贼之匹夫。从孟子的断言“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也可探知其意。这是历朝起扑相承的原因,也是革命之声不绝的原因。说起来,革命乃是由“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之天下也”这一思想孕育而来,确信“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无疑是其本源。这跟罗马的哈德良(八下)了)所说的“皇帝不是为自己的,而是为人民的”(emperor,not for myself,but for my people)彼此一致,可谓有异曲同 工之妙。支那人原本富于民主风气,不待言,是数千年来之教养使然,但同时也是由于古来圣贤致力于阐明修身齐家之道,而对国家、君臣大义的推奖则表现冷淡。何况还有累次革命越来越激起被征服者反噬的念头这样的事实呢?这正是国民对于帝室缺乏敬虔之念的原因。因此,现今尚公然有以遗民自居,肆无忌惮地放言“君主是谁”,还有人现在不奉其正朔,都不足为怪。这种状况,跟俄国民主党员拒绝为皇帝祝寿为同一奇观,非日本人所能想象,但 这是国情必然之趋势,亦无可奈何。 转...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大清宪法案»法理说明
喜欢读"大清宪法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大清宪法案"的人也喜欢 · · · · · ·
大清宪法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一个日本人写的一部与中国宪法相关的书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是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彭剑对清末日本人北鬼三郎起草的《大清宪法案》的翻译著作。在前言部分,还加入了彭剑教授对《大清宪法案》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 一、这部宪法案引起中国人广泛重视,不仅为清季制宪者所重视,也为民初修宪者所参考,具体体现在都察院的存废问题上。... (展开)
一位日本学者为中国晚清所作的宪法草案
> 更多书评 13篇
0 有用 秋山雪見🍁 2023-04-21 13:03:31 福建
听老师讲座了解的这本书,北鬼三郎写作缘起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北鬼三郎对其进行的本土化处理也说明了它同时面向日本读者。这部文献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视角,既可以一窥日本知识分子对晚清的认识,也可以发现清末法制史的一些实质性问题
0 有用 北岛音 2024-08-13 12:52:06 河南
对于皇权的维持以及实用主义倾向算是此部宪法之中最显著的两个特征,并且大多援引日德英奥等诸国宪法;尽管每条都要标注所参考条目,但却未曾列出具体内容,只能说是为了篇幅的考量了。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一览多国宪政之间所蕴含的脉络。 同时这本书也可以说是半步宪法,某些问题仅以xx由专门法律加以规定这种加以带过为数不少。对于清廷现有框架的保留与否多有考虑,但是具体落地之处却多有不明。 无论多完备的宪法,也... 对于皇权的维持以及实用主义倾向算是此部宪法之中最显著的两个特征,并且大多援引日德英奥等诸国宪法;尽管每条都要标注所参考条目,但却未曾列出具体内容,只能说是为了篇幅的考量了。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一览多国宪政之间所蕴含的脉络。 同时这本书也可以说是半步宪法,某些问题仅以xx由专门法律加以规定这种加以带过为数不少。对于清廷现有框架的保留与否多有考虑,但是具体落地之处却多有不明。 无论多完备的宪法,也注定挽救不了千疮百孔的清廷,甚至难以为其续命。 作者身上的传奇色彩使得书本身的观感增色不少。 (展开)
0 有用 Wong 2023-07-05 07:36:39 浙江
相关主题买了好多
8 有用 松如 2023-03-21 16:49:14 日本
在本土早被遗忘的无名学者北鬼三郎,百余年后重被异国学者考索追寻。后记非常动人
1 有用 贫贱忙卒 2023-10-02 08:20:43 江西
这是多么神奇的一本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