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人的书评 (11)

煎茶 2023-02-07 08:54:55

纽约浮世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城市并非只是高楼大厦,还有其中无数居住者。一定程度上,城市格局和建筑是它的形体,那些忙碌的人们才赋予了它灵魂。“口述史大师”、知名作家克莱格•泰勒历时六年,走遍纽约的大街小巷,对超过180位住在纽约的各色人等进行了数百次访谈,听他人讲述自己的生活,讲述对纽约...  (展开)
浦睿文化 2023-01-31 14:56:02

你也是纽约的声音——克莱格·泰勒写在《纽约人》前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多么奇异而美妙的城市……这里有些特别的东西,你在地球上其他地方体验不到。某种你会疯狂爱上的东西。它是什么?穿过街道,和人群站在街角,是什么引发了神经特殊的感受……一种特殊的亲密感和友善的态度,知道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所有这些人都在陪着你……他们用温柔触碰你的...  (展开)
ly的读享生活 2023-03-07 09:59:21

所有的叙述汇成一座城

- “纽约意味着所有东西加倍。快乐加倍,悲痛加倍,欢愉加倍,痛苦加倍,经历加倍,找到真爱的概率加倍,财富加倍,贫困也变得更加尖锐严苛。” - 继《伦敦人》之后,克莱格·泰勒的又一部口述实录作品,《纽约人:我们时代的城市与人。》 - 这本书是一些“纽约人”对他们的生...  (展开)
邱小石 2023-02-27 13:01:21

城市作为兴奋剂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纽约人》这本书的读法,可以是随便翻开一页,随机认识一人。这有点类似于在曼哈顿街头摄影,随便走上一条街,随机按下快门。 街头摄影师古斯说,纽约慷慨得令人难以置信,那是摄影师的迪士尼乐园,水会源源不断的涌出来。总有那么一股子引力,直觉会随时叫醒你。古斯不停的“...  (展开)
苏安的馒头 2023-03-02 23:44:48

聒噪浮夸的城市里,应许普通真实的叙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一天读了六百页,这一点儿也不夸张。 普通人来真实地絮叨一下读完的感受。 最近新认识的朋友慧心,看我一上午先翻了一遍,说我的天你居然做了那么多笔记。 不太敢说自己阅读的时候会做笔记,有时候我只是很直觉地把我喜欢的瞬间贴下来,好再一次翻到它,就能回忆起那时为何作...  (展开)
本初子午线 2024-03-26 18:08:03

这个时代的城市与人

之前看过美国作家怀特黑德的《纽约巨像》,这本《纽约人》跟纽约巨像不一样,《纽约巨像》像一本散文诗。但是《纽约人》像一部纪录片。他的副标题就叫:我们时代的城市与人。作者克莱格•泰勒有一个称号是口述史大师,可以看出来他很擅长跟不同的人聊天。 这本书里展现的是整...  (展开)
澜沧月 2023-02-19 21:57:07

加倍的纽约:你凭什么留住人?

有些城市宜居,有些城市宜逛,有些城市宜逃,但像纽约这样的“大城市”,你总是很难定义它的属性。 2014年1月,一位名叫克莱格·泰勒的加拿大作家拿着签证只身前往纽约,为的是一场范围广、人员多、时间长的采访。 近400小时的录音中,收录了超过180个人的声音,笔记写满了整整...  (展开)
bunny 2023-07-27 21:28:55

这是一个震惊的故事和善良的故事

最近第二遍读,从第三章的录音室所有者开始,从他的那句名言开始,“纽约的音乐家制作人唱片公司老板都有点迷信” 。道格房东的故事应当是最震惊的吧,就用震惊这个词吧,第一遍的时候这种感觉。因为毕竟在30年间里,纽约飞速飙升的房价下,从最初他买下26万美金到后来的1250万...  (展开)
随意走走看世界 2023-06-27 11:45:01

从前看从后看,看开屏的孔雀

纽约,世界级大都市,光怪陆离,几多欢喜几多愁。 作者通过对于不同背景、不同阶层人的访谈记录,向读者展现出纽约的方方面面。像一个开屏的孔雀,从正面看光彩照人,从后面看,……。 本书的作者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这种通过他人之口讲述,需要有足够多的角度才能够涵盖尽可...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微格尔青 2023-04-09 18:30:02

这就是纽约,看透繁华背后的真实

人是群居动物,因而逐渐出现城市这种人类群居的集合体。生活在城市中,人们在无形中密切地联结在一起,但也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他们对城市会生出复杂的情感。 作为美国第一大城市、世界级现代化大都市,纽约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英国作家简·莫里斯...  (展开)
Leonardo 2023-02-04 01:07:47

[浦睿]纽约,就是加倍人的一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美国东海岸人总会有意无意的贬低西海岸的人,说西海岸就是大农村,其实,如果从建筑形式上做简单的划分以高楼大厦为城市的全部,已低矮建筑为农村的代表,那么毫无疑问,东海岸确实是更城市的一侧。但是对于城市来讲,建筑并不是所有,高度并不代表一切,真正代表城市的是居住...  (展开)

订阅纽约人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