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日记的书评 (24)

王梆 2023-04-06 23:34:04

给西蒙薇依的信

Simone Weil — 'Attention, taken to its highest degree, is the same thing as prayer. It presupposes faith and love. Absolutely unmixed attention is prayer.' 一直想去肯特郡看你,去Bybrook公墓,在一个盛夏的黄昏,在猫头鹰出没之际,在一天中最安静的时光里,绕过...  (展开)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3-10-08 13:39:32

逃离抽象的世界,走进真正的人类中间 | 西蒙娜·薇依逝世八十周年

2023年是法国哲学家、社会活动家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1909–1943)逝世八十周年。 西蒙娜·薇依(下称薇依)是与萨特、波伏娃、加缪等人同时代的法国哲学家,由于西蒙娜·薇依时常被当成宗教神秘主义思想家看待,国内的读者对她的了解有限。此次由王天宇翻译、上海人民...  (展开)
卧听南窗雨 2023-09-16 23:26:26

西蒙娜·薇依:“有时,当生活太过困难,你甚至会忘了自己是一个人”

“你每天都见证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只有那些口袋里有钱的人才能活得像个人,才能要求得到尊重。如果你要求得到尊重,别人只会嘲笑你。” 在所有的20世纪法国哲学家当中,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1909-1943)是惟一让我看到名字就心碎到痉挛的! 1909年2月3日,薇依生于法国...  (展开)
把噗 2023-07-07 22:00:52

赤裸的真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通过工厂的劳动,西蒙娜·薇依发现,工作会使人的注意力涣散。 注意力是薇依思想中一个核心概念,极为寻常,又极其深刻,与宗教神秘地联系在一起。 在手工业时代,劳动类似手艺创作,注意力是全神贯注的。 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工厂诞生,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工人与产品之间...  (展开)
战斗犀牛 2023-10-07 22:05:23

推荐语(草稿)

最喜欢的是前几封书信部分,而第十五章和第十六章极为精彩(尽管其中部分内容我并不完全认可。——但是走向神学不意味着不伟大)用阅读小说的方式来理解这本书,那么工厂日记部分如此琐碎的、不那么容易理解的片段的记录也构成了我们理解Weil的一环。我们必须耐下心来和Weil一...  (展开)
原生麦子🎄 2023-10-02 14:14:36

为了生活出卖生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正如看到友邻在“她们缺乏同情心,是因为一份‘坏’工作如果放过一个人,还会由另一个人承担”下的笔记,说如今的写字楼女工面临同样的问题一样,读的时候我时时忘记书里的内容写的是近90年前的工厂生活。 这么说吧,不管你是哪里的女工(或工人),1934年还是2023年;不管你是...  (展开)
伊比利亚活🌋 2024-04-25 16:33:17

死局

这两天读完了《工厂日记》,有不少共鸣和感想,于是简单写点自己这十几年在工作中接触的企业现状。 毕业至今,我一直在一个与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协会工作,负责纳管上海与制造业配套的企业。协会的会员数从我刚入行的四百余家已经减少到如今的七十来家,导致数量骤减的主要原因...  (展开)
阿北Noah 2024-04-03 01:57:29

注意力是唯一能使灵魂与上帝接触的能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薇依的最后一篇《非奴役性工作的首要条件》初看是在理想化地让工人以一种自欺欺人的方式,用上帝信仰去麻醉自己,抛弃消费主义,从而“将工作转变为诗”,但如果我们关注到文中的这一段话,其实薇依的重点不是站在工人之外去让工人安于现状,而是在工人群体内来看,如何让工人...  (展开)
岂能无怪哉 2023-10-07 12:40:02

苦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34年12月4日周二,进厂。 这是西蒙娜·薇依,进入工厂的日子。 在此后的一年中,她详细且琐碎的记录了每日的工作和感受。 周二——白天工作3小时:从早上开始,1小时钻孔(卡特苏)。 上午结束,和“雅克定额”(Jacquot)[插图]一起,操作冲压机1小时(其间,我认识了仓库管理...  (展开)
2023-11-04 22:55:07

工厂日记

大脑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我需要休息。 乍见初欢,仿佛看到了自己曾想追随的方向,一个坚毅的灵魂。初见惊艳,前几篇日记亲近得可爱,没有隔阂,只是可惜热情在日记的零碎得表达和拖延中被耗尽,脑子也是不想跟着后半段工人运动的相关内容走,有点啰嗦和拖拉,看得有点烦。过于频...  (展开)
走到月亮落下🌱 2023-10-06 10:26:06

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工厂

西蒙娜·薇依曾经和波伏瓦一起参加一门哲学概论的教育资格证考试,取得第一名,波伏瓦则屈居第二。这样一个聪慧好学、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女孩,怎么也想不到,她会选择进入工厂,去亲身体验那个年代的工人们在工厂中所做的痛苦的工作。 她将自己在工厂打工的经历事无巨细地记录在...  (展开)
菠萝国书记 2023-08-27 22:55:23

不要堕落在恶之中

“物如人,人如物,这就是恶之源”。 人们时常会在工作中感到不幸,对于书中所说,我自己的理解是出卖灵魂换取的生存的欲望,是一种无限的恶。或许需要时刻警惕,不要沦陷在一种“本就如此”的奴役陷阱,可问题是,即使你发现了这是邪恶的陷阱,但作为出卖劳动力的个体,本就身...  (展开)
四百击 2023-07-12 09:23:58

一些想到的

因为工作的原因,去过十几个工厂,有大一点的,机械化程度高的,也有小一点的,手工操作多的。还有的工厂一进去就闻到极其刺鼻的味道,我只能皱着眉头,戴上口罩,尽量憋住呼吸,加快步伐离开,一秒都不想多呆。我可以快点逃离,而工厂里的工人不可以。他们穿着工作服,在自己...  (展开)
門心 2024-06-07 23:33:32

饱满的注意力就是祈祷~

第一次读西蒙娜·薇依,就觉得薇依太值得追随了!薇依的精神每次在读她的文字里熠熠生辉。非常喜欢她前面部分的那些书信内容,于每个人而言,他自己的工作都是一个沉思的对象。 1934年12月,西蒙娜·薇依抛下哲学教师的身份,进入工厂。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这位反叛的哲学教师...  (展开)
读诗之夜 2024-05-31 15:31:35

奴役在历史中不断解构又不断重构

时间已经来到了2024年。但依旧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奴役自古至今始终存在。不论社会获得了怎样空前的解放,不论生产力出现了多么惊人的进步,绝大多数人从事的大多数工作——如同薇依所说——都存在着无法消除的奴役性。 于是,人类生存的初始意义被困在了原点,我们围着学校...  (展开)
伊比利亚活🌋 2024-04-25 16:14:28

死局

这两天读完了《工厂日记》,有不少共鸣和感想,于是简单写点自己这十几年在工作中接触的企业现状。 毕业至今,我一直在一个与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协会工作,负责纳管上海与制造业配套的企业。协会的会员数从我刚入行的四百余家已经减少到如今的七十来家,导致数量骤减的主要原因...  (展开)
阿乔惹 2024-04-03 16:19:19

西蒙娜仔细看见了工人,这种看见近乎于爱。

早上听歌时看到一条评论,不要指着环卫工人说不好好读书就会成为他们,而是要指着环卫工人跟说要好好读书以后让他们过得更好。 言语间好像后者比前者高贵,但其中的虚伪与优越,比起其试图展现出的关怀与正义,更像是个高高在上的玩笑。正如西蒙娜信中对伟大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  (展开)
春天来啦 2024-03-31 15:29:01

劳动的异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34年,为了体会被压迫让作者抛下哲学教师的外套走进入压迫的生存环境进入工厂......也带入所有读者体会劳动者们的辛苦与汗水。读这本之前,我带着的期待还蛮幼稚,我幻想着门里面的世界,作者怎么也要记录一下日记本上当天的天气,心情,工厂男女工的八卦有趣故事等,一直读...  (展开)
沉默子看点电影 2024-03-26 21:45:34

读书笔记碎碎念

高三生活很忙,但是放松闲暇的时候还是会空出来看看书 这本书是牢同桌47送我的,名字叫做《工厂日记》,可以说是融工的典范。 西蒙娜薇依作为一位共产主义者与女性主义者,没有选择加入学会,而是选择直接进入工厂,参与生产活动。 从她冗长的文字与夹杂着对于疾病,工作的描写...  (展开)
火吻 2024-03-12 02:15:29

无题

在某种意义上,吸引薇依的是苦难,以及在苦难中才可获得救赎与正义。苦难就是天平的一端,她轻踩上去,由此与另一端的正义持平,这种直线性的平衡是一种连接。这种连接导向亚当的对照,完美的基督耶稣,导向上帝。基督教是受难者的宗教,只有在苦难中,生存被剥去其他可能性,...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4条)

订阅工厂日记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