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明室Lucida
原作名: Lines: A Brief History
译者: 张晓佳
出版年: 2023-5
页数: 288
定价: 6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9667427
内容简介 · · · · · ·
◹行走的线、书写的线、讲故事的线、编织的线……
◹世界不是由物组成,而是由线组成!
◸当代著名人类学家、赫胥黎纪念奖章获得者蒂姆·英戈尔德代表作
◸CHOICE 2008年度杰出学术著作
◹跨越古今东西,穿梭于自然与人之间,打开“线的生态宇宙”
◹重新理解我们当下纠结缠绕的生活状况,彻底颠覆你对世界的想象
————
【编辑推荐】
◺当代著名人类学家、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所赫胥黎纪念奖章获得者蒂姆·英戈尔德代表作。一部引领人类学研究潮流,刷新认知、激发灵感的当代人类学经典。
◺英戈尔德在本书中开创了“线的比较人类学”,建立起一种新的生态人类学范式。为了理解人类文化与整个自然界紧密交织、共同演变的状态,作者想象了一种“线的生态宇宙观”:世界首先不是由“物”组成,而是由“线”组成的。人类与自然就是一团解不开的线,而生活就是沿着这些缠绕的线穿行。生活之线的绵延...
◹行走的线、书写的线、讲故事的线、编织的线……
◹世界不是由物组成,而是由线组成!
◸当代著名人类学家、赫胥黎纪念奖章获得者蒂姆·英戈尔德代表作
◸CHOICE 2008年度杰出学术著作
◹跨越古今东西,穿梭于自然与人之间,打开“线的生态宇宙”
◹重新理解我们当下纠结缠绕的生活状况,彻底颠覆你对世界的想象
————
【编辑推荐】
◺当代著名人类学家、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所赫胥黎纪念奖章获得者蒂姆·英戈尔德代表作。一部引领人类学研究潮流,刷新认知、激发灵感的当代人类学经典。
◺英戈尔德在本书中开创了“线的比较人类学”,建立起一种新的生态人类学范式。为了理解人类文化与整个自然界紧密交织、共同演变的状态,作者想象了一种“线的生态宇宙观”:世界首先不是由“物”组成,而是由“线”组成的。人类与自然就是一团解不开的线,而生活就是沿着这些缠绕的线穿行。生活之线的绵延与交织是一个永远都没有尽头、不断生成的过程。
◺英戈尔德以人类学为中心,跨越了哲学、语言学、艺术史、考古学、古典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分析了各种文化中形态各异的“线”,从古希腊和日本的传统音乐到中国的书法和西方的字母表,从楚科奇人的迷宫和瓦尔比里人的沙画到奥罗克人的狩猎小道……通过对丰富材料的跨文化考察,作者引导着读者走出现代西方文化占领性的线性世界观,为现代人揭示出了在万物交缠的世界中栖居的新生活方式。
——————
行走、编织、观察、唱歌、讲故事、绘画、书写……
构成人类文化的这些活动之间存在什么共同点?
答案是,它们都是沿着某种线进行的。
本书是当代著名人类学家蒂姆·英戈尔德开创“线的比较人类学”,建立新的生态人类学范式的代表作。作者大胆想象了一种理解世界的全新方式:世界首先不是由物组成,而是由线组成的;人类与自然就是一团解不开的线,而生活就是沿着这些交错的线穿行。生活之线的绵延与交织是一个永远都没有尽头的过程。
英戈尔德的叙述穿越了古希腊和日本的传统音乐、西伯利亚楚科奇人的迷宫、萨哈林岛奥罗克人的狩猎小道、澳大利亚瓦尔比里人的沙画、中国的书法和西方的字母表……通过对各种文化中形态各异的线的考察,编织出一段连接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技术与艺术、自然与文化的大历史。这段线的跨文化旅程彻底颠覆了现代西方文化的线性世界观,展示出了另一种更加开放的栖居生活的可能性。
【名家推荐】
读完这本书后,我们很难再以过去的方式看待世界。这可能才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如同远足者的旅行一样,这本书的读者在经历了阅读的过程后将与刚出发时大不一样。
——CHOICE
线的文化史的创作者
· · · · · ·
-
蒂姆·英戈尔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蒂姆·英戈尔德(Tim Ingold)
当代著名人类学家,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所赫胥黎纪念奖章获得者,曾任英国阿伯丁大学社会人类学系主任,现为该系荣休教授。早年在芬兰从事民族志田野调查,关注人类与动物、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历史与进化的关系问题。之后专注于探索环境感知与技能实践之间的关联,建立了新的生态人类学研究范式。《线的文化史》是其代表作,其他著作包括《人类学为什么重要》《制作:人类学、考古学、艺术与建筑》等。
【译者简介】
张晓佳
复旦大学中文系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译有《末日松茸:资本主义废墟上的生活可能》。
目录 · · · · · ·
第一章 语言、音乐和记法 009
关于言语和歌曲的区别 009
手迹和乐谱 014
言说的文字 018
朗读者的消化 024
音乐记谱法的起源 026
纸页是如何失去声音的 036
被印刷固定的词语 038
配(和不配)乐器的吟唱 041
音响线 048
第二章 痕迹、线缕和表面 055
线是什么? 055
线的分类 058
从痕迹到线缕再回到痕迹 071
从痕迹到线缕:迷宫、闭环和图案 073
从线缕到痕迹:打结、编织、织锦、文本 083
第三章 向上、跨越和向前 097
痕迹和连接线 097
踪迹和路线 101
制图和认识 114
故事线和情节 122
围绕着地方 131
第四章 谱系的线 143
倒立的树 144
从鹤脚到电路板 149
谱系学模型 155
生命的编织 159
第五章 绘画、书写、书法 163
画出字母 164
作为绘画的书写 171
一种运动的艺术 178
印刷和雕刻 184
文字的发明 190
行业工具 193
自然与人为 199
线的线性化 203
第六章 线是如何变直的 207
文化的线 207
参考线和绘图线 212
使用尺子 219
断裂 227
注释 233
参考文献 237
索引 249
· · · · · · (收起)
喜欢读"线的文化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线的文化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我们如何理解线即是我们如何理解生活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Routledge (2007)8.5分 31人读过
-
Routledge (2007)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左右社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社会文化人类学 | Cultural Anthropology (晴晏)
- 有趣的文化史 (老K脸)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文化漫笔 (森森)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57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线的文化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INTJ留尼旺猫 2024-10-24 04:19:01 上海
第一章对那种一谈到“书写”问题,就只会通过罗列各种“不确定”的修辞煞有介事地原地打转的理论修辞是很好的解毒剂,国内学界大量这类论文。对理解尼尔森·古德曼理论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记谱理论也很有辅助作用,也就是对分析美学要正面分析其“行动”如何展开,而不是简单跳过给一“不确定”性的观念概括,这类论文国内学界也是很多。
5 有用 ftjslfevundec 2023-04-20 02:31:10 北京
“线”不是一种理论。“线”是一种行动,一种感受、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是一种生存状态,一种不断生长、交织的过程;是一种知识整合形式;是我们对时间与生命的认识。作者通过“线”反思二元对立的西方现代性精神,他认为“线”是开放的,我们的生命、关系、历史和思维过程都应如线一般不断生成、互相演进。与此同时,作者的感受、经验、思考、观察和研究也像“线”一样交织缠绕成一张巨大的网。很羡慕也很感动。
1 有用 停不到船的灯塔 2024-02-02 02:34:04 广东
这叙述宏大零散而牵强…
0 有用 正宗散养笨鸡 2024-01-15 09:27:41 美国
读了第三章 太好玩了!
1 有用 冲绳流浪猫☔️ 2024-06-22 14:25:34 上海
6.22于神兽之间。我对这类研究的结论总抱有些许疑惑,因为感觉有些现象当然可以被解释为具体历史的,但事实上普遍性的一面很难被彻底否认。比如作者声称assembly的知识整合方式是现代的、是帝国主义语境下的,而原始人类的认知方式是“栖居式”的、向前行进的;类似地,作者认为虚线、直线都是现代性的产物。我当然能理解作者的思路…制图学等现代技术的兴起强化了属于“现代”的线条,但是这样的研究真的可以仅从文化... 6.22于神兽之间。我对这类研究的结论总抱有些许疑惑,因为感觉有些现象当然可以被解释为具体历史的,但事实上普遍性的一面很难被彻底否认。比如作者声称assembly的知识整合方式是现代的、是帝国主义语境下的,而原始人类的认知方式是“栖居式”的、向前行进的;类似地,作者认为虚线、直线都是现代性的产物。我当然能理解作者的思路…制图学等现代技术的兴起强化了属于“现代”的线条,但是这样的研究真的可以仅从文化史的角度论述吗,涉及认知研究或多或少需要引入神经科学来进行讨论吧?而一旦引入神经科学的视角,文化史意义上非现代/现代的划分还会如此牢固吗? (展开)
0 有用 花猫谢恭霓 2024-11-15 17:30:04 上海
长知识的科普书,习得各种领域的专业词。
0 有用 一只大鱼 2024-11-09 22:59:19 广东
天才之作,赞叹不已!
1 有用 INTJ留尼旺猫 2024-10-24 04:19:01 上海
第一章对那种一谈到“书写”问题,就只会通过罗列各种“不确定”的修辞煞有介事地原地打转的理论修辞是很好的解毒剂,国内学界大量这类论文。对理解尼尔森·古德曼理论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记谱理论也很有辅助作用,也就是对分析美学要正面分析其“行动”如何展开,而不是简单跳过给一“不确定”性的观念概括,这类论文国内学界也是很多。
0 有用 卿本 2024-10-19 01:23:38 重庆
翻译的并不好。作者的理论叙述中矛盾的地方很多,并不是像他所说那么的自洽,其理论中心是作为一种方法来运作。希望下一版的编译能更好的做直接性的叙述呈现整个过程。每个章节中有许多零星小段落更有意思,适合选读的一本书
0 有用 子不语 2024-10-17 20:40:40 上海
看上去突兀,其实是对线的观念史研究,特别是现代性异化的阶段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