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
译者: 许明龙 / 马胜利
出版年: 2023-8
页数: 735
装帧: 精装
丛书: 新文化史名著译丛
ISBN: 9787100215626
内容简介 · · · · · ·
※14世纪法国一个200余人小山村里的江湖
※历史人类学名篇,心态史、微观史代表作
【编辑推荐】
《蒙塔尤》这本书是历史人类学名篇,是心态史、微观史领域的经典著作,也是年鉴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勒华拉杜里的代表作之一。书中从法国南部一个小村庄的角度,呈现了一个丰富具象的中世纪。文字流畅,深入浅出,极具可读性。
【内容简介】
蒙塔尤是法国南部讲奥克语的一个牧民小山村。1320年,时任帕米埃主教(后为教皇)的雅克•富尼埃作为宗教裁判所法官到此办案。在调查、审理各种案件的过程中,他像现代侦探一样发现和掌握了该山村的所有秘密,包括居民的日常生活、个人隐私以及种种矛盾、冲突等,并把它们详细记录下来。法国著名学者勒华拉杜里以历史学家的敏感和精细,发现并利用了这些珍贵史料,以现代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方法再现了六百多年前该村落居民的生活、思想、习俗的全貌和14世纪法国的...
※14世纪法国一个200余人小山村里的江湖
※历史人类学名篇,心态史、微观史代表作
【编辑推荐】
《蒙塔尤》这本书是历史人类学名篇,是心态史、微观史领域的经典著作,也是年鉴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勒华拉杜里的代表作之一。书中从法国南部一个小村庄的角度,呈现了一个丰富具象的中世纪。文字流畅,深入浅出,极具可读性。
【内容简介】
蒙塔尤是法国南部讲奥克语的一个牧民小山村。1320年,时任帕米埃主教(后为教皇)的雅克•富尼埃作为宗教裁判所法官到此办案。在调查、审理各种案件的过程中,他像现代侦探一样发现和掌握了该山村的所有秘密,包括居民的日常生活、个人隐私以及种种矛盾、冲突等,并把它们详细记录下来。法国著名学者勒华拉杜里以历史学家的敏感和精细,发现并利用了这些珍贵史料,以现代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方法再现了六百多年前该村落居民的生活、思想、习俗的全貌和14世纪法国的特点。
蒙塔尤的创作者
· · · · · ·
-
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 作者
-
许明龙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他1929年出生于诺曼底,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73年起担任法兰西学院近代文明史讲席教授。他先后出版有:《朗格多史》《朗格多的农民》《公元1000年以来的气候史》《历史学家的领地》《蒙塔尤,1294--1324年奥西克坦尼的一个山村》《巴黎-蒙彼利埃,1945--1963年间的和统一社会党》《历史学家中间》,参与编写了《法国经济和社会史》等 。
【译者简介】
许明龙先生,著名历史学者、资深翻译家。专研法国史,译有《蒙塔尤》《圣路易》《莱茵河》《罗芒狂欢节》等多部经典著作,以及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等。
马胜利先生,历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欧洲社会文化、法国历史和当代问题。译有《碎片化的历史学——从年鉴到新...
【作者简介】
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他1929年出生于诺曼底,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73年起担任法兰西学院近代文明史讲席教授。他先后出版有:《朗格多史》《朗格多的农民》《公元1000年以来的气候史》《历史学家的领地》《蒙塔尤,1294--1324年奥西克坦尼的一个山村》《巴黎-蒙彼利埃,1945--1963年间的和统一社会党》《历史学家中间》,参与编写了《法国经济和社会史》等 。
【译者简介】
许明龙先生,著名历史学者、资深翻译家。专研法国史,译有《蒙塔尤》《圣路易》《莱茵河》《罗芒狂欢节》等多部经典著作,以及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等。
马胜利先生,历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欧洲社会文化、法国历史和当代问题。译有《碎片化的历史学——从年鉴到新史学》《地球祖国》等。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蒙塔尤的生态:居所与牧羊人
第一章 环境与权力
第二章 家和家庭
第三章 居统治地位的克莱格家族
第四章 普通牧民
第五章 长途转场放牧
第六章 比利牛斯山牧羊区的人种志
第七章 牧羊人的心态
第二部分 蒙塔尤考古:从举止到神话
第八章 举止与性行为
第九章 克莱格家人的性欲
第十章 露水夫妻
第十一章 婚姻和爱情的规则
第十二章 婚姻和妇女地位
第十三章 对儿童的情感和对人生的划分
第十四章 村子里的死亡
第十五章 文化网络和社会结构:书籍与夜晚聊天
第十六章 社会结构:女人、男人和青年
第十七章 小酒店、弥撒、小集团
第十八章 心态工具——时间和空间
第十九章 对于自然和命运的态度
第二十章 巫术与灵魂拯救
第二十一章 圣母与圣人
第二十二章 宗教实践
第二十三章 沾染异端思想的人和纯洁派教士
第二十四章 羞耻心和犯罪
第二十五章 贫穷、施舍、劳动
第二十六章 民俗与鬼魂
第二十七章 死后与彼岸世界
第二十八章 家与彼岸世界
资料来源和鸣谢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权力与财富是教士在女人面前获得成功的最主要条件。正如有一天皮埃尔·莫里对蒙塔尤的另一个牧民所说,教士属于一种骑士阶级。他们最终会像快活的情夫和富有的骑士那样,爱骑谁就骑到谁的身上;莫里强调说:“本堂神甫们骑女人,骑马,骑骡子,他们不干任何好事。” 帕托是个私生子,但他是皮埃尔·克莱格的堂弟。尽管不是贵族,但他属于村里有钱有势的家族。帕托不喜欢拐弯抹角,对于女人,他一向如骑兵那样勇猛向前,就像他遥远的同乡纪尧姆·达坤廷公爵以往所做的,在这个私生子来看,贝阿特里斯只不过是一匹“良种母马”,要“骑到它身上,让她感觉到受摆布的滋味”。在贝朗热·德·罗克福尔还活着的时候,帕托·克莱格甚至就毫无顾忌地强奸了贝阿特里斯。这个胆大妄为的“骑兵”似乎并不怕城堡主大发雷霆,应当指出的是,这次“强奸”并没有留下太大的精神创伤。贝朗热死后,贝阿特里斯便不受拘束了。她成了寡妇,社会地位也下降了一档。他干脆和前不久在城堡里肆意强暴她的蒙塔尤色狼姘居了。贝阿特里斯对审问其私生活的富尼埃主教说:“从那以后,帕托便公开把我当做他的情妇了。” 其实帕托只是个插曲性的人物。在贝阿特里斯第一次守寡期间,真正重要的人物是帕托的堂兄,即克莱格本堂神甫。皮埃尔和前城堡夫人的私情是一段漫长的“教堂爱情”,它是在忏悔室里开始的。它的结束也是在教堂里:一个漆黑的夜晚,皮埃尔·克莱格怀着邪恶的念头为其情妇安排了睡床。 最初时,贝阿特里斯只是个前来忏悔的妇女,和其他人没有任何不同。很长时间以来,她和克莱格家的人增加了往来。夜晚,她和他们在炉火边共度社交聊天的漫长时光。有一天,她在圣母祭坛后面向堂区神甫进行忏悔。皮埃尔没有给她承认自己罪过的机会,却对她说:“你是世上最让我喜欢的女人。”接着便紧紧地拥抱了她,她马上离开了那里,心事重重,目瞪口呆,但并未恼怒…… 经过从封斋期到7月初这段正常期限的追求,贝阿特里斯被教士的魅力和口才征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九章 克莱格家人性欲 -
卷心菜是唯一予人们情感字眼的蔬菜。今天,人们仍然把己钟爱的朋友称作“我的卷心菜”,这如同称他为“我的兔子”一样。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环境与权利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蒙塔尤"的人也喜欢 · · · · · ·
蒙塔尤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 条 )





【转】陆启宏:年鉴学派与西方史学的转型——以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为例

蒙村家屋社会与亲属关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世纪晚期法国南部小乡村蒙塔尤的性、法律/乡规民约与社会。材料源于1318-1325年间,主教富尼埃在比利牛斯山的一个村庄进行的及其详尽的宗教审判问询。蒙塔尤是一个大约有250人的小村落,海拔1300米,是以信奉纯洁派异端的农民和牧羊人为主的典型家屋社会。大部分人口是文盲,... (展开)> 更多书评 27篇
论坛 · · · · · ·
和商务那个汉译版本有啥区别? | 来自Gustav熊 | 2024-06-19 15:14:40 | |
经典永流传 | 来自碟刹 | 2023-08-31 20:26:0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商务印书馆 (2007)8.9分 1050人读过
-
Penguin (2002)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1997)8.9分 366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1)8.6分 2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人类学】 (爱玛·包法利)
- 图书收藏阅读计划 (shuliguo2008)
- 2023年新书选录 (蒹木)
- 法国史学作品汉译 (栗子)
- 闲着没事读读书(二)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36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蒙塔尤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瞎逛的熊 2024-03-06 20:19:18 江苏
失望失望,原以为能从这个被烧死好几个的信奉异端山村了解到人在压力下在夹缝中思想以及生活变化的,而作者差不多完全割离了异端思想对这山村可能的影响这一点(只在最后几章略微涉及),而是把重点放在分析山民的最基本的生活状态上,老实说,不认为这种吃喝拉撒睡的生活境况会与其它信奉正教的山村能有多大的不同,如果割离异端思想以及镇压力量对人的影响,去挖掘这后来成为教皇(也不知是否有这成就影响)的宗教裁判官的审判记... 失望失望,原以为能从这个被烧死好几个的信奉异端山村了解到人在压力下在夹缝中思想以及生活变化的,而作者差不多完全割离了异端思想对这山村可能的影响这一点(只在最后几章略微涉及),而是把重点放在分析山民的最基本的生活状态上,老实说,不认为这种吃喝拉撒睡的生活境况会与其它信奉正教的山村能有多大的不同,如果割离异端思想以及镇压力量对人的影响,去挖掘这后来成为教皇(也不知是否有这成就影响)的宗教裁判官的审判记录就有些舍本求末了。 (展开)
1 有用 世界之夜 2024-05-01 11:18:34 广西
与《奶酪与蛆虫》相似,原始史料来自案件审讯记录。
0 有用 薛亚军xywm123 2023-10-02 17:38:11 湖南
心灵史微观史巨著
17 有用 北大小马 2024-03-02 16:47:50 山东
这本书已经不能用史学、微观史、新文化史等关键词将它框住了,它可以是文学作品,因为读者可以从中读到很多人在一个小世界中的生活故事:牧羊人皮埃尔短暂但却丰富的一生,平淡无味的同时却写满了中世纪任何吸人眼球的文化要素、算是正经女主的贝阿特丽斯豪放不羁的婚外爱情故事、掌权者克莱格一家眼看他起高楼却慢慢倾圮的家族往事;它也可以是百科全书版的风俗调查志,这家养了多少羊群,葬礼该怎么举办,人们日常吃些什么,棚屋... 这本书已经不能用史学、微观史、新文化史等关键词将它框住了,它可以是文学作品,因为读者可以从中读到很多人在一个小世界中的生活故事:牧羊人皮埃尔短暂但却丰富的一生,平淡无味的同时却写满了中世纪任何吸人眼球的文化要素、算是正经女主的贝阿特丽斯豪放不羁的婚外爱情故事、掌权者克莱格一家眼看他起高楼却慢慢倾圮的家族往事;它也可以是百科全书版的风俗调查志,这家养了多少羊群,葬礼该怎么举办,人们日常吃些什么,棚屋是怎么造成的等等;它也可以是法国中世纪人民的心灵史,他们的日常关切什么,他们有着怎样与官方一套并行不悖的民间哲学系统,什么在他们的心中最重要;它也可以是记录平民的喜怒哀乐,为本该无缘进入史书、档案的下层人民发声的学术著作,勒华拉杜里用冷冰冰的学术体例写出了一个山区小镇的温情故事。 (展开)
0 有用 hddremembers 2024-07-27 00:30:09 江苏
满本书写着班级斗争,穷人和富人信的不是一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