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自我”是一个动词,我们永远在“成为”
北师大心理学部教授王芳带来自我认知的力量
重新认识星座、MBTI,了解描述人格的多种工具
经典理论与现代研究,从外在行为去看内在心理
◎内容简介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和别人有何不同?
这些不同从何而来,对我又意味着什么?
现在的我可能发生改变吗?
这些无处不在的个体差异及其由来,正是人格心理学探索的主题。本书通过人格心理学的经典理论与现代研究,依托“人格特质”描画形形色色的个体,围绕“人格成因”梳理形塑个体差异的复杂力量,聚焦“人格动力”阐释个体差异的人生意义,丰富而深邃的心灵图景由此展开。
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自己。“人格”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我们永远都在“成为”,可以被描述却无法被定义。
◎作品看点
★ 北师大心理学部教授王芳人格心理学热门课程。
学习与从教心理学二十余年,在专业领域,作者长期在...
“自我”是一个动词,我们永远在“成为”
北师大心理学部教授王芳带来自我认知的力量
重新认识星座、MBTI,了解描述人格的多种工具
经典理论与现代研究,从外在行为去看内在心理
◎内容简介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和别人有何不同?
这些不同从何而来,对我又意味着什么?
现在的我可能发生改变吗?
这些无处不在的个体差异及其由来,正是人格心理学探索的主题。本书通过人格心理学的经典理论与现代研究,依托“人格特质”描画形形色色的个体,围绕“人格成因”梳理形塑个体差异的复杂力量,聚焦“人格动力”阐释个体差异的人生意义,丰富而深邃的心灵图景由此展开。
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自己。“人格”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我们永远都在“成为”,可以被描述却无法被定义。
◎作品看点
★ 北师大心理学部教授王芳人格心理学热门课程。
学习与从教心理学二十余年,在专业领域,作者长期在北师大开设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课程,至今在国内外心理学期刊发表专业文章70余篇;面向公众,基于专业研究、关注流动性问题的“一席”演讲引起人们对环境与心理关系的深度思考;立于自身,将“心理学作为精神世界的底”,不断获得心理学的滋养,也不断看到每个人的独特。本书基于“看理想”热门音频课程《致独特的你》而成,写给每一个独特的“我”。
★ 立足个体差异,从心理学视角回应“人性三问”。
围绕“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介绍人格的结构、形成机理及动力机制,从普遍意义上的人格特质描述到特定的成因分析再到具有动力性的生活方式解释,带我们从普遍到个体、从表浅到深入地了解人格,逐步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答案。
★ 经典理论与现代研究相结合,更好地认知自我。
网罗人格心理学领域代表性人物及理论,包括最现代又最贴近于自我认识的大五人格理论,以及弗洛伊德与经典精神分析、阿德勒与个体心理学、荣格与分析心理学、弗洛姆与人本精神分析、马斯洛与需求层次理论、罗杰斯与“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积极心理学、凯利与个人建构心理学、德韦克与实体论和增长论……将经典理论应用于对个体心理的认识,通过外在的行为去分析内在的心灵图景。
★ 重新看待星座、MBTI等性格测试,了解描述人格的工具。
星座科学吗?i人还是e人的分类是否有据可循?不同性格测试量表是科学还是迷信?我们可以相信哪些测试又该如何避免被测试贴标签?本书开篇即从星座讲起,并对MBTI测试做了精要介绍,书末附有“大五人格测验”,帮助我们重新认知不同的测试工具,将其作为认知自我的起点,进而超越其上,获得完善的自我认知。
★ “自我”是一个动词,我们永远在“成为”。
人格有其特质,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自我”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心理学家持之以恒的努力,就是要让我们看到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认识描述人格的各种工具和方法,也认识到人性的复杂,进而看到人性的光辉一面,去发现自己的优势,看到自由意志、选择和责任对人生的改写力量,成为完整而独特的“我”。
◎名家推荐
心理学有很多不同的类别、模型,但跟我们每个人最相关的,可能还是人格心理学。王芳老师是目前国内能够把人格心理学讲得最明白、清楚的其中一位非常有魅力的老师。由揭穿星座人格类型真相入手,逐步切入,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引导我们去看在科学上怎么理解人的性格类型,我们的人格是如何被形塑而成的,又该往何处去。许多最经典的心理学研究范式、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一一出庐。
——梁文道
心理学有很多分支领域,其中人格心理学是一门人生的哲学,是弗洛伊德、霍尼、马斯洛、华生、凯利、米歇尔等心理学大师们用自己一生总结出的人生精华建构起来的,哲理且实用。对于历经人生洗礼的中年人,学习人格心理学会对他回问人生谜题有帮助;对于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学习人格心理学会对他规划人生、防止心理脱轨有价值;对于希望塑造优质后代的父母,学习人格心理学会让他知晓积极品质培养的原理。
——许燕
我们何以不同的创作者
· · · · · ·
-
王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芳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研究领域为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讲授课程包括“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研究文章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公报》《人格与个体差异》《积极心理学杂志》《心理学报》等,译有《人格心理学》《努力的意义》等。
目录 · · · · · ·
第一部 人格特质:我是谁?
01. 星座科学吗?人格类型与人格特质
02. 内向者不合群?大五人格之外向性
03. 过于灵敏的“威胁探测器”:大五人格之神经质
04. 高责任心的人更长寿?大五人格之尽责性
· · · · · · (更多)
第一部 人格特质:我是谁?
01. 星座科学吗?人格类型与人格特质
02. 内向者不合群?大五人格之外向性
03. 过于灵敏的“威胁探测器”:大五人格之神经质
04. 高责任心的人更长寿?大五人格之尽责性
05. “好人有好报”还是“人善被人欺”?大五人格之宜人性
06. 创造力的人格基础:大五人格之开放性
07. “大五人格”是怎么来的?词汇学假设与因素分析
08. 五个足够吗?大五人格模型的局限性
09. 人性的阴暗面:暗黑人格
10. 性格决定命运?人格的稳定性和功能性
第二部 人格成因:我从哪里来?
11. 人格与生俱来吗?大脑功能与人格的关系
12. 进化的力量:自然选择与人格多样性
13. 一起向狮子扔石头?合作的进化
14. 都是基因惹的祸?人格的遗传基础
15. DNA即命运?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16. “内心的一罐金子”:依恋风格
17. 原生家庭即原罪?家庭教养
18. 看到鱼,还是看到水?文化与思维方式
19. 我,还是我们?文化与自我建构
20. 瘟疫如何影响人与文化?行为免疫系统
21.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社会生态环境与聚集性人格.
22. 以性别差异和心理疾病为例:自然与建构的合力
第三部 人格动力:我要到哪里去?
23.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弗洛伊德论心理能量
24. 没有不焦虑的生活,只有不思考的人生?弗洛伊德论心理冲突
25. 自我保护,还是自欺欺人?弗洛伊德论自我防御机制
26. 如何洞悉潜意识?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
27. 弗洛伊德的理论遗产:现代研究中的精神分析
28. 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阿德勒论自卑与卓越
29. 出生顺序会影响人格吗?阿德勒论家庭中的动力
30. 与远古精神对话:荣格论集体潜意识
31. 由暗方知明:荣格论原型
32. 要自由,还是要安全?弗洛姆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33. 生而为人的意义:马斯洛论心理需要
34. 逃不出使命的约拿:马斯洛论自我实现的人
35. 你喜欢当下的自己吗?罗杰斯论现实与理想自我的差距
36. 做自己,还是别人期待的自己?罗杰斯论自我的价值
37. 钱能买到幸福吗?积极心理学论财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38. 意义比快乐更健康:积极心理学论真实的幸福
39. 你我眼中的世界缘何不同?凯利论个人建构
40. 人格可塑吗?德韦克论努力的意义
结语 猜不透的“斯芬克斯之谜”
参考文献
附录 大五人格测验
· · · · · · (收起)
喜欢读"我们何以不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我们何以不同"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们何以不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9 条 )
> 更多书评 39篇
论坛 · · · · · ·
有没有类似的读书推荐? | 来自欣顿立方体 | 2024-10-04 21:02:44 | |
河边阅读 | 来自麒麟 | 3 回应 | 2024-10-04 03:02:1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心理学】 (爱玛·包法利)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尝试理解人类变化无常不可测心理相关小荐 (你的水兄弟)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我们何以不同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河豚西京烧 2024-04-27 21:50:54 广东
系统凝练的理论建构与切中要害的现象剖析,让人手不释卷。结语一句概括很有统领性:“人格”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它既刻画着人们在生活中惯常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彰显着人们在一系列特定情境下适应、调整与创造的可能性...我们永远在“成为”,可以被描述却无法被定义。
5 有用 铲屎大将军 2024-02-14 20:10:42 广东
今年读的第9本。距离五星差一颗星是因为本书并没有提出什么自己的理论 or 观点体系,但却通过“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这3个终极问题把心理学不同流派的精华以及近年来的研究结论做了很好的综述和科普。感觉心理学不是答案,而是看待世界和问题的思维角度。对这本书划了超多笔记,以后还要慢慢继续消化~
5 有用 暗敏 2024-04-14 12:51:34 广东
评分虚高了吧,也没什么新东西。
5 有用 清寒 2024-05-24 21:20:05 浙江
大五人格:外向型,神经质,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 那些在心理学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名字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弗洛伊德那里,人格发展的目的地是理性,他说“无知带来最大的破坏力”;在阿德勒那里是卓越,他说“缺陷让人变得更强大”;在荣格那里是精神整合,他说“我宁愿完整,而不是完美”;在弗洛姆那里是积极自由,他说“爱是现代人困境的唯一解药”;在马斯洛和罗杰斯那里是自我实现,他们说“活出真实的自己,成为可以... 大五人格:外向型,神经质,尽责性,宜人性,开放性。 那些在心理学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名字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弗洛伊德那里,人格发展的目的地是理性,他说“无知带来最大的破坏力”;在阿德勒那里是卓越,他说“缺陷让人变得更强大”;在荣格那里是精神整合,他说“我宁愿完整,而不是完美”;在弗洛姆那里是积极自由,他说“爱是现代人困境的唯一解药”;在马斯洛和罗杰斯那里是自我实现,他们说“活出真实的自己,成为可以成为的人”;在积极心理学那里是真实的幸福,他们说“幸福是享受乐趣并实现意义”;在凯利那里是丰富和多元,他说“你可以透过建构之窗看向未来”;在德韦克那里是成长与改变,她说“请相信努力的力量”。 (展开)
2 有用 蜜桃花栗鼠 2024-02-05 12:48:01 上海
两年前,道长在八分里说,一直希望可以在看理想App里引入值得被大家所听见的心理学。如今,听着王芳从荣格讲到弗洛伊德,从MBTI讲到大五人格,从社会环境讲到家庭养育,看似包罗万象,实则每一个分享的角度都不落俗套。她算科普吗?我觉得不算吧。是一种看人的角度,心理学的一个立面。(马斯洛的那几期好到我几乎要全文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