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围绕东南第一要缺两江总督,通过“湘人江督格局”和“北洋下南洋”两个概念和进程的深入探讨,将道咸至民初东南地区三次大的权势转移揭示出来,为晚清政治格局的演变贡献一条新的解释线索。在此基础上,突出南北关系,并尝试突破内外轻重、督抚专政的争议,提出“有重心的同治”格局,用以理解晚清政治的特色及出路。
江督易主与晚清政治的创作者
· · · · · ·
-
韩策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韩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近期主要研究晚清政治史、科举史、中国近代法律史、湘军史。出版专著《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合作整理校订《汪荣宝日记》《凌霄一士随笔》,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 · · · · ·
解释晚清政治的另一密钥 崔志海
前 言
第一章 从八旗到湘楚: 道咸之际东南的权势转移
第一节 八旗为主: 道光以前的江督人事结构
第二节 湘楚渐盛: 鸦片战争前后的江督选任
第三节 1860 年曾国藩出任江督的曲折及转折意义
· · · · · · (更多)
前 言
第一章 从八旗到湘楚: 道咸之际东南的权势转移
第一节 八旗为主: 道光以前的江督人事结构
第二节 湘楚渐盛: 鸦片战争前后的江督选任
第三节 1860 年曾国藩出任江督的曲折及转折意义
· · · · · · (更多)
解释晚清政治的另一密钥 崔志海
前 言
第一章 从八旗到湘楚: 道咸之际东南的权势转移
第一节 八旗为主: 道光以前的江督人事结构
第二节 湘楚渐盛: 鸦片战争前后的江督选任
第三节 1860 年曾国藩出任江督的曲折及转折意义
第二章 从纷更到稳定:“湘人江督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七年三往返: 曾国藩难以稳坐江督
第二节 非湘非淮: 曾国藩去世后的江督纷更
第三节 闻鼙鼓而思将帅: 刘坤一短暂督江的台前幕后
第四节 从左宗棠到曾国荃: 湘人江督格局的形成
第三章 从南北提衡到东南互保: 湘人江督格局的维系
第一节 1890 年刘坤一再任江督的台前幕后
第二节 北洋南洋一线牵: 甲午战后围绕直督和江督的政争
第三节 庚子事变前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的出处与政局变迁
第四章 “北洋下南洋”的发轫与湘人江督格局的难以为继
第一节 辛丑回銮前后清廷裁抑东南势力
第二节 袁世凯“北洋下南洋”的发轫
第三节 刘坤一去世后的江督人选
第四节 张之洞短暂督江的台前幕后
第五节 魏光焘督江后面临的挑战
第五章 湘人江督格局的终结与北洋下南洋的形成
第一节 铁良南下与江督纷更
第二节 铁良回京与湘系再遭重创
第三节 从湘人江督到北洋南下: 1904 年的沪上舆论
第四节 周馥督江与北洋下南洋的形成
第六章 江督之争与丁未政潮的一个新解释
第一节 庚子事变后瞿鸿禨崛起的因素与派别
第二节 瞿鸿禨整合力量抵制北洋的努力
第三节 岑春煊首次运动江督受阻
第四节 岑春煊与端方的江督之争
第五节 丁未政潮的一个新解释
结 论 江督易主与晚清政治
一、东南的三次权势转移
二、晚清的“南北”问题
三、晚清“有重心的同治”
附 录 清代两江总督年表
征引文献
· · · · · · (收起)
前 言
第一章 从八旗到湘楚: 道咸之际东南的权势转移
第一节 八旗为主: 道光以前的江督人事结构
第二节 湘楚渐盛: 鸦片战争前后的江督选任
第三节 1860 年曾国藩出任江督的曲折及转折意义
第二章 从纷更到稳定:“湘人江督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七年三往返: 曾国藩难以稳坐江督
第二节 非湘非淮: 曾国藩去世后的江督纷更
第三节 闻鼙鼓而思将帅: 刘坤一短暂督江的台前幕后
第四节 从左宗棠到曾国荃: 湘人江督格局的形成
第三章 从南北提衡到东南互保: 湘人江督格局的维系
第一节 1890 年刘坤一再任江督的台前幕后
第二节 北洋南洋一线牵: 甲午战后围绕直督和江督的政争
第三节 庚子事变前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的出处与政局变迁
第四章 “北洋下南洋”的发轫与湘人江督格局的难以为继
第一节 辛丑回銮前后清廷裁抑东南势力
第二节 袁世凯“北洋下南洋”的发轫
第三节 刘坤一去世后的江督人选
第四节 张之洞短暂督江的台前幕后
第五节 魏光焘督江后面临的挑战
第五章 湘人江督格局的终结与北洋下南洋的形成
第一节 铁良南下与江督纷更
第二节 铁良回京与湘系再遭重创
第三节 从湘人江督到北洋南下: 1904 年的沪上舆论
第四节 周馥督江与北洋下南洋的形成
第六章 江督之争与丁未政潮的一个新解释
第一节 庚子事变后瞿鸿禨崛起的因素与派别
第二节 瞿鸿禨整合力量抵制北洋的努力
第三节 岑春煊首次运动江督受阻
第四节 岑春煊与端方的江督之争
第五节 丁未政潮的一个新解释
结 论 江督易主与晚清政治
一、东南的三次权势转移
二、晚清的“南北”问题
三、晚清“有重心的同治”
附 录 清代两江总督年表
征引文献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中国史研究丛书(共7册),
这套丛书还有
《重构契丹早期史》《唐后期皇权问题研究》《货品易代》《抗战胜利后北平地区学生运动行为研究》《古代北京与西方文明》
等
。
喜欢读"江督易主与晚清政治"的人也喜欢 · · · · · ·
江督易主与晚清政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这是一本关于晚清的重磅历史类书籍
这是一本讲述晚清政 治 特色及出路的一本重磅学术类书籍! 我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初步啃完一遍!不愧是北大历史学系助理教授韩策老师。这本书的质量太高了! 最近尤其迷恋这种学术类书籍,虽然有难度,但是我真的特别享受读完后的那种成就感,太上头了! 这类书籍的读法我还...
(展开)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百部值得研读的中国近代政治史论著 (风正一)
- 文化漫笔 (森森)
- 2023年新书选录 (蒹木)
- 2020年代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选 (豆友007)
- 待购书目 (得似浮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02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江督易主与晚清政治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板樟鉴 2024-02-28 17:27:45 北京
“有重心的同治”! 努力学习研究方法!
2 有用 Slushy bolide 2023-12-13 20:59:24 天津
从江督人选切入思考晚清南北、湘淮、满汉、央地等几组重要关系。江督选任不单单看籍贯、履历,而涉及到不同力量的平衡与规划。选用何人起初多为平衡湘淮势力,而到光绪初年,则是由于堪任江督者只有湘系人物,此后湘属势力盘根错节,因此清末欲去除湘人江督的惯例也颇费了一番功夫。通过对具体的人的分析,清廷选任江督的考量以及“北洋下南洋”的筹划得以清晰呈现。同时,除了清廷的整体规划之外,枢臣与疆吏、督抚之间的政争也是... 从江督人选切入思考晚清南北、湘淮、满汉、央地等几组重要关系。江督选任不单单看籍贯、履历,而涉及到不同力量的平衡与规划。选用何人起初多为平衡湘淮势力,而到光绪初年,则是由于堪任江督者只有湘系人物,此后湘属势力盘根错节,因此清末欲去除湘人江督的惯例也颇费了一番功夫。通过对具体的人的分析,清廷选任江督的考量以及“北洋下南洋”的筹划得以清晰呈现。同时,除了清廷的整体规划之外,枢臣与疆吏、督抚之间的政争也是左右江督人选的重要因素。只是,从光绪初年的非湘人不可到清末的非袁不可,如何平衡各方力量始终是关系清廷统治稳定的重要课题,资源向北洋的过度集中破坏了平衡,满族亲贵不足以稳定大局,最终自相矛盾地造成了政治的失衡乃至覆亡。单篇论文的时候就仔细读过,非常优秀的晚清政治史研究。 (展开)
2 有用 临江仙 2024-02-04 15:56:08 辽宁
学长力荐,确实是上乘之作,尤其是结论部分,振聋发聩……
6 有用 Jerry 2024-03-06 12:10:26 山西
立论不错,细节的剖析也精彩,不过行文太过枯燥,实际上是一篇长论文就能讲完的事情和道理。
2 有用 鳳閣舍人 2024-04-23 16:27:57 河南
一反传统学界内轻外重,再反李细珠内外皆轻,立有重心同治说。政治史还是不要随意立模型,立不住,解释性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