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什麼是好生活?好生活是幸福的嗎?這些永不過時的問題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似乎都能回答一二。例如出身高低、榮譽有無或財富多寡等,是影響一個人是否生活得好及幸福的因素。然而為何日常經驗中,真正幸福者幾希?亞里斯多德在《尼科馬哥倫理學》試著與一般流行的幸福觀對話,並非全面否定社會傳統,而是為了替它們提供合理及堅實的哲學基礎。他指出「幸福是靈魂根據德性的活動」;對活動或行動的強調,凸顯出亞里斯多德與柏拉圖、蘇格拉底的差異,前者著重德性實踐,後二者偏向德性知識。這部著作的內容觸及諸多倫理議題:人生目的與幸福、運氣與外在善、德性、德性教育、道德責任、正義、不自制、友愛及快樂。儘管亞里斯多德是基於西元前四世紀城邦政治為背景思考,但本書對西方倫理學的發展,意義既深且長。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簡介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希臘名Aristotélēs,約384-322 BC)
古希臘哲學家及博學者,師從柏拉圖,並任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之師。他的著作豐富多元,學科涵蓋範圍極廣,從邏輯、形上學、物理學、氣象學、靈魂論、生物學、地質學,到倫理學、政治哲學、美學與修辭學。幾乎涵蓋人類知識的每一個面向,可謂是西方第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身為逍遙學派(The Peripatetics)的創立者,亞里斯多德開啟的學術傳統,為近代科學發展奠定基礎。
譯者簡介
徐學庸(泰雅族名Yukan Domi)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教於東海大學哲學系、輔仁大學哲學系及外語學院古典暨中世紀學程,並曾赴牛津大學訪問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洋古代倫理學及政治哲學。著有《靈魂的奧迪賽:柏拉圖《費多篇》》、《道德與合理:西洋古代倫...
作者簡介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希臘名Aristotélēs,約384-322 BC)
古希臘哲學家及博學者,師從柏拉圖,並任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之師。他的著作豐富多元,學科涵蓋範圍極廣,從邏輯、形上學、物理學、氣象學、靈魂論、生物學、地質學,到倫理學、政治哲學、美學與修辭學。幾乎涵蓋人類知識的每一個面向,可謂是西方第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身為逍遙學派(The Peripatetics)的創立者,亞里斯多德開啟的學術傳統,為近代科學發展奠定基礎。
譯者簡介
徐學庸(泰雅族名Yukan Domi)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教於東海大學哲學系、輔仁大學哲學系及外語學院古典暨中世紀學程,並曾赴牛津大學訪問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洋古代倫理學及政治哲學。著有《靈魂的奧迪賽:柏拉圖《費多篇》》、《道德與合理:西洋古代倫理議題研究》和《古希臘正義觀:荷馬至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價值及政治理想》;譯注有《《理想國篇》譯注與詮釋》、《《米諾篇》《費多篇》譯注》、西塞羅《論友誼》、《論老年》、《論義務》和《論目的》及陸克瑞提烏斯《論萬物的本質》;編譯有《希臘文明經典》。
目录 · · · · · ·
導論
延伸閱讀
亞里斯多德生平年表
尼科馬哥倫理學
第一卷 (A)
第二卷 (B)
第三卷 (Γ)
第四卷 (Δ)
第五卷 (E)
第六卷 (Z)
第七卷 (H)
第八卷 (Ɵ)
第九卷 (I)
第十卷 (K)
附件一 性格德性
附件二 關鍵辭彙簡表
跋
參考書目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人们认为行不公正是人能力以内的事,因而行公正是很容易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与邻妇通奸、殴打路人、向人行賄是容易的,是我们能力以内的,但是出于一种品质地做这些事情却不容易,也不是我们能力以内的事。其次,人们还认为,理解什么是公正、什么是不公正不需要专门的智慧,因为与法律相关的事务并不难了解。但是法律所列举的行为仅仅是它宣布为合于公正的行为。要理解一个行为怎样去做才是一个公正的行为,一个分配怎样去分才是一个公正的分配,远比理解医疗困难得多。在医疗中,了解蜜、酒、菟葵、熏灸、开刀的作用容易,但是要理解这些东西和技术如何以及什么时候用到一个什么样的人身上才会使他恢复健康,就同要当个医师一样困难。第三,也由于这个原因,人们认为,公正的人也同样能够行不公正,因为他们比别人更有能力做一件不公正的事,如通奸、打人,一个勇敢的人也更有能力丢弃武器,朝这个或那个方向逃跑。但是,怯懦和不公正并不是在于这些事情(除非偶性地),而是在于出于一种品质地做这些事情。这正像做一个医师和治疗一个病人并不在于开不开刀或用不用药,而是在于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做这些事情。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9.[受公正、不公正的对待与意愿行为] -
人们认为行不义(ἀδικεῖν)是取决于他们自己的(ἐφ᾽ ἑαυτοῖς),因此让自己是正义的人(τὸ δίκαιον εἶναι) ,也会是容易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与邻妇通奸、殴打路人、向人行贿是容易的,这些事取决于我们,但是以某种特定的方式(ὡδὶ ἔχοντας)做这些事情却不容易,也不取决于我们。类似地,人们还认为,要理解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义,不需要是智慧的,因为不难理解法(νόμοι)都说了些什么,但法说的这些只是出于偶然(κατὰ συμβεβηκός)而算正义。如何正义地行动和实施分配(πῶς πραττόμενα καὶ πῶς νεμόμενα δίκαια) ,这要比知道卫生健康上的事需要更多的工作。而关于卫生健康,了解蜂蜜、酒、喷嚏草、烧灼、开刀的作用容易,但是要理解这些东西和技术如何、何时用到一个什么样的人身上,才会使他恢复健康,就意味着成为一个医生。因此,人们认为,正义的人也同样能够行不义,因为正义的人并非不能,反而更有能力做这些不正义的事,如通奸、打人,一个勇敢的人也更有能力丢弃武器朝这个或者那个方向逃跑。但是,做这些事只是出于偶然而算懦弱行事、行不正义,以某种方式做这些事才是真的懦弱行事、行不正义。由此,行医和治病并不在于开不开刀或用不用药,而是在于以某种方式做这些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9.[受公正、不公正的对待与意愿行为]
> 全部原文摘录
尼科馬哥倫理學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2 条 )


《尼各马可伦理学》读书笔记


札记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至二卷梳理(伦理学基础课作业)

尼各马可伦理学 笔记(全本完)

【转】陈斯一:从需要到分享——亚里士多德论友爱的谱系

《尼各马可伦理学》概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四卷部分的笔记po在公号里啦 点击链接文字即可跳转 尼各马可伦理学1 尼各马可伦理学2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总体上说基于对人的活动的特殊性质的说明的目的论伦理学。 这种目的论伦理学有幸福论和德性论两种全是。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活动的性质的说明中,目的(幸福)与选择构成... (展开)
亚里士多德是这样说爱的

黄裕生 | 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幸福观”:理性的“理论活动”高于“实践活动”
> 更多书评 9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0 )
-
商务印书馆 (2003)9.3分 4226人读过
-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99)9.4分 230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17)9.5分 467人读过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8.5分 328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臺大出版中心⊰ (the Wor(l)d)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尼科馬哥倫理學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