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德] 阿莱达·阿斯曼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为什么我们惧怕和需要民族
原作名: Die Wiedererfindung der Nation:Warum wir sie fürchten und warum wir sie brauchen
译者: 韩瑞祥
出版年: 2023-12
页数: 323
定价: 65.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0229210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为什么我们惧怕和需要民族
原作名: Die Wiedererfindung der Nation:Warum wir sie fürchten und warum wir sie brauchen
译者: 韩瑞祥
出版年: 2023-12
页数: 323
定价: 65.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0229210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国家:制度、历史与文化 (🦉的瓦涅密)
- 民族主义研究书单 (沁颐)
- 书籍 (嘉日大川)
- 图书推荐手册 (蝴蝶罐頭)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6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民族的重塑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守望者 2024-09-26 10:52:35 广东
阿莱达·阿斯曼的书《国家的重塑》为21世纪如何重新思考国家这一概念提供了深入而富有智慧的讨论。面对日益增长的民族主义和全球危机,她分析了国家叙事的文化和政治维度,并呼吁对国家进行包容、民主和公民的重新定义。推荐所有关注身份认同和民主问题的读者的阅读。
0 有用 雪猫 2025-01-27 01:16:25 山东
阿斯曼批判了战后西方主流自由主义和一些左派学者彻底拒斥身份认同和民族归属的观点,在这种观点看来,一切跟身份认同挂钩的思想都能跟二十世纪的极权主义和种族迫害扯上关系,这种观点要求我们彻底摈弃和超越身份与认同的观点,走向完全以个体为基础的自由主义。阿斯曼认为正是这种对于身份和认同问题的忽略使得自由主义者们把这块阵地逐渐让渡给了一些近些年新兴的右翼民族主义观点。阿斯曼站在文化记忆的角度承认身份和认同问题... 阿斯曼批判了战后西方主流自由主义和一些左派学者彻底拒斥身份认同和民族归属的观点,在这种观点看来,一切跟身份认同挂钩的思想都能跟二十世纪的极权主义和种族迫害扯上关系,这种观点要求我们彻底摈弃和超越身份与认同的观点,走向完全以个体为基础的自由主义。阿斯曼认为正是这种对于身份和认同问题的忽略使得自由主义者们把这块阵地逐渐让渡给了一些近些年新兴的右翼民族主义观点。阿斯曼站在文化记忆的角度承认身份和认同问题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她又认为记忆研究为身份和认同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契机。她的意思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们在承认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伟大传统的同时,也必须要让大屠杀这样的历史事件在文化记忆当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也就对接了她关于功能记忆和存储记忆的观点。 (展开)
1 有用 不爱吃鱼的猫 2024-09-26 11:05:34 广东
阿莱达·阿斯曼的新书希望激发这样的辩论:它主张重新发明一种民主的、文明的、多元的民族形式,能够以团结的方式应对未来的巨大挑战。尽管评论届存在批评,但此书仍是关于国籍和身份的当前辩论中不可或缺的贡献。阿斯曼为民族主义话语提供了明确的替代方案,并展示了一个团结的公民国家的理念既不乌托邦也不过时。她对记忆政治和国家神话的分析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现有的国家观念,将其视为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维持社会凝聚力的一种可... 阿莱达·阿斯曼的新书希望激发这样的辩论:它主张重新发明一种民主的、文明的、多元的民族形式,能够以团结的方式应对未来的巨大挑战。尽管评论届存在批评,但此书仍是关于国籍和身份的当前辩论中不可或缺的贡献。阿斯曼为民族主义话语提供了明确的替代方案,并展示了一个团结的公民国家的理念既不乌托邦也不过时。她对记忆政治和国家神话的分析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现有的国家观念,将其视为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维持社会凝聚力的一种可能性。 另外,韩瑞祥教授的翻译质量极高,实乃精品译作! (展开)
2 有用 成功的曼 2024-03-01 18:23:32 湖北
既不是夹叙夹议的文章,更谈不上专业的研究论文,作者以一种非常感性的哲学思维回顾了德国民族这个概念的发展历程。 对于民族叙事题材听惯了的东方人来说,可从这本书了解战后欧盟对于民族和民族主义采取一种怎样的态度。 另外请一定坚持读到第五章,第五章道尽了辛酸泪。
0 有用 工地吃鱼仔 2024-06-05 21:59:57 德国
搞文化研究的专家行文就是既能让人理解又能触动读者。同时还没忘阴阳一下德国人的某些传统艺能:“在我试图把海德格尔晦涩的语言转换成浅显易懂的语言时,…的文本给了我很大帮助”(S.209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