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品方: 湛庐文化
原作名: Not by Chance Alone: My Life as a Social Psychologist
译者: 沈捷
出版年: 2024-2
页数: 241
定价: 89.9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73909619
内容简介 · · · · · ·
阿伦森作为一个性格腼腆、资质平平的小男孩,生于无财无势的家庭,在贫民区中长大,如何成为举世闻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年少时对哈佛大学望洋兴叹的“笨小子”,十年后竟成为哈佛大学教授?在本书中,阿伦森用自己的经历阐明了社会心理学的真理: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一个人可以不受儿时不愉快经历和个性缺陷的束缚,通过自我完善成就可能的自我。
在本书中,阿伦森追溯了他半个世纪以来的教学和研究经历,读者可以从中看到源于社会问题的、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科学研究是如何诞生的。此外,你还会读到阿伦森因积极推动住房公平法规的出台,遭到死亡威胁,因维护阿瑟·詹森的言论自由权而遭到抗议,被指责为“种族主义者”等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经历和故事,你会发现他不仅是一位天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家,还是一位致力于心理学传播的教育家,一位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行动家,一位心怀天下的伟大思想...
阿伦森作为一个性格腼腆、资质平平的小男孩,生于无财无势的家庭,在贫民区中长大,如何成为举世闻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年少时对哈佛大学望洋兴叹的“笨小子”,十年后竟成为哈佛大学教授?在本书中,阿伦森用自己的经历阐明了社会心理学的真理: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一个人可以不受儿时不愉快经历和个性缺陷的束缚,通过自我完善成就可能的自我。
在本书中,阿伦森追溯了他半个世纪以来的教学和研究经历,读者可以从中看到源于社会问题的、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科学研究是如何诞生的。此外,你还会读到阿伦森因积极推动住房公平法规的出台,遭到死亡威胁,因维护阿瑟·詹森的言论自由权而遭到抗议,被指责为“种族主义者”等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经历和故事,你会发现他不仅是一位天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家,还是一位致力于心理学传播的教育家,一位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行动家,一位心怀天下的伟大思想者。《阿伦森自传》将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我、社会与人性。阅读这本传记,我们将有机会大师直接对话,感受他的独立思考精神和人文情怀。
这本书除了为我们呈现阿伦森从一名普通学生成长为伟大心理学家的传奇一生,还让我们有机会一窥各项经典研究背后的故事,感受心理学家的生活样貌。从贫民区的穷小子到人人敬仰的大师,从完善认知失调理论到推广“拼图课堂”,本书既是一本大师自传,也是半部社会心理学史,通过阿伦森的倾情讲述,我们可以了解阿伦森研究的灵感是如何产生的,又经历过怎样的迷茫和探索,还能回到社会心理学的黄金时期,感受书中对众多心理学大师的鲜活描写,感受他们在学术研究以外的人格魅力。
阿伦森自传的创作者
· · · · · ·
-
埃利奥特·阿伦森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埃利奥特·阿伦森是当代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几乎没有一个学心理学的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他撰写的社会心理学经典教材《社会性动物》已更新至第12版,自出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数千万册,他为社会心理学做出了大量奠基性的、写进教科书的工作,是百年来唯一获得美国心理协会全部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在人们心中,阿伦森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是当之无愧的泰斗。
在这本书中,阿伦森用温柔而幽默的笔调,讲述了自己如何克服个性和能力上的不足,从出生贫民家庭的“笨小子”成长为影响整个心理学界的大师级人物。书中详细描述了入门考验实验、认知失调理论、阿伦森效应、拼图课堂等一系列经典实验和理论,既是一个男人不断超越自我的奋斗史,也是一位学者成就的忠实纪录。
全球十二大社会心理学领军人物联袂推荐!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周晓虹、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许燕等...
埃利奥特·阿伦森是当代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几乎没有一个学心理学的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他撰写的社会心理学经典教材《社会性动物》已更新至第12版,自出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数千万册,他为社会心理学做出了大量奠基性的、写进教科书的工作,是百年来唯一获得美国心理协会全部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在人们心中,阿伦森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是当之无愧的泰斗。
在这本书中,阿伦森用温柔而幽默的笔调,讲述了自己如何克服个性和能力上的不足,从出生贫民家庭的“笨小子”成长为影响整个心理学界的大师级人物。书中详细描述了入门考验实验、认知失调理论、阿伦森效应、拼图课堂等一系列经典实验和理论,既是一个男人不断超越自我的奋斗史,也是一位学者成就的忠实纪录。
全球十二大社会心理学领军人物联袂推荐!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周晓虹、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许燕等感动推荐,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迟毓凯倾情作序。美国心理协会前任主席菲利普·津巴多、《社会心理学》手册主编加德纳·林奇、畅销书《影响力》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共同推荐!
目录 · · · · · ·
推荐序 读大师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
中文再版序 跨越文化的对话
中文版序 我的改变之路
前言 成就可能的自我
第一部分 起点:成长的环境
第 1 章 不被看好的笨小子
第 2 章 一次难得的自我肯定
第二部分 方向:自我的探索
第3章 投入心理学的怀抱
第4章 毕生都想从事的事业
第三部分 成长:研究的开端
第5章 发现天赋的实验之旅
第6章 哈佛园中硕果累累
第四部分 变革:喜恶的答案
第7章 永失至亲,偶得密友
第8章 社会变革的风口浪尖
第五部分 回归:人生的起落
第9章 最后的风波与华丽退场
第10章 人生犹如过山车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始终坚持认为,每个人都需要依次明白两件事情:第一,我将何去何从?第二,我将与谁同行? 我深知,只有课前准备充分,才能在课堂上随意发挥,并对学生的各种反应应付自如。 他所有的结论我都不赞同,但作者无与伦比的论证天赋打动了我。有的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永远不要抱怨自己手里抓到的牌。从长远来看,好牌、一般的牌和烂牌出现的机会均等。任何白痴抓到全家福都会赢。打扑克的乐趣就在于想办法把手里的牌以最佳方式打出去。如果打法得当,再烂的牌也能赢。”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自我服务偏见(Self-serving bias) 将失败和不好的事情归因于外部环境,将成功和好的事情归因于自己,如个人的性格及特质。 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当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时,人人往往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衡量自己的观点和能力。社会比较又分为上行的社会比较和下行的社会比较。前者是指将自己与某种能力或特点比自己出色的人进行比较,后者即将自己与比自己差的人相比较。 自我合理化(Self-Justification) 人们为维护自尊而对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每个人都有维护良好的自我感觉的心理需要,当人们做出负面的行为时,往往会为其行为寻找理由,确保能够从正面看待自己。 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最初持有的某种错误的期望引发某些行为,最终使期望变成现实的现象。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当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自尊被满足以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是人们充分发挥 潜力的动力。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e) 一种对获得显著成就、掌握技能或迅速达到高标准的欲望。成就动机高的人往往愿意追求高难度目标,并且愿意把大量时间花在他们追求的目标上。 角色(Role) 处于特定社会位置的人被期望表现出的行为。 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 由于持有两个或多个不一致的认知而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觉,以及因为做了一件与自己正面的自我自我概念不符的行为而产生的不舒服感觉。 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 人们影响他人的各种方式,包括因他人的观点、行动或仅仅只是他人在场而导致的态度、信念、情感和行为的变化。 社会酬赏(Social Reward) 诸如表扬、积极的关注、实在的报酬、荣誉和感激之心等...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书中出现的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阿伦森自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阿伦森自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阿伦森自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1 条 )



真实、有趣的很—— 一些摘录

《绝非偶然》,绝对让你手不释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想想那些曾经带给我良好阅读体验的书,大体可归为两类:第一,故事平实,情感质朴,引人遐想,产生共鸣。第二,观点清晰,逻辑严密,一气呵成,醍醐灌顶。而当这两类体验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时,实乃读者之大幸。 在我看来,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的自传《绝非偶然》就是这样一本“... (展开)
追随兴趣或许能活得自在些——Leo鉴书135

失败的人各有其原因,成功的人看起来都很相似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近几年,我看过好几本“贫儿奋斗记”,比如《布鲁克林有棵树》、《乡下人的悲歌》,都是讲贫困出身的孩子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但是后者的意义高于前者:因为前者仅仅是文学创作,描述了一类人的生存状态,呈现了一幅时代图景;而后者的作者则站到了更高的高度,分析出了自己所... (展开)
读大师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绝非偶然》

从不完美的开局到完美的结局
论坛 · · · · · ·
是《绝非偶然》那本传记原版再译版本吗? | 来自sfdb123 | 2024-02-29 02:30:0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8.8分 3252人读过
-
Basic Books (2010)9.1分 175人读过
-
Basic Books (2012)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 想读的心理学书 (momo)
- 人事纪实 (森森)
- 哲学心理学 (一片树叶)
- 心理学 (明)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3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阿伦森自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夏小花的花 2025-03-13 07:38:08 广东
这种命运的转折点在现在社会还会发生吗?
0 有用 是阿瑶呀。 2024-09-05 10:23:19 湖南
年度最佳。
0 有用 不知道与知不道 2024-04-29 00:39:43 北京
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对于自身生活的反思和改进让人佩服,另外学术事业的成功也令人羡慕。但是作者虽然在后半部分努力地介绍自己的学术研究,但是对于到底是什么让他成为如此成功的一位学者,似乎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里面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他们的兄弟之情,他的哥哥对他的支持和指引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0 有用 用户6457124193 2024-08-18 18:02:33 湖北
语言风趣坦诚,可读性很强。从个人成长、家庭关系、事业发展方方面面都备受鼓舞,特别爱结尾,我己经坐了78年的过山车,每一段我都喜欢,有时骤然坠落,有时欢欣鼓舞
0 有用 阿力 2024-03-24 23:27:02 浙江
刚开始看感觉是看童话,但是读到后面才知道阿伦森的独特视角是敢爱敢恨且乐观积极。他的成功有运气因素,但是也是他苦心经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