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隆国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3-9世纪的欧洲政治与政治观念
页数: 412
定价: 138
装帧: 精装
丛书: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古典学研究丛书
ISBN: 9787301348840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3-9世纪的欧洲政治与政治观念
页数: 412
定价: 138
装帧: 精装
丛书: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北大古典学研究丛书
ISBN: 9787301348840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西欧、中世纪与西方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 罗马-拜占庭文明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 古典学书籍收藏(一) (三千三千)
- 德意志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 中世纪——一部历史 (上海の大うつけ)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3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紫罗欧 2025-06-09 17:01:03 江苏
·极好的书,不过部分章节间关联不大,略显散乱,国内以“加洛林”或“查理曼”为主题的专著还是太少了,期待后续研究 ·最喜欢加洛林政治史的部分,查理曼帝号的演变反映了法兰克国家的扩张与罗马帝国的框架被基督教世界的框架所取代的进程 ·从与basileus对应的rex Romanorum到imperator Romanum gubernans imperium,查理曼将“皇帝”名号从“罗马皇帝”中提取了出... ·极好的书,不过部分章节间关联不大,略显散乱,国内以“加洛林”或“查理曼”为主题的专著还是太少了,期待后续研究 ·最喜欢加洛林政治史的部分,查理曼帝号的演变反映了法兰克国家的扩张与罗马帝国的框架被基督教世界的框架所取代的进程 ·从与basileus对应的rex Romanorum到imperator Romanum gubernans imperium,查理曼将“皇帝”名号从“罗马皇帝”中提取了出来,成为了统治诸族群的“皇帝”,其意是将帝号与教宗加冕相分离,《分国诏书》也显示了这一点,但罗马教宗利用加洛林后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垄断了加冕称帝的途径,促进了罗马帝国向神圣的罗马帝国转化 ·法兰克的分割继承制传统实质是一种家族政治,其目的是分而和平,不论是墨洛温的长发王,还是加洛林的神圣家族皆是如此 (展开)
0 有用 Ioannes 2025-05-26 20:08:58 安徽
整本书似乎都是围绕公元800年查理曼称帝展开,论述上有些部分囿于罗列史事,有些部分让人眼前一亮但似乎又没有进行足够细致的梳理,另外,如“神圣的罗马帝国”以及“神圣家族”等核心概念似乎缺乏明确的解释和界定。全书最大的贡献可能就是为3-9世纪的欧洲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整体风格有点像国外的那些大佬们写的总结性通史。
9 有用 鸿渐 2024-06-28 22:39:15 湖北
首先,扎实清楚,但略显枯燥,有点像讲课稿的风格,有些地方似乎该写得更长点,例如教会历史学家的写作与传统史学家的关系,有些材料,如普罗柯比的史著似乎该更细致说明,还有所谓的写作风格问题; 其次,顺序似乎有点问题,时间顺序的写法似乎没能很好展现出观念的前后联系,第二章和第十一章属于一个观念史系统,但相距太远,第十一章似乎也并未向第二章回望,这条线没有理清楚; 再次,和第二个问题相似,其他几章中,传统帝... 首先,扎实清楚,但略显枯燥,有点像讲课稿的风格,有些地方似乎该写得更长点,例如教会历史学家的写作与传统史学家的关系,有些材料,如普罗柯比的史著似乎该更细致说明,还有所谓的写作风格问题; 其次,顺序似乎有点问题,时间顺序的写法似乎没能很好展现出观念的前后联系,第二章和第十一章属于一个观念史系统,但相距太远,第十一章似乎也并未向第二章回望,这条线没有理清楚; 再次,和第二个问题相似,其他几章中,传统帝国系统的衰落与基督教社会力量崛起的耦合、法兰克的罗马化、西部与东部象征资源的争夺与再分配三条主线纠缠在一起,似乎分开来写更好; 最后,我觉得在对历史学家观念或风格的讨论和对某些政治事件的讨论中始终存在缝隙,作者想写的是一个以经典主题为轴的观念系统,但用到的很多材料似乎是事实性的而非观念性的。 (展开)
6 有用 Gaiseric 2024-07-22 13:17:56 内蒙古
第七八九章的论述极其精彩,不同部分的研究综述也很清晰。 但这本书一方面似乎总会陷入到对具体史料的辨析和具体史事的梳理中,让论述的流畅性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是总感觉这本书其实依然是从对查理曼称帝事件的研究出发,去希望衔接上整个古代晚期拉丁西方政治观念的发展道路。书前半部分的内容似乎都是意在为加洛林“帝国”的诞生提供背景,但主线却又并不很清晰,因此是不是从族性(如为什么法兰克人能够承载“帝国”)、世俗... 第七八九章的论述极其精彩,不同部分的研究综述也很清晰。 但这本书一方面似乎总会陷入到对具体史料的辨析和具体史事的梳理中,让论述的流畅性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是总感觉这本书其实依然是从对查理曼称帝事件的研究出发,去希望衔接上整个古代晚期拉丁西方政治观念的发展道路。书前半部分的内容似乎都是意在为加洛林“帝国”的诞生提供背景,但主线却又并不很清晰,因此是不是从族性(如为什么法兰克人能够承载“帝国”)、世俗性(如Imperium和“皇帝”的含义)、神圣性三个维度来分别阐述会更清晰?毕竟神圣性并不是中古世界的唯一特征。且根据“欧洲的政治与政治观念”的题目,是否更应该将视野放在不同地区政治观念的整体性上,以及加洛林“帝国”观念在地方的反馈上? 同时95页提到西部的十五次僭位称帝似乎也值得详细的讨论。 (展开)
0 有用 浮一大白 2024-12-25 07:27:11 北京
中间部分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