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继《熊廷弼之死》后,作者唐元鹏又一部明史非虚构力作!
陈宝良、谌旭彬、郭建龙、刘勃、王笛、张向荣联袂推荐!
晚明江南,十面埋伏,
从奴仆、士大夫到皇帝,一起走入生死一线的危机时刻。
————————
【本书获誉】
⭐南方出版传媒2024年度南方好书;
⭐顶端新闻2024年度好书;
⭐第13届春风悦读榜“年度图书100”;
⭐豆瓣一周新书精选(8.15);
⭐当当新书热卖总榜最高排至15名;
⭐入选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刀锋图书秋季榜;
⭐入选出版人杂志8月最值得关注的23本新书;
⭐入选探照灯好书8月24部人文社科原创佳作;
⭐入选8月百道好书榜。
————————
【内容简介】
江南,一个长期以来繁华富庶、文风昌盛的地区,士大夫,封建王朝里一个尽享荣华、地位超然的社会群体,在晚明政事纷纭、世风日下的时代大势下,都难逃倾颓的命运。
本书聚焦于晚明时期六个...
继《熊廷弼之死》后,作者唐元鹏又一部明史非虚构力作!
陈宝良、谌旭彬、郭建龙、刘勃、王笛、张向荣联袂推荐!
晚明江南,十面埋伏,
从奴仆、士大夫到皇帝,一起走入生死一线的危机时刻。
————————
【本书获誉】
⭐南方出版传媒2024年度南方好书;
⭐顶端新闻2024年度好书;
⭐第13届春风悦读榜“年度图书100”;
⭐豆瓣一周新书精选(8.15);
⭐当当新书热卖总榜最高排至15名;
⭐入选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刀锋图书秋季榜;
⭐入选出版人杂志8月最值得关注的23本新书;
⭐入选探照灯好书8月24部人文社科原创佳作;
⭐入选8月百道好书榜。
————————
【内容简介】
江南,一个长期以来繁华富庶、文风昌盛的地区,士大夫,封建王朝里一个尽享荣华、地位超然的社会群体,在晚明政事纷纭、世风日下的时代大势下,都难逃倾颓的命运。
本书聚焦于晚明时期六个围绕江南士大夫发生的故事。他们或因朝堂争端,或因乡间龃龉,而泥潭深陷。轻则地位不再,财势散尽;重则被逼上绝路,家破人亡。被裹挟其中的,除却名臣豪绅、莘莘士子,还有平民、胥吏、奴仆等社会阶层,每一个人都不得不在历史片段中挣扎沉浮。
在历史的主流叙事中,这些普通个体的声音极其微弱,但作者深挖时人档案文书,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力求还原真实的人物故事,带领我们于历史细微处,感知大时代之下每个人的生死抉择。
————————
【编辑推荐】
📣晚明江南,繁华富庶的表面之下,已经暗流潜藏,危机四伏?
📣 六个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为何成了刀俎下的鱼肉?
⭐董范之变——湖州两大缙绅世家遭逢滔天巨祸,董家家财散尽,范家状元自缢,江南社会山雨欲来。
⭐荆熊分袒——宣城一件风化案,秀才兴风作浪,世家相互倾轧,朝野环环紧扣,乡间之火燃烧着京师朝局。
⭐火烧董家楼——一场婢女引起的纠纷,让董其昌家百幢华厦,一夜烧成白地,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郑鄤凌迟—— “惑父杖母”被判凌迟,郑鄤是党争下的牺牲品,还是“坑爹”的忤逆恶人?
⭐夜掘周家坟——当“胥吏均衡”被打破后,没有人是安全的。皇帝、官僚、胥吏、豪奴造好的火盆只差一颗火星。
⭐王氏复仇记——逼死王氏丈夫的是一门四进士的缙绅世家,她定要为夫报仇,坚信飞蛾扑火也能闪出一瞬的光辉。
📣看大时代里的小人物,胥吏、农户、奴仆、雇工、流氓……曾有过怎样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权力斗争、利益分歧、伦理纠纷、嫉妒、怨恨、算计……这六个历史故事背后,是亘古不变的复杂人心?
📣江南社会的动荡,如何波及朝堂,昭示晚明万历、天启、崇祯三朝的危局?
📣情节环环紧扣,写法通俗诙谐,随书附赠高清明代舆图,按图寻踪,俯瞰江南百景!
————————
【名家推荐】
若想深入了解明朝历史,江南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区域范例。江南不止是明代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地,更是科举最为发达、士大夫力量极其兴盛的地区。晚明江南士大夫危机的出现,地方秩序的颠倒,固然是士大夫鱼肉乡里所致,却又预示了当时的社会已经陷入困境,以暴力为呈现方式的社会流动随之而来。
——陈宝良(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江南是明帝国的经济命脉所在,是明帝国政治结构、社会结构最为复杂的区域。唐元鹏兄这本《江南困局》通过解剖江南民间社会运作的历史细节,将那个表面斯文风流、内在仍以野蛮为底色的时代再度呈现在读者面前。只有理解了江南困局,才能洞悉明帝国暮年陷入了怎样的泥潭。
——谌旭彬(历史作家、资深历史编辑)
一本生动的微观史,晚明社会的百态图。我们会看到,地理大发现对中国并非毫无影响,它促成了世俗力量的兴起,冲击着中国传统的秩序观,在晚明社会留下了一幅幅光怪陆离又生机勃勃的画面,令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深思。
—— 郭建龙(历史作家)
本书行文如同江南的春潮,盛世的余晖仍然铺洒在江面,大水悄悄漫过许多人的口鼻,不想让自己绝望的人们,仍然可以假装那只是无关紧要的微澜。
——刘勃(历史作家、编剧)
明朝真是一个神奇的时代,留下了许多神奇的故事:状元郎在自己的家乡,被草民逼得家破人亡;一门四进士,祖宅被奴仆侵占,却无力讨回……到底后面发生了什么?推荐阅读《江南困局》,在书中去寻找答案。这本书告诉我们,历史并不总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强者可以横行乡里,弱者任人宰割。历史就是这样复杂,其过程和结局经常是出乎意料,并非“常识”就能告诉我们事件的本相。
——王笛(澳门大学人文学院讲席教授)
江南困局的创作者 · · · · · ·
-
唐元鹏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唐元鹏,资深媒体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先后任职于新华社广东分社《体育参考报》、《南方都市报》,曾担任《新周刊》编辑总监、副主编兼新媒体CEO。著有《熊廷弼之死:晚明政局的囚徒困境》。
目录 · · · · · ·
第一章 被草民逼死的状元
第二章 一件扳倒熊廷弼的风化案
第三章 董其昌豪宅遭强拆
第四章 被千刀万剐的学霸
第五章 挖了宰相的祖坟
第六章 让钱谦益为难的女人
参考文献
后 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想要永绝后患,就要轻徭薄赋,在即使千百年都换汤不换药的秦制帝国里,明白人仍然很多,都知道逼太紧,老百姓没饭吃,就要造反,但是如果看大明的赋税,明面上是很轻的,为何闹到了这个地步? 全因帝国盘剥与人民生存之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了。如前文所述,除了正税,还有各种苛捐杂税,以及看不到的各级官吏的中饱私囊,所有这些搜刮与人民生存之间的平衡点,在宜兴民变中被打破了。 而这个平衡点,我们给它取一个名一“胥吏均衡”。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挖了宰相的祖坟 -
......东林诸君势大之后就忙着起复同党、钦定逆案、清算阉党流毒,对于辽东危机和全国性财政危机没有半分可行之策。 直到崇祯二年(1629年)的己巳之变,满洲八旗围攻京师,这让崇祯猛然醒悟:东林党天天让他亲君子远小人,身边已经几乎全是东林党了,怎么国事还是这样?显然是亲君子远小人不好使啊。从此崇祯算是明白了,光讲道德文章是不行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四章 被千刀万剐的学霸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江南困局"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江南困局"的人也喜欢 · · · · · ·
江南困局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1 条 )
> 更多书评 81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脑仁儿神经性肿大 (菜蒲团)
- 书单|万有引力书目 (万有引力)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 明清史 (正直)
- 明清之际 (ZG)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79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江南困局的评论:
feed: rss 2.0
33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24-08-15 14:28:31 浙江
具体而微,因而放大。明朝士大夫这个看似很牛的社会阶层,也会因为家族竞争、朝堂政治倾轧,被卷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斗争中。在明代笔记中有一些耸人听闻的事件,比如王世贞《弇州史料》中的“缙绅惨祸”一条记录了缙绅的一系列杀身之祸。有前监察御史被童仆出卖,遭强盗杀害;有兵部主事因地方仇怨,被仇人入家劫杀,开肠破肚;更有退休知府因贪图他人田地,强买强卖,对方假意同意,然后寻机将知府主仆二人绑票,逃到海上后,以... 具体而微,因而放大。明朝士大夫这个看似很牛的社会阶层,也会因为家族竞争、朝堂政治倾轧,被卷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斗争中。在明代笔记中有一些耸人听闻的事件,比如王世贞《弇州史料》中的“缙绅惨祸”一条记录了缙绅的一系列杀身之祸。有前监察御史被童仆出卖,遭强盗杀害;有兵部主事因地方仇怨,被仇人入家劫杀,开肠破肚;更有退休知府因贪图他人田地,强买强卖,对方假意同意,然后寻机将知府主仆二人绑票,逃到海上后,以残酷的手法将二人凌迟,割下来的肉用盐腌渍,惨不忍睹。在由儒家士大夫把持的传统历史书写中,我们一般很少能看到和平时代如此暴虐的杀戮。或许是儒家士大夫刻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文明祥和的民间图景。但实际上,即使在文明程度最高的江南地区,仍然有盗匪横行,杀人越货司空见惯,野蛮仍然是那个时代的底色。 (展开)
8 有用 蓮花去國一千年 2024-12-28 09:20:42 天津
有趣的是晚明史料本身而不是作者那浅陋的史识。翻译点晚明史料的文言文,再加上点狗屁不通的读后感就能上8分,我只能说打高分的人是完全没吃过好的。
8 有用 五月阿隆 2024-08-06 15:43:39 北京
六个江南士人家族的故事。从最著名的民抄董宦,到后起的科举家族,基本都逃不开“党争”二字,从严党清流到阉党楚党东林党,党争不仅在京师,在内阁,也在于地方,很多士人家族虽远离朝堂,但也会随着朝堂斗争的命运同起同落,甚至包括科举中第与否,都在这种争斗中体现。比如第一个故事里的范应期,通过“科举移民”才中第,会试排名193,但殿试因为前一年严党倒台,他以此大作文章,大谈忠君,敏锐的把握住嘉靖的心思,最终逆... 六个江南士人家族的故事。从最著名的民抄董宦,到后起的科举家族,基本都逃不开“党争”二字,从严党清流到阉党楚党东林党,党争不仅在京师,在内阁,也在于地方,很多士人家族虽远离朝堂,但也会随着朝堂斗争的命运同起同落,甚至包括科举中第与否,都在这种争斗中体现。比如第一个故事里的范应期,通过“科举移民”才中第,会试排名193,但殿试因为前一年严党倒台,他以此大作文章,大谈忠君,敏锐的把握住嘉靖的心思,最终逆袭成为状元;钱谦益这名东林党后辈就是经过殿试内阁直接提拔为第一。明末往往会出现科举家族,一人中第往往子孙后代会连着中,其中曲折有很多不为外人道的,很多人还包揽冠亚军,里面都与党争密切相关 民众也一样会利用党争带来的变化为自己牟利,民抄董宦在明末并非个例,熟练地运用“弱者的武器”,是江南环境变化的核心 (展开)
3 有用 辛木 2024-08-25 16:00:49 广东
既然前途茫茫看不到路,那就当一条搅混局面的鲶鱼。 董其昌的故事,让人感慨,就算字画再出名 没有政治地位,又如何能保起家呢。 周延儒和崇祯的结局,结合现实中看到的景象,历史时时刻刻在重演啊
4 有用 凤烟 2024-11-27 15:44:04 四川
看了第一个案子就弃了 ,作者不断为土豪劣绅洗地,把董家和其一手培植的为祸乡里的恶仆切割……光说贼挨打,不说贼吃肉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