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议事规则是人类社会各种群体活动的操作型基石。《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2版)》完整概括了最新发展的议事规则体系,是一本经典、全面、权威的议事规则工具书,也是各类组织治理和群体有序决策的必备参考手册。这些议事规则经过了上百年时间的检验,是维持会议秩序、优化会议程序、提升会议效率的实用方法,在各种议事场合中都受用。《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2版)》不仅解决了十几年来大量读者咨询中反映的共性问题,而且扩展了新的规则和程序,补充了更详尽的解释和说明,反映了议事规则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简介 · · · · · ·
亨利•马丁•罗伯特(Henry Martyn Robert),“罗伯特议事规则”创始人。在民间组织和教会当中从事了多年的会议实践后,亨利•罗伯特开始研究议事规则,并于1876年2月出版了第1版《罗伯特议事规则》。1901年,他从美国陆军退役以后开始从事工程咨询工作,并把生命的最后十年全部奉献给议事规则的编撰事业。
莎拉•科尔宾•罗伯特(Sarah Corbin Robert),罗伯特的儿子小罗伯特之妻,《罗伯特议事规则》修订版的受托人。这套规则在历史上最全面的一次修订,即1970 年出版的《罗伯特议事规则(新修订版)》,就是在她的带领下完成的。
亨利•M.罗伯特三世(Henry M.Robert III),罗伯特将军之孙。最早从协助母亲莎拉•科尔宾•罗伯特编撰 1970 年版的《罗伯特议事规则(新修订版)》开始,参与这套规则的发展事业。他同时持有圣约...
亨利•马丁•罗伯特(Henry Martyn Robert),“罗伯特议事规则”创始人。在民间组织和教会当中从事了多年的会议实践后,亨利•罗伯特开始研究议事规则,并于1876年2月出版了第1版《罗伯特议事规则》。1901年,他从美国陆军退役以后开始从事工程咨询工作,并把生命的最后十年全部奉献给议事规则的编撰事业。
莎拉•科尔宾•罗伯特(Sarah Corbin Robert),罗伯特的儿子小罗伯特之妻,《罗伯特议事规则》修订版的受托人。这套规则在历史上最全面的一次修订,即1970 年出版的《罗伯特议事规则(新修订版)》,就是在她的带领下完成的。
亨利•M.罗伯特三世(Henry M.Robert III),罗伯特将军之孙。最早从协助母亲莎拉•科尔宾•罗伯特编撰 1970 年版的《罗伯特议事规则(新修订版)》开始,参与这套规则的发展事业。他同时持有圣约翰学院(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市)名著课程体系的学位以及拉瓦尔大学(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物理学学位。他在美国议事规则专家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Parliamentarians)担任议事规则专家。
威廉•J.埃文斯(William J. Evans),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迈尔斯与斯托克布里奇律师事所(Miles & Stokebridge)合伙人。毕业于约翰斯•普金斯大学,并获得马里兰大学法学院法律学位。他鱼1979—1981年任美国议事规则专家协会会长,也曾担住过该协会议事规则专家。从1970年开始,他参与了连续四版《罗伯特议事规则》的修订编撰工作。
丹尼尔•H.霍尼曼(Daniel H.Honemann),马里兰州律师,巴尔的摩怀特福德、泰勒与普莱斯顿律师事务所(Whiteford, Taylor & Preston)高级顾问。毕业于麦克丹尼尔学院,并取得马里兰大学法学院法律学位。他参与了《罗伯特议事规则》第9版与第10版的编撰工作。
托马斯•J.鲍尔奇(Thomas J. Balch),华盛顿特区社会活动家和立法分析师。他曾任美国议事规则专家协会议事规则专家。毕业于威廉姆斯学院和纽约大学法学院,是伊利诺伊州的执业律师。参与了《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0版)》的编撰工作。
丹尼尔•E.西博尔德(Daniel E. Seabold),霍夫斯特拉大学数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逻辑学和集合论。毕业于麦克丹尼尔学院,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数学博士学位。
希姆尔•戈伯(Shmuel Gerber),毕业于纽约城市大学斯塔滕岛学院获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2008—2009年期间担任《美国议事规则专家》季刊助理编辑,是一名职业的文字编辑和议事规则专家。
袁天鹏,议事规则专家,《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0版)中文版第一译者,中国化推广的开创者,美国议事专家协会(NAP)中国第一位会员,《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青年领袖”,《南风窗》2007年“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北京大学BiMBA客座讲师,壹基金、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治理顾问,帮助企业、政府、公益组织、城市与农村社区、教育机构等提升议事能力、培养规则意识以及完善组织治理,在安徽南塘村、深圳文华社区和南京弓箭坊社区等地开展基层实践。
孙涤 1949年生于上海。曾获得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得州大学管理学博士,并担任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正教授及信息管理系主任、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深圳发展银行首席信息官等职务。曾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美国富布莱特学者、美国教授学者协会(加州)会长,以及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院校的兼职教授。
致力于探索人际合作的价值、规则、观念和效率,及其文化渊源和组织演化;传播现代管理的知识理念和工具方法,为之撰述和出版作品二十余种,包括《青铜法则》、《管理琐话》、《市场的博弈》、《罗伯特议事规则》(合译)等。
对中国文籍素有爱好,尤喜《易经》、《道德经》等史典,研读四十余载。近年来集中专研《易经》,将思索和悟得分享与人,《易卦解构》即其努力的一个突破。本书运用计算机的数据分析和图像处理、辩证逻辑和统计方法,来解析易经的卦象结构,揭示其数理底蕴,据以建立起易卦整体结构和各类排序,以及个卦之间的种种联系。在此创新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易学诸多“元问题”的合理解答,进而开发易学的新应用和“相反相成”宇宙观的新诠释。
目录 · · · · · ·
中文版序二
中文版序三
译者导读
原著第12版前言
原著导言
通用议事规则的根本原则
第一章 协商会议的类型和规则体系
§1.协商会议
协商会议的特征
协商会议的类型
委员会或小董事会议事规则的灵活应用
§2.会议和组织的规则体系
法人证书
章程
议事规则
一般管理规则
惯例
第二章 协商会议的议事程序
§3.基本规则和程序
协商会议的最小构成
礼节规范
宣布开会与会议程序
将事务提交会议考虑的方法
取得和分配发言权
§4.动议的处理
将动议提交会议考虑
对动议的考虑
默认一致同意
其他动议与主动议的关系
第三章 动议总述
§5.动议的分类及优先级顺序
动议的分类
辅动议的基本概念
§6.各动议的描述
主动议
附属动议
优先动议
偶发动议
再议类动议
§7.动议的标准描述特征
第四章 会议的场与次
§8.场与次、休息与休会
概念
概念之间的关联
次的重要性
§9.会议的具体类型
例行会议
临时会议
后续会议
年度会议
闭门会议
公开会议
电子会议
第五章 主动议
§10.主动议
实质主动议和程序主动议的区别
标准描述特征
主动议的形式
不合规的主动议
主动议的处理
本书中所有举例的格式
格式与举例
事先告知
通过与追认
第六章 附属动议
§11.搁置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12.修改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以及举例)
填空
§13.委托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14.改期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15.调整辩论限制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16.结束辩论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17.暂停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第七章 优先动议
§18.要求遵守议程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19.提出权益问题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20.休息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21.休会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 22.指定后续会议的时间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第八章 偶发动议
§23.秩序问题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24.申诉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25.暂缓规则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26.反对考虑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27.拆分议题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28.逐段或逐条考虑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29.起立重新表决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30.关于表决方式的动议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31.关于提名的动议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32.请求免责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33.请求和咨询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以及举例)
第九章 再议类动议
§34.恢复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35.取消或修改已通过的决定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取消并从纪要中删除
§36.收回委托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37.重议
标准描述特征
进一步的规则和说明
格式和举例
重议并先记录
第十章 动议的重提和不良动议
§38.动议的重提
同次会议不可重提以及例外情况
不同次会议却不可以重提的情况
§39.故意拖延和无效动议
故意拖延
无效动议
第十一章 有效人数与会议程序
§40.有效人数
有效人数的规则
有效人数规则的实施
强制出席
§41.会议程序和议程
标准会议程序
调整事务的顺序
议程项
议程和日程
第十二章 发言与辩论
§42.发言规则
准许发言权
多人同时申请发言权
打断已经取得发言权的成员
§43.辩论规则
辩论相关的流程
辩论的次数和时间
辩论限制的调整
辩论的礼节
限制主持人参与辩论
辩论之外可被允许的简短讨论
如何判断动议的可辩论性
第十三章 表决
§44.表决额度
过半数表决——基本要求
三分之二表决
衍生的表决额度
相对多数表决
平局以及主持人参与表决
§45.表决流程
表决的权利和义务
一般的表决方式
其他的表决方式
第十四章 提名与选举
§46.提名与选举
提名
选举
第十五章 官员、会议纪要和官员报告
§47.官员
基本原则
选举产生的官员
指派产生的官员和顾问
空缺
§48.会议纪要和官员报告
会议纪要
官员报告
第十六章 董事会和委员会
§49.董事会
执行董事会
当然董事
董事会的官员
董事会的下属机构
董事会的运作
§50.委员会
委员会的指派
委员会的运作
§51.董事会和委员会的报告
报告的基本考虑
董事会报告
委员会报告的格式与听取
委员会报告的处理
口头报告、阶段报告与少数方报告
§52.全体委员会
全体委员会
准全体委员会
非正式考虑
意见的形成
第十七章 公众集会与成立组织
§53.公众集会
公众集会的特征
公众集会的召开
处理召集函中指定的事务
公众集会的休会
系列公众集会和临时组织
§54.成立固定组织
第一次筹建会议
章程起草委员会的工作
第二次筹建会议
§55.组织的合并与解散
组织的合并
组织的解散
第十八章 章程
§56.章程的内容和结构
章程的实质及其重要性
章程起草委员会
章程的章节设置
章程范例
章程的解释
§57.章程的修改
修改章程的方法
章程修正案的修正案
章程修正案的事先告知
章程修正案的生效时间
章节条款的编号与标题
第十九章 代表大会
§58.代表大会
章程中的基本规定
代表和候补代表
磋商会议
§59.固定组织的代表大会
事先准备
议事规则专家的服务
代表大会的正式组织流程
资格审查委员会
特别议事规则委员会
日程委员会
组办委员会
决议委员会
§60.非固定组织的代表大会
第二十章 纪律惩戒程序
§61.成员与非成员的纪律
处理会场上的违纪行为
会场外的违纪行为和审理
§62.处理官员的行为不当或失职
在会场上应对主持人滥用权力
解除官员职位
§63.调查与审理
双方的权利
公正的审理程序
纪律委员会
附录
I.附属动议与优先动议的优先级顺序图表
II.动议规则总表
III.动议的句型格式
IV.发言权和附议的规则
V.动议的辩论与修改特性
VI.要求三分之二表决的动议
VII.动议的重议
VIII.选举计票规则
IX.动议的中英文对照表
X.电子会议规则范例
索引
英汉对照表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孙中山于1917年写了一本小册子《民权初步》,内容实即议事规则,他称之为“议学”。他在自序中说:“夫议事之学,西人童而习之,至中学程度,则已成为第二之天性矣。”“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数百年于兹,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以!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无论对一个问题已经辩论了多久,都可以改期。改期的理由可以是换一个时间更方便,也可以是因为大家通过辩论觉得做决定还为时尚早。不要把这种动议与“搁置"混淆,后者并非真正的推迟,而是要“阻挠”(kill)它。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14. 改期
> 全部原文摘录
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2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6 条 )




罗伯特议事规则里最重要的四个字

规则的背后是天才的清晰思考


学会民主开会不仅仅是观念活,还是个技术活!

> 更多书评 4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格致出版社 (2015)8.6分 246人读过
-
Da Capo Press (2000)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世纪出版集团 格致出版社 (2008年1月)8.6分 1425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05)8.4分 26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社会学 (Miss)
- 2024签售 (X Cullen)
- 2025年购书记录 (王十七)
- 不知又有多少书(2024.1.1- 12.31) (到里斯本看海)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2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