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躺平”“发疯”到“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自我diss + 不配得感,东亚人被嫌弃的一生——
自责的根源在于“想珍重自己”。
不如将自恋化为前进原动力,
献给脆弱一代、宅一代的解毒剂。
——————————
【内容简介】
自恋是我们活在世上不可或缺的情绪,甚至是健康的标志。承认并培养潜藏在每个人心中的自恋,比浅薄的“自我认同”要好得多。
精神分析学者斋藤环梳理“自恋”概念在心理学中的定义和演变,分析当代年轻人的“点赞成瘾”“自我否定”“不配得感”“高自尊低自信”等具体现象,引导我们如何寻找“自我伤害”的根源,开创性地呼吁自恋的重要性。
重新审视“没用”的自己,寻找健全的自爱方法。
——————————
【编辑推荐】
🤍 为茧居(“家里蹲”)去除污名,为自恋正名:
爱自己不是坏事,当个废物,也没关系~
献给脆弱一代、宅一代的解毒剂
.
自恋是毒,也是...
“躺平”“发疯”到“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自我diss + 不配得感,东亚人被嫌弃的一生——
自责的根源在于“想珍重自己”。
不如将自恋化为前进原动力,
献给脆弱一代、宅一代的解毒剂。
——————————
【内容简介】
自恋是我们活在世上不可或缺的情绪,甚至是健康的标志。承认并培养潜藏在每个人心中的自恋,比浅薄的“自我认同”要好得多。
精神分析学者斋藤环梳理“自恋”概念在心理学中的定义和演变,分析当代年轻人的“点赞成瘾”“自我否定”“不配得感”“高自尊低自信”等具体现象,引导我们如何寻找“自我伤害”的根源,开创性地呼吁自恋的重要性。
重新审视“没用”的自己,寻找健全的自爱方法。
——————————
【编辑推荐】
🤍 为茧居(“家里蹲”)去除污名,为自恋正名:
爱自己不是坏事,当个废物,也没关系~
献给脆弱一代、宅一代的解毒剂
.
自恋是毒,也是药!与其彻底清除,不如适度共存——
挂在嘴边的自我diss、时时萌生的不配得感,
越来越严重的“家里蹲”问题,
潜藏于内心深处的自我否定、自我伤害,
其实只是我们保护自我的铠甲!
自我伤害式自恋的呈现,大多是“理想中的自己”在批判“不好的自己”。
而健康的自恋,是我们活在世上确认自我、巩固自我的手段,是能使人变得幸福的自恋。
.
🤍 关于自恋的心理自助使用手册:
越来越多的人无法坦率地喜欢自己,自我认同出了问题
东亚年轻人得了一种时代情绪病,怎么办?
.
对于当代东亚年轻人来说,
困扰我们的从来不是太自恋怎么办,
而是配得感低怎么办!
从来不是发现自己NPD如何自救,
而是发现自己是不会拒绝的讨好型人格怎么自救!
这本自助手册,与我们切身息息相关,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
是一本温柔地指出痛处的书,是带我们安抚珍视负面情绪、更稳定锚定自身的药方。
.
🤍 “死宅”与“宅文化”,“现充”与“阴暗怪”,
“社交障碍”与“不想上班”,“点赞上瘾”与“人设崩塌”……
属于我们当下时代、属于年轻人的精神分析大师层层剖析,答疑解惑
.
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日本精神科医生斋藤环,
同时也是精神分析学者和大学教授,还是活跃的文化批评家。
他擅长用自身体验去切入理论性话题,为每一个年轻人写书。
他将所有我们最熟悉的定义与设定分析透彻,
共情深陷泥沼的我们那些难以明言的痛苦,
他拉住迷途的年轻人的手,带我们走出迷雾。
.
🤍 坚强向上的社交假面下,是孤独、想要被看见的软弱的我!
“双面人”视觉设计,小开本生活实用书,提供能量,轻便易读。
知名设计师汐和操刀,双封设计,护封使用有透感特种纸,与内封呼应:
影影绰绰的紫绿色行走的人恰如每个人自恋与自伤的两面,
唯有正视,才能珍惜、拥抱我们身上所有正面和负面情绪。
内文采用顺纹书纸,好翻不发黄;
趁手小开本,如平时随身携带的充电宝、能量棒,
帮助我们在现代的旷野上更健康地跋涉。
——————————
【推荐语】
自伤式自恋,是在容易过度在乎他人认可的价值观社会中,给自己烙上“失败者”的烙印并不断贬低自己,以此来保护真正的“自恋自爱”,这本身并不是病。有这本书的存在,真是太好了。
——日本读者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的创作者
· · · · · ·
-
斋藤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 斋藤环
日本著名临床心理医生、文化评论家。专注于青春期、青年期的精神病理学和青年亚文化等领域。
目前为日本筑波大学医学医疗系社会精神保健学教授。代表著作有《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不要忽视你的心理世界》《战斗美少女的精神分析》等。
译者 顾小佳
旅日自由译者。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的人也喜欢 · · · · · ·
- 〇〇年代的想象力 8.2
- 生存的艺术 9.1
- 现代人的心灵问题 9.1
- 蔑视大众 8.3
- 爱的知识 8.5
- 性权利:21世纪的女性主义 8.8
- 哲学塑造的世界 8.4
- 消解性别 8.7
-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 7.9
- 写给所有人的女性主义 8.3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 条 )
> 更多书评 32篇
论坛 · · · · · ·
想送给一个被自恋和自卑困扰的朋友,但是对方平时... | 来自不由人的 | 1 回应 | 2024-12-20 16:30:15 |
合肥四院12.12 | 来自死而生而新 | 2024-12-12 16:55:05 | |
是不是轻型纸? | 来自alsokidkok | 2024-10-26 18:39:5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角川新書 (2022)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69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的评论:
feed: rss 2.0
17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24-10-14 22:28:09 北京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一本写给茧族(御宅族)的书,自恋、自伤则出于一体也。有医生说过,脆弱的人几乎总是存在于治疗师的办公室里,但自恋、自负的个体几乎不太可能接受治疗,因为傲慢和自信等自负特征掩盖了不安全感和自卑感。哲学家韩炳哲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自恋的社会。自恋与自爱不同。自爱的主体以自我为出发点,与他者明确划清界限;自恋的主体界限是模糊的,整个世界只是自我的一个倒影。他者身上的差异性无... 《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一本写给茧族(御宅族)的书,自恋、自伤则出于一体也。有医生说过,脆弱的人几乎总是存在于治疗师的办公室里,但自恋、自负的个体几乎不太可能接受治疗,因为傲慢和自信等自负特征掩盖了不安全感和自卑感。哲学家韩炳哲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自恋的社会。自恋与自爱不同。自爱的主体以自我为出发点,与他者明确划清界限;自恋的主体界限是模糊的,整个世界只是自我的一个倒影。他者身上的差异性无法被感知和认可,在任何时空中能被一再感知的只有自我。在到处都是自我的深渊中漂流,直至溺亡。” (展开)
52 有用 Green Bin 2024-10-14 18:49:02 湖北
这本书太好了,今年难得在阅读感受和收获中有一种“太好了”的感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病,而这本书非常贴近当代“脆弱”的我们。为何我们易发疯,时常口头想死,行为回避。为何我们同时保持高自尊与低自信。伤害家人,我们痛苦又愧疚,伤害自己,我们麻木且满足...感觉作者是将所有读者都当做自己的病人在写这本书,温柔且细致,包括提某些概念时,都试图多说一点自己的理解,以确保读者不会因为概念的歧义而受到伤害。他尊... 这本书太好了,今年难得在阅读感受和收获中有一种“太好了”的感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病,而这本书非常贴近当代“脆弱”的我们。为何我们易发疯,时常口头想死,行为回避。为何我们同时保持高自尊与低自信。伤害家人,我们痛苦又愧疚,伤害自己,我们麻木且满足...感觉作者是将所有读者都当做自己的病人在写这本书,温柔且细致,包括提某些概念时,都试图多说一点自己的理解,以确保读者不会因为概念的歧义而受到伤害。他尊重各种新时代出现的“病症”,并指出这种行为是大家应对时代病症的正常体现,大家都是处于困境中的普通人。阅读过程,我反复被看穿,又反复收获看待自己的新视角,甚至觉得比之前面见的心理医生更能理解我,更能治愈我,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自伤自恋”的状况,会逃避通过医生的行为来疗愈自己,所以真诚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展开)
45 有用 别格莫特 2024-10-16 12:29:04 北京
推荐给整日进行自我攻击,不管别人怎么夸都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朋友去读。都去读!对,难得有一本心理类书籍从头至尾都让我觉得作者在跟我聊天,不高高在上不假装倾听而是很温柔地在跟我聊天,废话不多,言之有物。读母女关系的章节更是一度有些脊背发凉,再说一次,都去读。你比你自己以为的更需要这本书。
5 有用 Eva 2024-10-16 19:58:47 广东
专职研究和诊疗茧居的斎藤環从非自愿独身者报复社会的“小田急线刺伤事件”出发,引出“自我伤害式自恋”和“无敌之人”的概念。自我伤害式自恋表现为否定自己,蔑视他人。不时爆发的恶性事件多是自我否定者对社会的憎恶及对自身的厌恶或排斥。埃利奥特·罗杰正是典型的非自愿独身者报复社会的案例(结合《性权利》配合阅读)。自我伤害式自恋常见起源为扭曲的亲子关系与青春期包括遭受霸凌在内的创伤经历。结合战后日本精神史及当... 专职研究和诊疗茧居的斎藤環从非自愿独身者报复社会的“小田急线刺伤事件”出发,引出“自我伤害式自恋”和“无敌之人”的概念。自我伤害式自恋表现为否定自己,蔑视他人。不时爆发的恶性事件多是自我否定者对社会的憎恶及对自身的厌恶或排斥。埃利奥特·罗杰正是典型的非自愿独身者报复社会的案例(结合《性权利》配合阅读)。自我伤害式自恋常见起源为扭曲的亲子关系与青春期包括遭受霸凌在内的创伤经历。结合战后日本精神史及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年轻人陷入“认知(连接)成瘾”的境地,可能透过建立人设来维系关系与获得他人认可。茧居族则缺乏与家庭之外他者的联系,失去学习技能的机会。要放下“我执”。自恋是一种多声部的欲望。它不是疾病,而是我们活在世上不可或缺的情绪。请接纳善待与体谅自己。终会在逐渐积累的过程中引出“新的自我”。 (展开)
8 有用 尖角星星 2024-11-07 15:47:29 吉林
用incel男杀女这个例子进行导入是非常失败的,掩盖不住的男味儿。显然这是一本更适合男人来读的书。
0 有用 拉摩的侄女 2024-12-22 17:56:22 北京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人的一种误入歧途的自恋方式就是自我伤害,但所攻击的不是自我本身而只是某个人设。恰恰是因为人想要做自己(自恋),所以才会大力攻击自己不满意的那个人设。然而,自恋是人生存的根本,自我攻击乃至惩罚也是人格必须协调的多声部之一,真正需要避免的是封闭状态下的过度自我伤害乃至于转向对整个社会的报复(错将自我伤害等同于社会批判)。这本书读下来,有点小失望,因为作者分析性的行文没有给我那种醍醐灌...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人的一种误入歧途的自恋方式就是自我伤害,但所攻击的不是自我本身而只是某个人设。恰恰是因为人想要做自己(自恋),所以才会大力攻击自己不满意的那个人设。然而,自恋是人生存的根本,自我攻击乃至惩罚也是人格必须协调的多声部之一,真正需要避免的是封闭状态下的过度自我伤害乃至于转向对整个社会的报复(错将自我伤害等同于社会批判)。这本书读下来,有点小失望,因为作者分析性的行文没有给我那种醍醐灌顶的透彻感,或许是我更适应总-分的分析结构,而作者恰恰是分-总的结构,加之作者想要附带分析的线索并不少,从目录上就能看到所涉及内容的庞杂性,读下来整体上有点晕乎乎的。不过,作者对于母女关系的尖刻观点倒是很新颖,女儿相较于儿子更容易在母亲的阴影下自我伤害以及对母亲怀有深深的内疚乃至于逃脱几乎等于自毁。 (展开)
0 有用 E.unefille 2024-12-22 15:50:05 广东
一上午阅毕,好读。浓缩的金句很有启发性,正如他所描述AC概念时用的词“唤起个人醒悟”。例如自责的根源在于想珍重自已;自我伤害式的自恋之所以让人无法自拔,是因为在此过程中,“我”成为此刻全部的焦点和中心,“我”了解并确信自己的所有缺点,得到了极大的控制,而他人不会受伤,“我”也能从中得到快感。这也是高自尊低自信的一种体现,因为“我”认为真实的我离理想化的我存在着距离,于是理想中的自己会批判和鞭挞不好... 一上午阅毕,好读。浓缩的金句很有启发性,正如他所描述AC概念时用的词“唤起个人醒悟”。例如自责的根源在于想珍重自已;自我伤害式的自恋之所以让人无法自拔,是因为在此过程中,“我”成为此刻全部的焦点和中心,“我”了解并确信自己的所有缺点,得到了极大的控制,而他人不会受伤,“我”也能从中得到快感。这也是高自尊低自信的一种体现,因为“我”认为真实的我离理想化的我存在着距离,于是理想中的自己会批判和鞭挞不好的自己。也有不足之处,第二章的结构比较散乱,提及日本年轻人的就业动机是寻求认同,这个结论的数据支撑在哪?第四章的对策也比较浅。但第三章中讲到了无意识支配女儿的毒母,母女关系的特殊性恰恰是因为母亲和女儿共有女性的身体,有意思。斋藤还提到了大量科胡特自体心理学的主体客体关系,这个之后想读。 (展开)
0 有用 略略略略略略 2024-12-22 15:11:25 江西
之前一项工作不顺,陷入内耗,开始自我贬低,看到乌鸦的推荐,参加了共读,于是获得了很多安慰。很易读的的一本小书,说切实的解决方法似乎聊胜于无,但也没关系。作者也是这个意思吧:没关系,做自己,这不是你的错。
0 有用 Nevmid 2024-12-22 15:00:27 浙江
自我认同、自我批判、自我厌恶、自我尊重、自我惩罚,都是自我的一部分
0 有用 Song² 2024-12-22 13:46:33 天津
被击中,被安慰,被治愈,原来怎样都没关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