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想读分类】礼制研究相关 (谢糸色)
- 2024 (彧)
- 书单|书名含有“尚书”(2021—2025) (布与)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尚书”与礼仪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尚书”与礼仪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三難齋 2024-12-05 20:21:36 北京
就我个人来说,从崭新的角度看尚书,也有所获益。
0 有用 羡龙在田 2025-03-24 13:31:15 北京
本书是作者的论文汇编,除了结合传世、出土简牍以及甲金文对读考察上古礼仪外,还试图对尚书的来源加以分析。对于读者了解上古礼仪面貌和尚书带有的编次性有帮助。但认为尚书源于礼仪的说法实在不妥。作者这种解读实际上类似孔子删书的过程,可称尚书礼学。但书的内容广泛,看起来更像是当时多体例文献的分类“垃圾箱”,这种解读也符合“书”“书写”的本意。与其说书来自礼仪,不如说书脱胎于生活上古时代的人对记录自身经历的自... 本书是作者的论文汇编,除了结合传世、出土简牍以及甲金文对读考察上古礼仪外,还试图对尚书的来源加以分析。对于读者了解上古礼仪面貌和尚书带有的编次性有帮助。但认为尚书源于礼仪的说法实在不妥。作者这种解读实际上类似孔子删书的过程,可称尚书礼学。但书的内容广泛,看起来更像是当时多体例文献的分类“垃圾箱”,这种解读也符合“书”“书写”的本意。与其说书来自礼仪,不如说书脱胎于生活上古时代的人对记录自身经历的自觉。自觉中未必就只有礼一项。另外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康诰》和册命金文关系的分析,其实忽略了铭文制作技术和书写简册成本的差异。即使最高级的贵族,也无力制作囊括全部命数的铜器。因此《康诰》未必具有时代上的起始意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