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嚴格地說,收入等於成本等於利息。如果同學們能融會貫通地掌握着這三者之間有兩個等號,對經濟學的重要概念的掌握就打通了過半的經脈。不是那麼容易:沒有市場還會有收入與成本,但沒有利息。另一方面,收入加進消費者盈餘會出現變化,而成本引進租值要從另一個角度看。再者,牽涉到也算是成本的交易費用,其變化與深度要再上幾層樓。
不易學,能全面掌握的經濟學者不多見。可幸這些概念是非常有趣的學問,我曾經為之廢寢忘食好些時日。自己的經驗,是不斷地觀察真實世界的多種現象,持之以恒地以上述的概念作印證,加上一些簡單的公理,推出可以驗證的假說,到後來高深莫測的現象會變得豁然開朗,而概念的掌握就可以來去縱橫了。
今天的同學要學我當年,頻頻把本卷分析的概念以真實世界的現象作印證。有了初步的掌握同學自己會知道。本卷討論利息、收入、成本、租值、交易費用等概念。
張五常 二〇一七年一月
收入與成本的创作者
· · · · · ·
-
张五常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張五常,一個書法家創立了合約理論,從而促進新制度經濟學的發展;一個攝影家重視基礎,仰慕前人,但不守常規,對光與物的看法皆與眾不同;一個散文家影響了神州大地對產權及交易費用的認識,也開闢了整個中國經濟學散文的新天地;一個收藏家從收藏品的鑒證困難推出玉石定律與倉庫理論,也從出土文物提供的訊息知道中國的歷史記載在小節上屢有出錯。
高佬常當年以釣技雄霸西灣河海域,曾經兩次被逐出校門,是容國團的乒乓球師傅,舒巷城的背誦詩詞對手,楊官璘的手下敗將。史提芬是阿爾欽及赫舒拉發的入室弟子,科斯學說的御用闡師,弗里德曼主持其婚禮的人。科斯拿諾貝爾獎前夕,他在瑞典代表科斯的講話講得一塌糊塗。但作為哈伯格名譽周年講座系列的首位講者,卻又講得似模似樣。
張教授在經濟學上的興趣只限於解釋世事。他少用數學,喜歡赤手空拳,憑自己改進了的三個理論基礎,縱橫天下。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戴维德与阿尔钦认为科斯的“公司论”属套套逻辑不是乱来的。市场与公司的运行形式不同,指着交易费用的或有、或多或少作解释理所当然,但说了等于没说,属套套逻辑。事实上,在我构思博士论文的六十年代期,同学这间喜欢把不明白的现象推到交易费用那边去。我当然也是套套逻辑的玩意,因为要推出可以被事实推翻的假说,验证了,没有被推翻,才算是解释。我当时重视科斯的“公司”只因为一点——他问得好:市场靠无形之手的市场指导生产;公司靠有形之手的经理指导,那是为什么?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6页 -
(五)如果林地有限(地租高于零),但没有植树费用而利息率又是零的话,收成的时间是树增长的平均回报率最高的那一点。这刚好是布丹(K.Boulding)提出来的有名答案,在五、六十年代吵过好一阵。众人皆说布丹错了,这里我指出在某些局限条件下,布丹是对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利息理论 第五节 收成的时间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收入與成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万般利害,皆系寻租之形。资本索求,蔚成幂级之势。

懂得从(边际)转变的角度看问题,技术就过了最重要的一关。

经济解释卷二:收入与成本

一个不懂经济的人的胡言乱语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中信出版社 (2011)9.0分 482人读过
-
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2011)暂无评分 1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收入與成本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