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天培
原作名: Payback:Debt and the Shadow Side of Wealth
译者: 呂玉嬋
出版年: 2009/05/01
页数: 208
定价: NT$25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7759986
内容简介 · · · · · ·
本書是愛特伍於2008年在加拿大「梅西公民講座」(Massey Lectures)的講演內容,主題是她很早就構思想寫的「欠債」。在金融海嘯席捲全球、金融風暴越演越烈的現下,愛特伍宛若先知般推出這本發聾振聵之作,帶給世人無限省思。
加拿大國寶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暫擱小說之筆,以縝密思慮探究人類自古至今「欠債」行為的最新評論力作!
曾幾何時,從房貸到車貸,從卡債到國債,人們舉債度日,即使債臺高築、信用破產也無所懼。
曾幾何時,勤儉不再是美德,量入為出已成消失的生活藝術,世界陷入萬劫不復的無底錢坑中。
連動債引發金融體系崩解、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之際,加拿大國寶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以其先見之明,拋出她對人類債務問題的真知灼見。愛特伍談古論今,從宗教、文學以及社會結構等層面探究此主題,下筆風趣,充滿想像力,一語道破債就像空氣──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直到事情發生問題...
本書是愛特伍於2008年在加拿大「梅西公民講座」(Massey Lectures)的講演內容,主題是她很早就構思想寫的「欠債」。在金融海嘯席捲全球、金融風暴越演越烈的現下,愛特伍宛若先知般推出這本發聾振聵之作,帶給世人無限省思。
加拿大國寶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暫擱小說之筆,以縝密思慮探究人類自古至今「欠債」行為的最新評論力作!
曾幾何時,從房貸到車貸,從卡債到國債,人們舉債度日,即使債臺高築、信用破產也無所懼。
曾幾何時,勤儉不再是美德,量入為出已成消失的生活藝術,世界陷入萬劫不復的無底錢坑中。
連動債引發金融體系崩解、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之際,加拿大國寶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以其先見之明,拋出她對人類債務問題的真知灼見。愛特伍談古論今,從宗教、文學以及社會結構等層面探究此主題,下筆風趣,充滿想像力,一語道破債就像空氣──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直到事情發生問題。甚且提醒世人,連身軀都是借來的我們,享盡資源後該如何還報自然。
本書特色
★文學大師瑪格麗特.愛特伍宛若先知,洞見人生債
★評論家南方朔、歷史學者胡忠信、資深媒體人陳文茜、作家楊照 誠摯推薦
★瑪格麗特.愛特伍擱下小說之筆,’08年底推出最新評論力作,主題是她很早就構思想寫的「欠債」。在金融海嘯席捲全球、金融風暴越演越烈的現下,愛特伍宛若先知般推出這本發聾振聵之作,帶給世人無限省思。
債與償的创作者
· · · · · ·
-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
1939年出生於加拿大渥太華。高中時即展現文采,在校刊發表散文及詩作,後就讀多倫多大學維多利亞學院,並繼續於拉德克利夫學院攻讀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文學,獲碩士學位。
1966年自從她的第二本詩集《圈戲》(The Circle Game)出版後,愛特伍在加拿大文學界嶄露頭角。而她的小說創作更是引人入勝,寫作風格獨特,大量採用意識流和寓言式寫作技巧,女性主義色彩濃郁。
獲獎紀錄無數,1996年以《雙面葛蕾斯》獲加拿大文學吉勒大獎;2000年8月《盲眼刺客》甫出版,便得到英國布克圖書獎;2008年更榮獲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王子獎。
作品有《盲眼刺客》、《使女的故事》、《末世男女》、《雙面葛蕾斯》、《當半個神不容易——愛特伍隨想手札》、《女祭司》等,共出版作品四十餘種,在世界三十五國出版,是最被看好的諾貝爾獎候選...
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
1939年出生於加拿大渥太華。高中時即展現文采,在校刊發表散文及詩作,後就讀多倫多大學維多利亞學院,並繼續於拉德克利夫學院攻讀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文學,獲碩士學位。
1966年自從她的第二本詩集《圈戲》(The Circle Game)出版後,愛特伍在加拿大文學界嶄露頭角。而她的小說創作更是引人入勝,寫作風格獨特,大量採用意識流和寓言式寫作技巧,女性主義色彩濃郁。
獲獎紀錄無數,1996年以《雙面葛蕾斯》獲加拿大文學吉勒大獎;2000年8月《盲眼刺客》甫出版,便得到英國布克圖書獎;2008年更榮獲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王子獎。
作品有《盲眼刺客》、《使女的故事》、《末世男女》、《雙面葛蕾斯》、《當半個神不容易——愛特伍隨想手札》、《女祭司》等,共出版作品四十餘種,在世界三十五國出版,是最被看好的諾貝爾獎候選人。目前擔任國際筆會副會長,並與夫婿作家格姆.吉伯森(Graeme Gibson)同為世界鳥盟「稀有鳥類俱樂部」榮譽主席。
目录 · · · · · ·
一 古時候的公平 Ancient Balances 007
二 債與罪 Debt and Sin 043
三 債的故事 Debt as Plot 081
四 灰暗的一面 The Shadow Side 121
五 還報 Payback 157
· · · · · · (更多)
一 古時候的公平 Ancient Balances 007
二 債與罪 Debt and Sin 043
三 債的故事 Debt as Plot 081
四 灰暗的一面 The Shadow Side 121
五 還報 Payback 157
後記&致謝──那些沒說清楚的事 19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很有意思,纵然在亘古以前,人类也认为心脏会收到嘉行恶状的影响,如果少年格雷那幅如恶棍般的画像。其实,记住品行好坏的不是心脏,而是大脑,不过我们不会相信。没有人送给情人一张图片,上面居然画着弓箭射穿的脑子;失恋时,我们也不会说:“他伤了我的脑。”也许因为大脑虽然高踞控制塔,心才是我们可以感受来响应各种情绪——歌手史汀(Sting)唱得好:“让心跳停止吧(Be still my beating heart)。”(而非大脑停止转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页 -
还有,天使的记录本不光是一本,而有两本,“拉奇”(Raqeeb)记录右方的善行,“阿提”(Ateed)登载左方的劣行,手中有了这两本簿子预期中的记录,便没有余地使用政治人物的老借口:“我记不得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債與償"的人也喜欢 · · · · · ·
債與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编辑手记丨《偿还:债务和财富的阴暗面》


债只是产品,人性对债的反应才是债的阴暗面

这不是一本经济学方面的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迄今为止,在这套书中不推荐阅读的小册子,或许是我不熟悉的主题,或许是作者太能够旁征博引,或者是译者不够流畅,反正是阅读体验相当不好,只是读书会选了这个主题,几次放下,但还是读完了。 生活的褶皱处被发掘并放大出一个阐述性的文章,那就是关于偿还。既然要偿还自... (展开)
卷尾猴、玛雅特、磨坊、金融危机及其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学术讨论乃至日常生活的文化里,对于任何一个风靡的口头禅、熟悉又生僻的名词,其出处常常被人下意识遗忘——人们听到这些名词,像围在卖充气气球大爷边上的小孩子,一旦气球到手,最要紧的是马不停蹄跑到家里的伙伴面前炫耀。这也无怪,追问任何一个陌生乃至烂熟的事物、观... (展开)
与佛教,与德里达,与朱德庸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7.8分 249人读过
-
Anansi (2008)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8.2分 147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4)8.1分 3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西风不识字》中写到的书及其中文版 (贝小戎)
- 台版书·外国文学·2009年1-6月 (无机客)
- 邊度有書社會人文書架 (边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債與償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慕 2011-06-06 05:17:44
妙趣横生,妙趣横生你妹。
0 有用 昏金暗玉 2010-09-17 11:05:31
神的磨坊磨粉缓慢,却磨得细腻滑溜。科技系统是一座磨坊,能磨出你所吩咐的任何东西,只是没有人指导怎么让它停止运转。三四章论述十九世纪文学作品中债的故事和复仇中灰暗的一面尤其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