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双城记》是英国文豪狄更斯作品中故事情节最曲折惊险、最惊心动魄的一部。小说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以巴黎和伦敦作为故事的发生地。讲述了法国贵族埃弗瑞蒙德侯爵兄弟为了霸占一美貌农妇,几乎杀死其全家。医生马奈特向当局告发此事,却反被侯爵兄弟陷害,身陷囹圄18年。出狱后,精神失常的马奈特被女儿露西接回。当时达内和卡顿都在追求露西,她选择了达内。法国大革命中,达内因受到德发日夫妇的控告而被捕并判处死刑。露西去法国营救丈夫,未果。此时,卡顿冒名顶替救出达内,马奈特一家秘密返回英国。
双城记的创作者
· · · · · ·
-
查尔斯·狄更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1812年生于英国的朴次茅斯。父亲过着没有节制的生活,负债累累。年幼的狄更斯被迫被送进一家皮鞋油店当学徒,饱尝了艰辛。狄更斯16岁时,父亲因债务被关进监狱。从此,他们的生活更为悲惨。工业革命一方面带来了19世纪前期英国大都市的繁荣,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庶民社会的极端贫困和对童工的残酷剥削。尖锐的社会矛盾和不公正的社会制度使狄更斯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15岁时,狄更斯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抄写员并学习速记,此后,又在报社任新闻记者。在《记事晨报》任记者时,狄更斯开始发表一些具有讽刺和幽默内容的短剧,主要反映伦敦的生活,逐渐有了名气。他了解城市底层人民的生活和风土人情,这些都体现在他热情洋溢的笔端。此后,他在不同的杂志社任编辑、主编和发行人,其间发表了几十部长篇和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雾都孤儿》、《圣诞颂...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1812年生于英国的朴次茅斯。父亲过着没有节制的生活,负债累累。年幼的狄更斯被迫被送进一家皮鞋油店当学徒,饱尝了艰辛。狄更斯16岁时,父亲因债务被关进监狱。从此,他们的生活更为悲惨。工业革命一方面带来了19世纪前期英国大都市的繁荣,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庶民社会的极端贫困和对童工的残酷剥削。尖锐的社会矛盾和不公正的社会制度使狄更斯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15岁时,狄更斯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抄写员并学习速记,此后,又在报社任新闻记者。在《记事晨报》任记者时,狄更斯开始发表一些具有讽刺和幽默内容的短剧,主要反映伦敦的生活,逐渐有了名气。他了解城市底层人民的生活和风土人情,这些都体现在他热情洋溢的笔端。此后,他在不同的杂志社任编辑、主编和发行人,其间发表了几十部长篇和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雾都孤儿》、《圣诞颂歌》、《大卫·科波菲尔》和《远大前程》等。
狄更斯的作品大多取材于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相关联的事件。他在书中揭露了济贫院骇人听闻的生活制度,揭开了英国社会底层的可怕秘密,淋漓尽致地描写了社会的黑暗和罪恶。本书起笔便描写了主人公奥利弗生下来便成为孤儿,以及在济贫院度过的悲惨生活。后来,他被迫到殡仪馆做学徒,又因不堪忍受虐待而离家出走。孤身一人来到伦敦后,又落入了窃贼的手中。狄更斯在其作品中大量描写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对平民阶层寄予了深切的向情,并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他在小说描写的现实性和人物的个性化方面成绩是突出的。他成为继莎士比亚之后,塑造作品人物数量最多的一个作家。
宋兆霖,教授,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1929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195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国文学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翻译协会名誉会长、浙江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1950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歌、小说,1953年后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主要文学译著有《最后的莫希干人》、《间谍》、《奥吉·马奇历险记》、《简·爱》、《呼啸山庄》、《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等。主编《勃朗特两姐妹全集》、《诺贝尔文学奖文库》、《索尔·贝娄全集》、《狄更斯全集》等。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查看原文) —— 引自第8页 -
主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活着;凡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他必然没有消失,在天上静静看着她和她的所爱幸福安宁生活;看到她将为他哭泣,给自己的孩子以他的名字命名;看到那孩子用自己的名字带来新的荣光;看到他们卓越不凡;看到他们缅怀他,甚至来到这断头台,但此地必将不会是现时当下的丑态。于是可以闭上眼睛,告诉自己 “我现在所做的事情,比我曾经做过的无论什么事都好得多。我现在将要得到安息,比我曾经得到过的任何安息都好的多。”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未知
> 全部原文摘录
双城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95 条 )




小孩子才分好坏,成年人只看利弊?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54 )
-
作家出版社 (2015)9.1分 47294人读过
-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1993)8.8分 900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8.3分 76465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8.6分 5380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烟海电子图书馆5 (娜乌西卡)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双城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miaowmiaow 2014-08-06 16:36:34
网上随便下了本居然是青少年缩写版,简直是哭了……回头下个全本再读……
0 有用 elegie 2019-11-11 23:30:03
自由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0 有用 疯丫头 2013-03-11 17:25:57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如果你在当时的英国,那是个不错的时代,如果你处在当时的法国,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是一个糟糕的时代。一开始以为那个为爱牺牲的颓废的年轻人会有石破惊天的身世之谜,读完全本,仍旧是个谜。人人都爱露西妹妹,你会是谁的露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