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构成”所重视的造型要素中有形、色、结构等,而本书拟着眼于其中的形,集中研究三维的形及组成它的构成要素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本书重点论述《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中所未涉及到的关于立体特有的问题。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即有关形的美感和形的观察方法的视觉效果部分,以及与形、结构和功能方面相关的部分。
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的创作者
· · · · · ·
-
朝仓直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日本著名设计构成学家
目录 · · · · · ·
目 录:
第1章 立体构成的意义与目的——朝仓直已
1 作为基础造型的立体构成
2 立体构成的目标
第2章 构成
[A.重视要素的构成]
导言——朝仓直已
1 点
2 线
3 面
4 立体
5 空间
[B.重视材料的构成]
导言——朝仓直已
1 木材——前山裕司
2 金属——降旗英史
3 纸张——朝仓直已
4 塑料——儿玉由美子
5 陶瓷——仓石文雄
6 光——朝仓直已
7 新材料——儿玉由美子
第3章 结构
[A.结构和型]
1 结构与力——福冈纯一郎
2 压缩与拉伸——植松奎二
3 立体化--平面化——朝仓直已、福井晴子
[B.胶接与连接]
1 木——藤盛启二
2 金属——伊藤繁夫
3 塑料——伊藤繁夫
4 纸——朝仓直已、片冈正子
5 布与绳——朝仓直已、片冈正子
第4章 运动与错觉
[A.活动造型]
1 机械的基础——南川茂树
2 利用自然力的活动造型——首藤顺藏
3 利用人造动力的活动造型——穗积谷重
[B.错视、错觉]
1 立体错视——和田直人
2 视角限定立体
第5章 技法的开拓
1 多面体的研究——朝仓直已
2 立体的分割——梅田翰博
3 集合构成——渡边孝子
4 层积与渐变——神山明
· · · · · · (收起)
第1章 立体构成的意义与目的——朝仓直已
1 作为基础造型的立体构成
2 立体构成的目标
第2章 构成
[A.重视要素的构成]
导言——朝仓直已
1 点
2 线
3 面
4 立体
5 空间
[B.重视材料的构成]
导言——朝仓直已
1 木材——前山裕司
2 金属——降旗英史
3 纸张——朝仓直已
4 塑料——儿玉由美子
5 陶瓷——仓石文雄
6 光——朝仓直已
7 新材料——儿玉由美子
第3章 结构
[A.结构和型]
1 结构与力——福冈纯一郎
2 压缩与拉伸——植松奎二
3 立体化--平面化——朝仓直已、福井晴子
[B.胶接与连接]
1 木——藤盛启二
2 金属——伊藤繁夫
3 塑料——伊藤繁夫
4 纸——朝仓直已、片冈正子
5 布与绳——朝仓直已、片冈正子
第4章 运动与错觉
[A.活动造型]
1 机械的基础——南川茂树
2 利用自然力的活动造型——首藤顺藏
3 利用人造动力的活动造型——穗积谷重
[B.错视、错觉]
1 立体错视——和田直人
2 视角限定立体
第5章 技法的开拓
1 多面体的研究——朝仓直已
2 立体的分割——梅田翰博
3 集合构成——渡边孝子
4 层积与渐变——神山明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但如果认为,材料、工具、技术、智能、经验五者具备就能创造出优异的作品,则又不然,因为其中还缺少了极为重要的因素。对工匠来说,具备了上述五个要件的话,他的事业是有希望的。但对艺术家来说,这些尽管是必要条件,却仍不是充分条件。因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或设计家,无论如何,需要有丰富的创意(idea)及敏锐的美的感性(sense)。这一点是区别艺术家与工匠的关键。对造型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创造力”,而感性与创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是构成创造力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平面构成的最终目标即在于此。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页 -
P35 如果将造型要素视为造型的单词或词组时,那么第3章与第4章的内容便相对于单词或词组的使用方法,亦即“语法”。 P47 点如果没有形,便无法作为视觉表现,当然也具有面积,具有形态。其形态有是一角形或四角形的,但以圆形表示者居多,圆点具有位置与大小,而其他形态的点,则除位置、大小之外,还有方向性。 P54 极薄的平面互相接触时,其接触处便形成线,曲面相交则形成曲线。 点移动成线,线移动成面,面的移动则形成立体。 P55 粗壮而边缘明确的线条显得十分有力,反之,细长的徒手画线条便显得微弱无力。 P58 但是,作为纯粹线的“直线”,则是自然界中少见的形态,它如同其他许多数学曲线一样,是人类创造的形态。 P76 我们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立体,并居住于三维的世界中。所以,对于立体特别关心。在平面世界的表现中也想方设法作立体的表现,是实际上非立体的东西显出立体的感觉,这是追求幻象的行为。 P80 所谓形的离心构成,是指形越是增加,作品的整个面积也随之增加。就是说,最初组合的形逐渐向外扩展,则作品的正体面积也在增加。于此相反,向心构成是指已经决定了一定范围的情况下,在限定面积之内进行加工,逐渐作成充实的画面的构成方法。 P108 在整个造型行为之中,向心型行为所占的比例格外地大,而其中较多的部分则是“分割” P138 在造型的基础能力中,对平衡的感觉非常重要,这正是支持构图组合的基础性能力。不论是“离心的构图”中所讨论的种种“组合”,还是“向心的构图”中所讨论的各种“分割”或“比例”,最后都要归结于二维空间中的平衡问题。 P140 如具体艺术家们所说的,形成美感本质的平衡结构,确实与数学结构或美感意识有一脉相通之处。 A.与形态、组合有关的立体感表现法 1.利用斜线、斜投影2.疏密的利用3.向一点集中的形态4.放射状线条5.包络线6.形态大小表现的进深7.重叠 B....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的人也喜欢 · · · · · ·
-
- 造型的诞生 9.0
-
- 设计中的设计 | 全本 9.1
-
- 艺术·设计的光构成 8.3
-
- 欲望的教育 8.0
-
-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第3版) 8.6
-
- 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 8.5
-
- 设计几何学 7.9
-
- 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 8.6
-
- 色彩设计的原理 8.3
-
- 超越平凡的平面设计 8.7
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平面设计构成的基础读物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中之于我影响较大的地方: 形态构成要素: ①关于‘点’的内容:点与点之间有引力,小点会被大点吸引,引发我的联想是设计一个由点元素组合的斑马线,两边由大点组成,中间是小点,让斑马线有种往两边互相拉扯的力量的感觉,而靠近的圆点会线化,决定了人过马路的行进方向,... (展开)

也有不比这差甚至有些地方更好的书
那就是,王无邪的《平面设计原理》。 不过,这本书也是一本特别棒的书,某些地方也超过王无邪的那本。 各有所长。 这本书关于艺术是什么,开头部分,有很大启发!!!!
(展开)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8.7分 366人读过
-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0)8.6分 362人读过
-
北星圖書9.1分 216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看了这么久豆瓣我也要有个书单 (吟唱尸人)
- 构成、形式、构图 (mio0口)
- 构成 (rikizo)
- 家有藏书 (weny)
- 导的书 (Sherry Zh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LAW 2010-09-25 00:52:13
好难得到手了thz 3rdpig :)
0 有用 zing 2020-07-23 18:41:20
可以入纸质的
0 有用 看不见的城市 2019-06-02 15:02:41
很多现在看起来酷炫的计算机效果,很早以前就被手绘完成出来了。
0 有用 ECHI一实 2012-05-14 10:58:06
日本人的思维密度虽高,但结局却是一片空虚。虽简约却乏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