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副标题: 生命自觉之道
原作名: Focusing
译者: 王一甫
出版年: 2009-6
页数: 159
定价: 25.00元
ISBN: 9787547300022
内容简介 · · · · · ·
《聚焦心理》是简德林博士的经典之作。在这本高度实用性的指导书中,尤金·简德林博士解释了聚焦的基本原则并给大家提供了逐步的指导,告诉你如何应用这个技术来接触伟大的内在的智慧。当你学会如何去提升“聚焦”的自然能力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身心更为同步和一致,充满更多的自信。25年前,人本心理治疗大师卡尔·罗杰斯的同事,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尤金·简德林博士提出“身体是潜意识”的惊人言论。25年后,心理学界早已接受身体是信息和创新的来源。在这25年里,简德林博士基于芝加哥大学的开创性研究,创设了一个能够达到个人升华的强有力的心理技术——聚焦(FOcuslNG又可理解为“生命觉知”)——由此获得广泛流行并赢得学者们的一致喝彩乃至嘉奖。它由六个简单并且容易掌握的步骤组成,区分并改变由身体主导的这种思维和情感模式。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来完成聚焦,而且聚焦...
《聚焦心理》是简德林博士的经典之作。在这本高度实用性的指导书中,尤金·简德林博士解释了聚焦的基本原则并给大家提供了逐步的指导,告诉你如何应用这个技术来接触伟大的内在的智慧。当你学会如何去提升“聚焦”的自然能力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身心更为同步和一致,充满更多的自信。25年前,人本心理治疗大师卡尔·罗杰斯的同事,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尤金·简德林博士提出“身体是潜意识”的惊人言论。25年后,心理学界早已接受身体是信息和创新的来源。在这25年里,简德林博士基于芝加哥大学的开创性研究,创设了一个能够达到个人升华的强有力的心理技术——聚焦(FOcuslNG又可理解为“生命觉知”)——由此获得广泛流行并赢得学者们的一致喝彩乃至嘉奖。它由六个简单并且容易掌握的步骤组成,区分并改变由身体主导的这种思维和情感模式。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来完成聚焦,而且聚焦的每一个阶段都不会超过十分钟,但是你可以立即感受到它的效果——身体紧张感的释放,心理压力的减轻,同时在自我理解和自我审视方面也会有一个戏剧性的转变。现在,聚焦是一项全球性的国际交流。一系列的录音资料和测试的长期研究,则揭示了来访者进行聚焦时将会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聚焦同样具有其他的多种功效,例如:更佳的免疫系统机能;可被应用于许多的领域,包括学校教育,商业.精神心灵团体和创造性的写作。全球有超过600多位经过认证的聚焦培训师。在欧美国家,许多人把这《聚焦心理:生命自觉之道(25周年版)》作为礼物送给亲友,心理治疗师则经常把这《聚焦心理:生命自觉之道(25周年版)》放在来访者的等待室里。用来作为治疗过程的良好开端。这是一本经典自助全球畅销书,也是一本在哲学和心理学领域里程碑式的必读经典。
作者简介 · · · · · ·
尤金·简德林博士,(EUGENT T.GENDLIN,PH.D.)
美国开创性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自1963年-1995年在那里任教。因为对发展心理治疗实践所做出的贡献,他曾三次荣膺由美国心理协会(APA)授予的称号。他是美国心理协会临床部心理学杂志《心理疗法:理论、研究和实践》(Psychotherapy: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的创刊者和编辑。他的著作《聚焦心理》(Focusing)一书的销售量已超过50万册,并被翻译成18种语言。他的其他著作还包括:Let Your Body Interpret Your Dreams,Focusing-Oriented Psychotherapy,Experiencing and the Creation ofMeaning.Lang...
尤金·简德林博士,(EUGENT T.GENDLIN,PH.D.)
美国开创性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自1963年-1995年在那里任教。因为对发展心理治疗实践所做出的贡献,他曾三次荣膺由美国心理协会(APA)授予的称号。他是美国心理协会临床部心理学杂志《心理疗法:理论、研究和实践》(Psychotherapy: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的创刊者和编辑。他的著作《聚焦心理》(Focusing)一书的销售量已超过50万册,并被翻译成18种语言。他的其他著作还包括:Let Your Body Interpret Your Dreams,Focusing-Oriented Psychotherapy,Experiencing and the Creation ofMeaning.Language BeyondPost-Modernism:Saying and Thinking in Gendlin's Philosophy(David Levin主编),AProcessModel。他还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完整的书目和文章可于此网址获取:www.focusing.org/gendlin/.
目录 · · · · · ·
25周年版序:当代的聚焦
序言:聚焦是时代变化中应运而生的工具
PART 1 开启身体的智慧
1 内在行为
2 变化
一位认为死亡是宁静的年轻女性
一位感到不合时宜的男人
一位害怕上大学的女生
一位不能工作的男人
3 身体知道答案
4 聚焦指南
聚焦指南
PART 2 聚焦之道
关于“一个小问题”的故事
继续新一轮的聚焦
5 聚焦的六个步骤及其含义
准备
第一阶段:腾出空间
第二阶段:关于问题的体会
第三阶段:获得把手
第四阶段:“把手”和体会的交互感应
第五阶段:叩问
第六阶段:接纳
你是否还想要再来一遍聚焦?
6 什么不是聚焦
聚焦不是自我说教的过程
聚焦不是一个分析的过程
聚焦不仅仅是身体的感受
聚焦不只是接触你的感官感觉
7 为自己腾出空间
打扫杂乱的房间
和问题保持适当距离
让自己感觉良好
别做问题的纪念碑
放下包袱
列一张清单
信赖你的身体
获得一个巨大的空间
友善地倾听
8 如果你无法找到体会
到哪里去找到体会
通过练习来获得体会
形成体会的方法
把整个问题当作一幅壁画
当词语挡道的时候
当离开词语就没有感受的时候
放松身体
当身体没有感觉时
如果你发现不能集中注意力
如果你只有极少的感受时
如果你感到一片空白或者郁闷或者空虚
如果你对自己感到生气或因过分努力、过于焦虑或害怕而无法聚焦
当你害怕去聚焦的时候
如果你逃避你的感受
如果过多过快的感受到来
如果你的自我消极的评价让你感到沮丧
“我直接去体验那糟糕的感受,但还是像往常一样糟糕”
情绪VS.体会:这个区别至关重要
9 当你未能转化时
做好准备释放出来
让你的身体有一个真实的转化
一些扳机性的问题
当把手适应你而你却僵在那儿的时候
利用意象
在书本后面找答案
登临感受
不要说:“这肯定是……”
PART 3 相互帮助的人们
10 从别人那儿获得丰富启示
11 倾听指南
第一种帮助:在谈话中帮助对方进行聚焦
第二种帮助:利用自身对聚焦者的感觉和反应
第三种帮助:交流
第四种帮助:团队中的相互影响
PART 4 聚焦与社会
12 新的人际关系
13 超越角色的体验
附录
A 哲学注解
B 研究、应用和相关文献
C 指南
D 聚焦:简短形式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人们有了转变,我们通过外观就可以看出来。最初这种外观的转变,不是很引人瞩目,除非是瞬间释放和身体轻松转化,那是更好的循环和更深长的呼吸时候。经过较长的时间,在困难的问题上有了大量的转化后,你的脸色、你的姿态、你的整个身体都有了显著的变化。而这会是令人大吃一惊的变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页 -
所有不好的感觉就是一种向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潜能,如果你给它一个空间,它就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正因为身体中不良感受的存在,说明你的身体其实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它肯定也知道如何带来好的感觉。或者如何唤起不好的感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6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聚焦心理"的人也喜欢 · · · · · ·
聚焦心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 更多书评 1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Bantam Books (1982)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Rider (2003)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传叔很爱掉书袋啊魂淡 (Cloudnine)
- 灵性成长与疗愈 (一然啊)
- 灵性 (无愿随缘)
- 人本聚焦 (麦田~暂离)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6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聚焦心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文斯 2024-08-08 11:43:48 北京
观察、整理、放在一旁
5 有用 RickyZhang 2017-12-06 15:41:33
书本身很不错,只是年代有些久远,已经有更全面整合的工具了
0 有用 毛豆 2019-12-11 17:47:45
生命自觉及觉醒之道
0 有用 捏墨 2011-12-25 21:34:55
有些理念就像简便化的基础禅修
0 有用 南舟 2013-12-22 03:24:34
第二次转变系列~聚焦整体的体会,在概念与感受之间,使之清晰化,为自由之源。社会规范之于个人欲求如同成文法之于判例法,后者受前者的规训,却也蕴含着改变。心理成长的要点即在此:接纳自身体会,接与纳是困难的两步。咨询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