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ellist of Sarajevo的书评 (8)

梦亦非 2009-12-03 15:09:19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版

那些山丘上的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九九二年五月二十七日下午四点,在萨拉热窝围城战役期间,几发迫击炮打中了一群在维斯·米斯其纳市场排队买面包的人。二十二人丧生,七十多人受伤。在事发后接下来的二十二天里,当地知名的大提琴家韦德兰·斯梅洛维奇在惨剧发生的地点,演奏雅比诺尼的G小调慢板,悼念...  (展开)
[已注销] 2009-12-12 15:07:48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版

音乐拯救心灵 --评《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

音乐拯救心灵 --评《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 姚达兑 (加)高勒威著:《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战争摧毁了城市,摧毁了人们的生活,却无法摧毁心灵追求美好的天性。当整个城市在炮火中变成废墟,死神近在咫尺。人们整天提心吊胆,在被困之城中,炮火连天之...  (展开)
逆凛 2011-04-15 22:34:54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版

二十二天的生命慢板

“尖锐的声音渐渐往下坠,毫不费力地将天空与大气撕裂。随着时间与速度的变化,目标也相应越变越大。在冲击来临以前,万物有那么一瞬间保持着原有的模样。然后,眼前的世界爆炸了。”——《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 如果不是班刊主编颇具特点的存在,我也许永远也不会于某个夜半...  (展开)
2014-03-12 23:20:09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版

每个人都很难想像你看不到的东西。

看的是中译本。透过翻译去看原文,还是在一个个简单词汇的组成里面被语言带来的力量震撼了。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为什么萨拉热窝的居民那么热爱这座城市?当某天上海也这样被围城了,我会不会也这样? 这个故事,跟音乐无关。人们只是透过音乐看到了正常的生活而...  (展开)
茶宴1111 2015-06-02 00:27:10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版

围城

战争对于平民来说,除了忍受还是忍受。不过是小人物,在大人物的博弈中举足根本无轻重,权利的游戏由不得普通人去争是论非。枪声响起,躲得过子弹便是幸运,躲不开便一了百了。“无辜”在战场上从来都是一个轻飘飘的词语,废墟下掩埋的冤魂无处伸张正义,而活着的人却丝毫不敢...  (展开)
surinam 2010-08-19 21:12:13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版

善行

即使过往的安逸生活都不在,就连其中的记忆也日渐模糊,若矢仍能感慨,“这个世界仍然拥有善行的能力”。 我一再阅读有关战争的书,仍会被书中的所有深深触动。战争中敌我双方人性的迷失,无关却又深受其害的人细微光辉,人与畜生的区别。最后迷惑,究竟什么是残忍。最后不解...  (展开)
优游卒岁 2011-05-15 13:49:12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版

疯狂的界限

斯蒂文·高勒威的这本《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是看完波黑的短片《傻瓜之船》之后,才去买来看的。《傻瓜之船》整部影片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钟,却给了我很大的震撼,那个在炮火的废墟之上演奏大提琴的音乐家,给了我异常深刻的印象。这部影片很清晰地划定了疯狂的界限,让人们明...  (展开)
有一些书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三个石头 2019-10-04 13:38:45

废墟上的安魂曲——读《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原创:三个石头三个石头2019-10-04 11:41:09 我什么都怕,怕死,也怕活着。我很怕这种情况会永远持续下去,这场战争不是一场战争,而是我们未来的人生。——斯蒂文·高勒威 《萨拉热窝的大提琴手》 1 有时候,想起一场战争,往往就会让你想起一首歌或者一支乐曲,比如法国大革...  (展开)

订阅The Cellist of Sarajevo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