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柳(全三册)的4星书评 (25)

冬幕深寒 2013-08-25 16:53:45 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版

士族的前世今生

周初,士为奴隶制度下的一种阶级身份,在卿大夫之下,庶民之上。大多为卿大夫的非嫡长子,也有周天子与诸侯加封的士大夫,是西周最低级的贵族。 从此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士。他们游学各国,思想活跃,创造了古代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局面。 到了汉代实行“...  (展开)
厚厚foryou 2014-12-14 21:11:09

白门柳色映书生

今天是12月13日,全国各界沉痛哀悼南京大屠杀那300000亡灵的日子。可能是中国先贤们的语言在冥冥中操控着这个宇宙的命运,一句过犹不及便将这世上的纷纷扰扰剖析得淋漓尽致。江南的温婉无以复加,以至于招到了最恶毒的嫉妒和仇怨,以至于每当华夏民族面临危机的时候,...  (展开)
行逆 2014-02-10 00:01:12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总体不错,命该如此。

从第一页对钱谦益的描写开始,作者就极力于心里描摹,非常到位。知识分子,书生的心理比一般人要复杂,同时比一般人更为怪异和难以理解。作者从这个地方开始入境,对全书的理解和情节的发展有很好的助力。方便读者的理解。亮点之一。 充分理解明末书生百态的各式心态,以及各人...  (展开)
田彼南山上 2013-11-17 21:35:08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岂有文章觉天下,忍将功业误苍生

《白门柳》展示的是明末江南众生相。其主角是一帮文人士大夫。总的来说,这帮人的形象都不怎么光彩。 第一个是钱谦益。这个就不用说了,其人品,堪比岳不群,其能力则远不及岳不群。唯有其得知柳如是红杏出墙而不加责怪反身自忏悔,实在让人唏嘘。也让人感觉到...  (展开)
Amazee 2017-07-07 22:23:44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读后

因为刚刚读过了熊召政的《张居正》,就立刻联想到几年前曾囫囵吞枣读过的、同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同写明朝旧事的刘斯奋的《白门柳》。因为非常仰慕前者,所以对印象模糊的后者也抱了一份好感和期望。可是,刚读完第一部《夕阳芳草》,就忍不住要来发发牢骚。 可能几年前没有...  (展开)
happyness 2015-08-27 23:02:33

这个时代

想好隔天写一篇的,今天有点空闲时间,看了燕虹推荐的《柳如是》这部电影,忍不住把明天的任务在今天完成。 《白门柳》,也是茅盾文学奖的历史小说,这部书一共三本,在花都实习两个月时间,陆陆续续看完,主要是利用早上早起一个钟的时间。 小说第一...  (展开)
DD 2013-03-21 15:26:01 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版

值得反复品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士”心“士”景变奏———我看《白门柳》 by李硕儒 要说人的复杂艰深,普天之下大概莫过于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就是史称的“士”了。 中国的士一直就是臧否最巨、褒贬最烈的一个阶层。到了十年文革,已达登峰造极的顶端。 中国的士具有复杂的多重性格:“学而优则...  (展开)
萨拉 2012-07-09 12:10:19

不错

因为矛盾文学奖而关注,但又差点儿为了作者的作协身份而错过。晚明的故事,秦淮的背景,写得很细。里面的对话有点儿白话文言文的感觉,有古意,又容易理解。亮点是那种长卷的、全景式的描述,书中人物众多,但形象鲜明。文笔流畅,有些诗词文章不知是真有其文还是作者自己写的...  (展开)
碧玉 2018-05-27 23:16:30 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版

爱如是,惜小宛,士子空谈误江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周末雨天午后,恰逢愁绪弥漫,无心做其他事情或是读新书,索性随意感慨下刚刚读完的《白门柳》。 钱谦益与柳如是,冒襄与董小宛,以及“复社”的这一群士子,是本书的主要人物。那就这样分别聊聊。 【钱谦益与柳如是】 还是忍不住感叹,人生当有柳如是。虽然只是历史小说,且有...  (展开)
易暝君 2010-12-26 04:31:55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版

商女亦知亡国恨

黄宗羲、陈贞慧、史可法,为着江南的半壁河山,为着光复大明的河山,与以马士英为首的政治势力进行着角逐、较量。政治场中严酷的正邪之战、社党内部惊心动魄的恩怨纷争令我有锥心之痛,而秦淮两岸的男女在乱世的感情纠葛,又是那般迷离交错。直至清军一举南下,弘光朝迅速崩溃...  (展开)
小高 2010-06-17 10:01:03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士不如妓

这本书写得很宏大。值得一看。看完之后总体感觉就是,面对灾难,士不如妓。浅白一点就是,男人不如婊子。其根本在于,妓女比男人更有尊严、骨气。不过,话又说回来,中国,自古以来都是无道德地位高于有道德的人。  (展开)
小兔 2010-06-07 22:00:53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一种民族的精神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早就有察觉现在中国人的文化意识日益淡漠,有位大师说中国是唯一一个自动抛弃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如果说一个民族能够坚持住自己的文化,守住自己的根,那么这个民族不管经历任何的狂风暴雨,都是不会灭亡的,一个民族的毁灭只能是自己抛弃了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统,自...  (展开)
木民 2010-01-27 12:55:33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极好的语言

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它的语言。特别是士林之间的对话,白话之中夹成语,真可谓出口成章。“贱妾以蒲柳之姿,侍奉君前”。妓女说话都是文的很。作者确实极下苦功。这才知道历史小说不好写,没有大量的阅读,根本支不起来。塑造人物的成功大部分源于它的语言。 明亡清兴的著述...  (展开)
alaska 2006-09-18 17:13:47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版

一段不为太多人所知的历史

此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历史跨度跨越了“南明”这个比较特殊的阶段,读完此书,你会了解到,原来明亡之时,还有一段错综复杂的社会冲突,并不是像教科书上说的那样,清入关,明亡。 另外,那段时期的人物,也是精彩纷呈。 严格的说,此书并没有酣畅淋漓的表现那段历史,反之有些...  (展开)
book-bee 2006-05-24 12:28:04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版

知识分子的写真

虽然写的是明末清初,但是很多事情在以后的300多年间反复发生。历史是惊人的相似。看了此书才真正明白什么叫书生意气,什么叫书生误国。好好一个大明江山就是在诽谤,内讧,争斗中让一个一个力挽狂澜的机会溜走。  (展开)
あかそ❤️ 2023-02-08 11:37:18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版

黄宗羲与民主主义启蒙

白门柳中出现了几百个历史人物,可以说是众生相,可是主角只有三组,钱谦益与柳如是,冒襄与董小宛,黄宗羲。一开始对文人士子与美女名妓的爱情故事比较感兴趣,可是看到后面,越来越发现这个从来不谈恋爱光咆哮又小心眼的愤青黄宗羲太值得琢磨琢磨了。 作者很喜欢对每个人物做...  (展开)
想飞的沙枣花 2022-09-15 13:04:45

士人是什么人?他们及其精神随明朝消亡了吗?

两千年纲常教化诗书礼乐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士人,在后世的各种叙述中被仰慕被敬重被美名化,用现代的语词形容就是有钱有闲有才情有格调,更有经世济民的志向,简直就是下凡的神仙化身,映射了前世今生很多人向往追求又无法企及的人生境界。读完这本书后,才意识到这些只是长久...  (展开)
直到最后 2022-04-14 17:56:30

舆论与清流

《白门柳》讲述明清交替之际,复社公子不同的救亡图存道路。 东林党源于无锡东林学院的求学论道,针砭实政,终会卷入政治漩涡。自古以来国本存疑,扶龙之功,就成为了多方博弈的血腥战场。个人利益、团体利益、国家利益多方纠缠,血与恨交织成一片大网,世代相传,笼罩整个国家...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5条)

订阅白门柳(全三册)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