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副标题: 解决法律难题的31种思维技巧
原作名: The Legal Analyst: A Toolkit for Thinking about the Law
译者: 丁芝华
出版年: 2009-9
页数: 270
定价: 3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3697524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中的31种思维技巧,都是法律分析中最根本最常用的工具,是对法律分析方法的系统审视、归纳和总结。每种技巧都是步步为营般地层层展开,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语言生动、实例典型,读起来兴趣盎然,不忍释卷。
不管是法学院的师生,还是律师,还是对法律问题感兴趣的任何人,本书都是不可或缺的必读书。
作者简介 · · · · · ·
沃德•法恩斯沃思:美国波士顿大学法学院教授。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曾任理查德•A. 波斯纳(美国联邦第七巡回法院首席法官)和安东尼•M. 肯尼迪(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助手,曾任位于海牙的伊朗—美国索赔法庭的法律顾问。
目录 · · · · · ·
致谢
第1部分 行为动因分析
技巧1 事前分析与事后分析
技巧2 效率理念
技巧3 边际分析
技巧4 单一所有人
技巧5 最小成本防范者
技巧6 管理成本
技巧7 寻租理论
技巧8 科斯定理
第2部分 博弈方之间的信任、合作等问题之分析
技巧9 代理成本
技巧10 囚徒困境
技巧11 公共产品
技巧12 猎鹿博弈
技巧13 胆小鬼博弈
技巧14 信息瀑布效应
技巧15 投票悖论
技巧16 市场抑制
第3部分 法理分析
技巧17 规则与标准
技巧18 “如履薄冰”(Slippery Slope)
技巧19 声音隔离效应、
技巧20 所有权规则与赔偿责任规则
技巧21 底线
第4部分 心理学分析
技巧22 支付意愿与接受意愿:禀赋效应与相似思想
技巧23 后见偏见
技巧24 框架效应
技巧25 铁锚效应
技巧26 自利偏见与归因错误说明
第5部分 问题证明分析
技巧27 法律假设
技巧28 证明标准
技巧29 乘法原理
技巧30 基础概率
技巧31 价值与市场
注释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因此,现在我们看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第一种可以称为事后分析法(ex post)。按照这种方法,需要在一个灾难或其他事件发生后对其考察,决定对其做些什么,或者如何把它摆平。第二种可以称为事前分析法(ex ante)。按照这种方法,需要向前看,考虑这个案子的裁决对将来会产生哪些效应——对类似情形中所涉及的各方,他们尚未决定将来做些什么,他们将来的选择可能会受到该案法律裁决的影响。第一种分析法可以称为静态分析法,因为按照这种方法,各方的地位完全确定好了;第二种分析法是一种动态分析法,因为它假设各方的行为会因他方的行为而改变,包括法官在内。有趣的是,在司法裁决过程中,法庭会同时使用这两种分析方法,尽管基于这两种分析方法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法庭的裁决是解决当事人的纠纷,抑或为其他人创制一项将来遵守的归则?在大都数情况下,二者兼有。 …… 当接手一个案件时,人们自然会先考虑事后分析法。 …… 从事前角度分析的另一方法是想象一下立法机关面对这样一个案件会做何考虑。立法机关为将来创制普遍适用的规则,它并不是想解决已经发生的个别纠纷。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页 -
The difference is that in a prisoner's dilemma it's best for you to defect no matter what I do. In a stag hunt that's not true; if I know you will cooperate, I'll want to cooperate, too.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The Stag Hunt
> 全部原文摘录
高手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高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 更多书评 8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Sofia (公众号:岁月无声却有恒)
因此,现在我们看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第一种可以称为事后分析法(ex post)。按照这种方法,需要在一个灾难或其他事件发生后对其考察,决定对其做些什么,或者如何把它摆平。第二种可以称为事前分析法(ex ante)。按照这种方法,需要向前看,考虑这个案子的裁决对将来会产生哪些效应——对类似情形中所涉及的各方,他们尚未决定将来做些什么,他们将来的选择可能会受到该案法律裁决的影响。第一种分析法可以称...2013-07-16 16:31 1人喜欢
因此,现在我们看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第一种可以称为事后分析法(ex post)。按照这种方法,需要在一个灾难或其他事件发生后对其考察,决定对其做些什么,或者如何把它摆平。第二种可以称为事前分析法(ex ante)。按照这种方法,需要向前看,考虑这个案子的裁决对将来会产生哪些效应——对类似情形中所涉及的各方,他们尚未决定将来做些什么,他们将来的选择可能会受到该案法律裁决的影响。第一种分析法可以称为静态分析法,因为按照这种方法,各方的地位完全确定好了;第二种分析法是一种动态分析法,因为它假设各方的行为会因他方的行为而改变,包括法官在内。有趣的是,在司法裁决过程中,法庭会同时使用这两种分析方法,尽管基于这两种分析方法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法庭的裁决是解决当事人的纠纷,抑或为其他人创制一项将来遵守的归则?在大都数情况下,二者兼有。 …… 当接手一个案件时,人们自然会先考虑事后分析法。 …… 从事前角度分析的另一方法是想象一下立法机关面对这样一个案件会做何考虑。立法机关为将来创制普遍适用的规则,它并不是想解决已经发生的个别纠纷。 引自 技巧1 事前分析与事后分析 回应 2013-07-16 16:31
-
Sofia (公众号:岁月无声却有恒)
因此,现在我们看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第一种可以称为事后分析法(ex post)。按照这种方法,需要在一个灾难或其他事件发生后对其考察,决定对其做些什么,或者如何把它摆平。第二种可以称为事前分析法(ex ante)。按照这种方法,需要向前看,考虑这个案子的裁决对将来会产生哪些效应——对类似情形中所涉及的各方,他们尚未决定将来做些什么,他们将来的选择可能会受到该案法律裁决的影响。第一种分析法可以称...2013-07-16 16:31 1人喜欢
因此,现在我们看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第一种可以称为事后分析法(ex post)。按照这种方法,需要在一个灾难或其他事件发生后对其考察,决定对其做些什么,或者如何把它摆平。第二种可以称为事前分析法(ex ante)。按照这种方法,需要向前看,考虑这个案子的裁决对将来会产生哪些效应——对类似情形中所涉及的各方,他们尚未决定将来做些什么,他们将来的选择可能会受到该案法律裁决的影响。第一种分析法可以称为静态分析法,因为按照这种方法,各方的地位完全确定好了;第二种分析法是一种动态分析法,因为它假设各方的行为会因他方的行为而改变,包括法官在内。有趣的是,在司法裁决过程中,法庭会同时使用这两种分析方法,尽管基于这两种分析方法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法庭的裁决是解决当事人的纠纷,抑或为其他人创制一项将来遵守的归则?在大都数情况下,二者兼有。 …… 当接手一个案件时,人们自然会先考虑事后分析法。 …… 从事前角度分析的另一方法是想象一下立法机关面对这样一个案件会做何考虑。立法机关为将来创制普遍适用的规则,它并不是想解决已经发生的个别纠纷。 引自 技巧1 事前分析与事后分析 回应 2013-07-16 16:31
-
Sofia (公众号:岁月无声却有恒)
因此,现在我们看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第一种可以称为事后分析法(ex post)。按照这种方法,需要在一个灾难或其他事件发生后对其考察,决定对其做些什么,或者如何把它摆平。第二种可以称为事前分析法(ex ante)。按照这种方法,需要向前看,考虑这个案子的裁决对将来会产生哪些效应——对类似情形中所涉及的各方,他们尚未决定将来做些什么,他们将来的选择可能会受到该案法律裁决的影响。第一种分析法可以称...2013-07-16 16:31 1人喜欢
因此,现在我们看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第一种可以称为事后分析法(ex post)。按照这种方法,需要在一个灾难或其他事件发生后对其考察,决定对其做些什么,或者如何把它摆平。第二种可以称为事前分析法(ex ante)。按照这种方法,需要向前看,考虑这个案子的裁决对将来会产生哪些效应——对类似情形中所涉及的各方,他们尚未决定将来做些什么,他们将来的选择可能会受到该案法律裁决的影响。第一种分析法可以称为静态分析法,因为按照这种方法,各方的地位完全确定好了;第二种分析法是一种动态分析法,因为它假设各方的行为会因他方的行为而改变,包括法官在内。有趣的是,在司法裁决过程中,法庭会同时使用这两种分析方法,尽管基于这两种分析方法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法庭的裁决是解决当事人的纠纷,抑或为其他人创制一项将来遵守的归则?在大都数情况下,二者兼有。 …… 当接手一个案件时,人们自然会先考虑事后分析法。 …… 从事前角度分析的另一方法是想象一下立法机关面对这样一个案件会做何考虑。立法机关为将来创制普遍适用的规则,它并不是想解决已经发生的个别纠纷。 引自 技巧1 事前分析与事后分析 回应 2013-07-16 16:31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9.3分 37人读过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各学科领域入门书籍 (征羽)
- 软技能(沟通/演示/协调) (Divine)
- 培养律师素质阅读书单 (HL)
- 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 (Divine)
- 外国律师作品及传记系列 (盒饭)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高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Cindy 2011-08-09
很强大。就是英文翻译略显生硬,让我非常想看原文。
1 有用 pansin 2011-03-02
读起来略显生涩,费神。
0 有用 穿风衣的猫 2009-12-13
将法律经济学概述为法律思维中的理性选择思维的入门读物。翻译有些别扭。
0 有用 道上的 2011-06-06
看看人家的法律思维可以那么精致
1 有用 Leo____L 2015-05-25
以美国法的逻辑为出发点,非常好的一本书,不过对中国法可能指导有限,翻译也不眨地。31个技巧有知识点、也有技法,有心理学、也有法理,逻辑……
0 有用 donkeytommy 2021-01-16
466-3分。书里面的经济学味道太浓厚了,很多所谓的技巧在法律实务中其实用处并不大。根本不像一本法律专业的书,反而更像一本经济学的论著,法律知识基本没传授啥。
0 有用 沉默的白 2020-12-30
法大丁老师的翻译是很好的,烂书一本都能把原文每句话捋清楚了。本科生有些时间和精力不去去看看国内注会,总比看这种口水话好些。
0 有用 浮光若英 2020-11-12
让阅读难度加倍的不是内容,是翻译。
0 有用 晴雨中奔跑着向 2020-06-19
这翻译着实不咋地
0 有用 小陈 2020-04-23
法学思想工具书